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可在海上建造8座島,中國真正大國重器來了,不賣日本和越南

圖為挖泥船
近年來,填海造陸工程受到國內(nèi)的高度關注,因為隨著土地資源的緊張,將目光投向海洋就成為解決方案之一,為了快速填海造陸,中國真正的大國重器來了,一年可以在海上建造8座人工島,越南看了也格外眼紅,它就是中國自行研發(fā)的天鯤號挖泥船,因為技術太先進了,所以中國不賣給日本和越南,天鯤號是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船,由中國船舶工業(yè)集團公司第708研究所設計,上海振華重工集團啟東公司建造的新一代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

雖然國外也在進行填海造陸,比如荷蘭、日本都是這方面的先驅(qū)國家,它們國土面積比較小,發(fā)展空間更為有限,為何中國這樣的大國,也需要挖泥船來進行填海造陸呢?盡管中國國土面積可以排到世界第三,可別忘了,國內(nèi)還擁有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積,而開發(fā)海洋其實也需要立足點,以南海為例,這里的面積相當于新疆,有著十分豐富的油氣資源與漁業(yè)資源,如果想要有效開發(fā)這里,就必須有足夠多的大型島嶼。

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在南海率先進行了填海造陸工程,一座座人工島才能夠拔地而起,填海造陸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將海底的泥沙,通過挖泥船挖上來,再通過一些手段堆積到島礁附近,從而大幅度擴大島礁的面積,過程簡單并不意味著挖泥船就容易研發(fā),中國此前并不掌握這項技術,必須花費很高的代價才能夠從荷蘭手中引進挖泥船。
一艘挖泥船的訂單價格就可以高達十幾個億,并且挖泥船越大,所需要的成本也自然更加昂貴,如果全部需要從國外進口,先不說西方國家愿不愿意提供,光購買這些挖泥船的成本,可能就會讓中國吃不消,也正是因為如此,國內(nèi)選擇自己研發(fā)挖泥船,并且成功誕生了天鯨號與天鯤號兩代型號,性能更是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除了在南海進行人工造島工程外,國內(nèi)許多沿海城市也存在挖泥船使用的需求,比如大連目前正在興建的金州灣海上機場,就是一座建設在人工島上的機場,一旦完工,它將成為又一項世界之最,而且許多港口工程,其實也需要出動挖泥船,可想而知,天鯤號在海上工程領域還將發(fā)揮更多的作用,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南海工程結(jié)束后,它沒有用武之地。
越南與日本之所以覬覦中國挖泥船,也是因為這兩個國家對它存在巨大的需求,都希望利用挖泥船來改變國土面積狹小的窘境,但對中國而言,天鯤號這樣的國之重器,國外不要說想買,就算是租借,中國也絕不答應,所以它們進行填海造陸工程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