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徐霞客站在桂林靖江王府前,望著咫尺的獨秀峰,滿是不甘和遺憾,嘆息一聲離去

1637年7月22日,50歲的徐霞客站在桂林靖江王府城門前,望著近在咫尺的“南天一柱”獨秀峰,心中滿是不甘和遺憾,嘆息一聲后轉(zhuǎn)身離去。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想這句話幾乎每一個人都聽到過。
這句千古名句,就出自于獨秀峰上面。
獨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周圍群山環(huán)伺,被稱為萬山之尊,為桂林市的標(biāo)志之一。

明初名將朱文正,在洪都(今南昌)以2萬精銳獨擋陳友諒60萬大軍,一戰(zhàn)成名。
洪都之戰(zhàn)是朱元璋奪取天下中最關(guān)鍵的一場戰(zhàn)役,此戰(zhàn)后滅陳友諒。
朱文正死后其子被封靖江王,封地便在廣西桂林。

靖江王府位于桂林城的中心,而獨秀峰便位于靖江王府的中心,登此峰而獨攬?zhí)煜隆?/p>
正是這座獨秀峰,吸引了中國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到來,一定要目睹這座山峰的風(fēng)采。
徐霞客是中國最著名的地理學(xué)家、旅行家、文學(xué)家。
30年的光陰游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留下了《徐霞客游記》這一著名的著作,被稱為“東方游圣”。
1937年6月20日,徐霞客抵達(dá)桂林,到桂林后首先拜訪老友靈室和尚,希望老友陪同登獨秀峰。

老朋友相聚,格外開心,然而靈室和尚卻告訴徐霞客,獨秀峰為靖江王府所轄,登臨獨秀峰,必須啟奏奏靖江王。
因為在封建王朝,平民百姓是沒有資格登獨秀峰,即便是文人雅士登獨秀峰也是要靖江王批準(zhǔn)的。

于是徐霞客便將來意奏明了靖江王,靖江王準(zhǔn)許,登獨秀峰日期定在7月1日。
7月1日登獨秀峰的日期到來,徐霞客格外高興,于是在當(dāng)天早早的備好物品用具,進(jìn)入王府,滿懷期望。
讓他失望的是,登獨秀峰的日期已被王府改到7月13日。

于是,徐霞客只好折返。
7月13日徐霞客再次抵達(dá)獨秀峰下面,山下寺廟鉗谷主持卻臨時有要事無法陪同徐霞客登山。
按王府所批,徐霞客登獨秀峰須鉗谷主持陪同。

無奈,只好再次改期。
隨后徐霞客游歷了桂林象鼻山、漓江、陽朔等著名景點,寫下了“插江之涯,下垮于水,上屬于山,中垂外掀,有卷鼻之勢”(桂林城徽象鼻山)的著名詩句。

1637年7月20日,徐霞客按照約定的日子,再次來到王府門前,想登獨秀峰。
但此時明末農(nóng)民起義已經(jīng)愈演愈烈,桂林城岌岌可危,靖江王府也加強(qiáng)了戒嚴(yán)。
登獨秀峰之事,已變得不可能!

于是在1637年7月22日這天,50歲的徐霞客站在桂林靖江王府城門前,望著近在咫尺的“南天一柱”獨秀峰,心中滿是不甘和遺憾,嘆息一聲后轉(zhuǎn)身離去。
徐霞客瀏覽過無數(shù)的大山名川,走遍了中國的名勝古跡,唯獨被攔在了獨秀峰外面。
這件事成為了徐霞客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與徐霞客相比,我們是幸運的,今天的獨秀峰已經(jīng)向所有的游客開放。
社會發(fā)展到今天,任何風(fēng)景名勝之地都不再是私人財物。
無論是桂林獨秀峰還是全國任何一個旅游景點勝地,我們都能憑自己的喜好而去游覽。
從而不會再有這樣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