《孫子兵法》與柏舉之戰(zhàn)
? ? ??

? ? ?柏舉之戰(zhàn)是《孫子兵法》作者孫武將軍親自指揮的,堪稱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最經(jīng)典戰(zhàn)例。公元前506年,在吳王闔閭率領下,孫武將軍親自指揮3萬“霸王之兵”遠征楚國,在柏舉(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內借助大別山的有利地形,一舉擊潰楚軍20萬主力,并進占了楚國郢都(今荊州)的滅國戰(zhàn)爭。在柏舉之戰(zhàn)中,孫武運用了兵法中的“知彼知己”,“知天知地”,“避實擊虛”,“迂直之計”等策略,最后奇跡般實現(xiàn)了3萬人“奇勝”20萬人的壯舉??!
? ? ?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孫武將軍指揮三萬吳軍在州來(今鳳臺)棄舟登岸后,親自帶領三千五百名精銳土卒為前鋒,迅速越過楚國東北部的大隧、直轅、冥阨三大重兵駐守的關隘(均在今河南信陽市以南),前鋒一直挺進到漢水東岸,直接威脅楚囯郢都,這讓楚昭王大驚失色。從而實現(xiàn)了兵法中的戰(zhàn)略奇襲。
? ? ?“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楚昭王立即傾全國兵力,趕至漢水西岸與吳軍前鋒部隊對峙。孫武將軍深知在江漢平原上與楚軍進行決戰(zhàn)對吳軍不利,且見實力強大的楚軍主動出擊,遂采取“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的策略,遂率前鋒部隊主動撤退至對吳軍有利的地形——柏舉,并與先期抵達的約兩萬七千吳軍會師,擇機決戰(zhàn)。“夫地形,兵之助也”,3萬吳軍借助地利,以逸待勞,一舉擊潰楚軍,進而三戰(zhàn)三捷后攻入楚郢都,楚昭王倉皇西逃。
? ? ?“西破強楚入郢”(見《史記孫武吳起列傳》),充分驗證了《孫子兵法》的神奇?!爸酥骸?,孫武將軍深知楚國令尹囊瓦,為人奸詐貪財?!罢掀鎰佟?,孫武將軍明白在江漢平原上與強大的楚軍決戰(zhàn)于己不利,必須借助柏舉的有利山形。通過奇襲楚郢都,成功激怒楚令尹囊瓦后,再快速撤退到柏舉,最后一舉擊垮楚軍;“勝敵而益強”,三戰(zhàn)三捷攻入楚郢都,導致楚昭王倉皇而逃。
? ? 《孫子兵法》的內部結構緊湊,設計精妙,“兵學圣典”的贊美名符其實。柏舉之戰(zhàn)是孫武將軍踐行兵法的舉措并大獲成功。知行合一,孫武將軍真的是中國最偉大的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