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loid鋼琴改編思路Pick!我在改“這里”的時候我在想什么
各位好!不同尋常的一次更新,來分享一些我在 BV1GY411A77p的“10首Vocaloid歌曲鋼琴連改”中我的部分改編思路。
下面挑選的這幾處,都是在改編時有確實的思路歷程,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分享一些我的改編特點與方法。
1. アスノヨゾラ哨戒班
這里使用了喜聞樂見的多聲部:右手除了負(fù)責(zé)主旋律以外,為了模仿原曲,還有一些些點綴的音符。當(dāng)在改編的時候用多聲部時其實要非常小心,兩只手是很難凸顯多個聲部。因此,我盡量將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比如左手的伴奏)寫的簡單。

同時,也可以注意到一些虛線,這是為了在“音符出現(xiàn)位置差異過大而可能導(dǎo)致聲部混淆的地方“中,提示正確的聲部組合——在這里中,是為了提示主旋律出現(xiàn)的位置。這個記譜法在我的其他改編也能見到,比如「少女レイ」

「イフ」

2. 少女レイ

這里是比較不顯眼的一點,但也有改編上的意義。78小節(jié)是A大調(diào)的屬和弦,它本來適合接上主和弦,但是后面反而下行成為了下屬和弦——這不及前者有力。因此我嘗試化用了古典和聲學(xué)中比較常見的技巧:同音預(yù)備??梢钥吹?8小節(jié)低音譜表中,E和弦中的E保留,而B逐漸被A取代,同時A也是79小節(jié)D和弦的和弦內(nèi)音。這種每次換和弦時保留幾個音而變動幾個音的幾個方式,較好地解決了銜接不順的問題。
這種技巧也可以在任何和聲進行中使用。我還用在「スーサイドパレヱド」第13小節(jié)等中

3. おどりゃんせ

強弱、斷連等的明顯對比是我的改編的一大特點。這也是借用了古典音樂中的做法。流行音樂中電平高低變化并不是很明顯,但是放到鋼琴上就不太使用。假如仍然全曲中保持同一力度,歌曲會缺少張力。因此,為了突出前后的對比、原曲的情感,我會像這兩小節(jié)一樣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對比。
這種技巧在我剛開始改編時很常見,比如「アンチクロロベンゼン」



但是現(xiàn)在我仿佛用的少了一些。
4. 神っぽいな

人的口是可以在很快的速度下唱詞的,但是手不可以,同時鋼琴也不允許(以我為例,我的極限大約是一個手指一分鐘400次下鍵(注意是下鍵,而不是敲桌子)),因此有時需要簡化一些同音反復(fù)旋律。比如這幾小節(jié),讓左手前來幫右手的忙,即使音符密集了,手也不至于那么累。同時也可以看到這里的星號提示了注釋:你可以彈升F來進一步簡化演奏,或者還原F來追求原曲一樣的效果。
這種技巧也用在「撫子色ハート」等中

同時,各位所喜愛的Animenz先生也充分使用這種技巧,比如Unravel

5. ロストワンの號哭


流行歌曲中有非常多的完全或部分重復(fù)部分,但是這是基于配器較為復(fù)雜上的。但鋼琴就是單個樂器,完全使用相同的改變方式會顯得無聊。因此當(dāng)出現(xiàn)相同段落時往往需要做出一些改變(我相信你可以看出這里245-246小節(jié)與253-254小節(jié)的不同)。這里是根據(jù)原曲的不同的改變,有時即使原曲完全相同,也可以根據(jù)曲意以及主旨更換,比如后面的另一遍副歌。

這種手法在我的改編中非常常見,比如前面的「神っぽいな」

6. ぼかろころしあむ

的使用。強力和弦主要是電吉他一類樂器所使用的和弦,它省略了三音,只保留了根音和五音。而三音可以展現(xiàn)和弦的性質(zhì),它的省略模糊了大三和弦與小三和弦的界限,同時可以展現(xiàn)大三的“明亮”以及小三的“悲壯”,這在這一首中是極其合適的。
這樣的和弦使用其實應(yīng)當(dāng)小心一些,因為它會帶來附加的問題。比如后面的和弦銜接、大小調(diào)的確定。但在這一首中不用擔(dān)心,后面的大多和弦都是按照這個主和弦為核心的(導(dǎo)和弦、拿坡里和弦),進行到缺少三音的和弦非常順暢。

295小節(jié)用IIb級(拿坡里和弦),可以接上前面的強力I級(主和弦)
7. 六兆年と一夜物語

這一段出現(xiàn)了兩個特殊的記號:"imitando i?alto"和"soprano",也就是模仿男聲與模仿女聲。這是為了呼應(yīng)歌詞中(也就是“少年”說的話)(“少女”說的話)。這雖然本來并沒有切換聲源,但是我希望這樣的改編能讓人身臨其境,更好地理解原曲的內(nèi)容。
雖然說這樣的技巧用的不多(也難以用多),但是這也是我的改編理念之一——原曲至上,要以原歌曲的主旨與思想感情為綱。而效果是次要的,或者說,鋼琴根本就不能做到所謂“高還原”音效。真正有意義的,是創(chuàng)造了歌曲、故事、價值的人。
8. アンチクロロベンゼン

右手與左手在音效上的配合。在這里的375、377、383等小節(jié),我有意讓右手填補左手的十六分音符琶音中生下來的兩個“空缺”,以讓左手有時間恢復(fù)原位。這在我的早期改編中較常出現(xiàn)。就比如后面的:

而后來,我學(xué)會了在改編中恰當(dāng)?shù)亓舭?,顯得更加大膽,如「パメラ」

9. 悪ノ娘

這里使用了大量的裝飾性音符。由于這里的伴奏和旋律都比較單一,同時也與上一段重復(fù),因此根據(jù)前面所說的,應(yīng)當(dāng)適當(dāng)做出改編?!笎櫏文铩棺鳛橐徊縑ocaloid界劃時代的敘事曲,沒有激烈的吶喊,也不溫和到想讓人入睡,而是有著“娓娓道來”的敘事性氣息,即使是虛構(gòu)的,也讓人仿佛穿越到中世紀(jì)的這樣一個暴政王國之中,樸實無華但令人毛骨悚然。這些裝飾音音符讓這里的敘事性氣息多了一些生動感,用以彌補鋼琴改編樂器單一的不足。
10. 命に嫌われている。

不諧和音的化用。在第一遍副歌時,我有意添加了許多不諧和音,不管是掛四、掛二、六還是七和弦,意在體現(xiàn)如標(biāo)題一般「命に嫌われている」的心境,同時……

這一段也和后一段副歌的反復(fù)中,純凈的三和弦,非常規(guī)時值組合帶來的活躍感相對比。很明顯是為了照應(yīng)原曲中的生命觀——それでも僕ら必死はに生きて。也是如同前文所說的:原曲至上,要以原歌曲的主旨與思想感情為綱。
以上!感謝閱讀。希望這篇專欄能給愛好鋼琴改編的人們一些啟發(fā)!
原視頻:(視頻簡介中可獲取完整免費樂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