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傳愛情故事 | 愛你 從年少到白頭


在中傳
有好多既是同事又是夫妻的人
他們的愛情
沒有過多的甜言蜜語 沒有鮮花和承諾
感情簡單而悠長 平淡而真摯
從青絲到白發(fā)
他們相扶相攜 相濡以沫
歷經(jīng)幾十年的風風雨雨
我們采訪到三對老教師夫婦
他們的婚齡超過了40年、50年、60年
度過了紅寶石婚、金婚、鉆石婚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屬于他們的愛情故事

我們相愛一生,一生還是太短
↓↓↓


相愛四十載:最美、最好的仍是你
紅寶石婚

馮宋徹:原中國傳媒大學政治與法律學院社科系教授,2006年被評為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2007年被評為首屆感動中傳十佳教師
梁燕飛:中國傳媒大學圖書館退休干部
“從西北到華北,四十載風雨,他們攜手走過。時間帶走了他們的青春,愛意卻依然如初。”
1975年夏天,馮宋徹和梁燕飛經(jīng)人介紹相識。那一年,梁燕飛21歲,馮宋徹28歲?!八苡胁湃A,知識淵博,看第一眼我就很喜歡?!薄八愿駜?nèi)斂,不大愛說話,接觸下來發(fā)現(xiàn)她很溫柔、善良?!倍嗄旰?,談到對方,兩人笑得很燦爛,就像年輕時候。

同在革命家庭成長,共同的信仰和家庭教育讓二人有很多話題。剛認識那會兒,馮宋徹還在西寧市第七中學任教,住單身宿舍。梁燕飛常常來幫他打掃屋子,邊干活邊聊青春、談理想。周末馮宋徹會到梁家拜訪,與梁父交流?!八麄儌z經(jīng)常討論歷史話題,對這個年輕、有修養(yǎng)的小伙子,我父母很欣賞?!绷貉囡w跟記者說。
那個年代的愛情,樸素而真實。1976年8月4日,在梁燕飛生日的第二天,他們登記結婚了。1977年恢復高考,讀書學習一直沒落下的馮宋徹順利考取青海師范學院。1988年二人調到北京工作,他們的生活翻開了新的一頁。

1991年——2009年,近二十年,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前身,下同)承載了他們太多的記憶,這里的一草一木,他們特別有感情。他們不僅收獲了事業(yè),愛情也在這里成長。

那時,馮老師是政法學院教授,梁老師是圖書館管理員?!榜T老師博學,深受他父母影響,自小喜歡文史哲,大學又學習了物理專業(yè),可以說是文理兼修,他把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講得深入淺出,很受學生歡迎。”說這話時,梁老師眼中透著欣賞與愛慕,“我還去聽過幾次他的課呢。”
談到在廣院最喜歡的地方,兩人不約而同地說:“圖書館”。馮宋徹他笑著說,“那時,我經(jīng)常去圖書館,借閱書籍,中午和她一起吃飯?!痹谒闹?,妻子依舊溫柔,賢淑,與同事相處和諧,“我最喜歡她同事送的手工飾品,那是我們兩個的屬相,一只小豬一匹小馬,至今我們都珍藏著?!?/p>
談到彼此眼中的對方,梁老師告訴記者,“馮老師知識淵博、特別愛書,把書當成自己的寶貝,家里就像一個小型圖書館,書柜里擺滿了書,我挺敬佩他。馮老師心特別細,有時我在外時間久了,或是遇上陰雨天氣,不管多忙,馮老師總會給我電話,第一時間前去接我?!薄?strong>梁老師特別善良,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對我和孩子都特別照顧?!瘪T老師跟記者說。生活、工作難免會有磕磕碰碰,內(nèi)向的梁老師一言不發(fā),默默做事,而善解人意的馮老師都能看在眼里,主動開導、交流。“只要他一回來,不管分享什么,家里的氣氛都不一樣了?!绷豪蠋熌樕蠞M滿的幸福。

平淡的生活并沒有讓愛意褪去,家庭是最溫暖的港灣。2009年,夫妻倆雙雙退休,在一起的時間也多了起來,但兩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半m然退休了,但讀書學習不能間斷?!瘪T老師每天堅持讀書、看報,了解時政,偶爾回學校給學生們做講座,他還參加了教授合唱團的活動,生活特別豐富。梁老師喜歡文學,臨摹大師作品,不亦樂乎。平時,兩人一起散步、打球、游泳,強身健體。每年,他們都會前往南京看望梁老師的母親,順帶江南小游。形影不離間,生活依舊充實,感情一如當初。

無論何時,只要走在一起,馮老師都會習慣性牽著愛人的手,美好的感情如醇香的酒,時光越久越顯濃厚。在他們的眼神中,我們感受到了愛的芬芳。

相伴五十載:與你吟唱歲月的歌
金婚

康來賓:1957年調干到中央廣播技術人員訓練班(北京廣播學院前身)學習,1958年參與人民大會堂建設, 1959年畢業(yè)留校,先后在無線系、電視系工作,1999年退休
張麗云:1975年調入北京廣播學院工作,先后在黨校辦、老干部處、留學生公寓工作,1999年退休
“相愛相 ‘拌’ 半個世紀,我最牽掛的,依然是你。”
茫茫人海中,本來沒有交集的兩人因“上山下鄉(xiāng)”大潮得以相遇。一個人性格外向,略顯倔強,有些“得理不饒人”;一個人性格內(nèi)向,但脾氣很急。性格迥異的兩人在滿含愛意的爭爭吵吵中一路走來,今年是他們結婚的第五十年。

兩人笑提當年,他們的愛情不怎么浪漫,樸實無華。沒有收到情書,也沒收到過精心制作的禮物,大概鄉(xiāng)間夜空中閃耀的繁星,晚風下舞動的蘆葦,就是他們曾相識相知的見證。1968年兩人結婚,婚后他們總是聚少離多,兩地分隔,幾乎只有春節(jié)才能團聚,直到1975年張麗云調入北京廣播學院工作,從此兩人再也沒有分開,也再沒有離開廣院。兩個人深感學校的發(fā)展變化,印象比較深的是主樓門前的那一片松樹,那是1981年栽下的,當年的小樹苗,今已亭亭如蓋也。

在學校的日子里,夫妻兩人工作辛勤,但內(nèi)心卻充滿著快樂。他們兩人事業(yè)心比較強,性格相對獨立。張麗云跟記者說,“好多同事都不知道我們倆是夫妻,各自忙自己的事業(yè),一心撲在工作上”。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形容他們之間的愛情,大概就是“斗嘴”二字了?!八龕壅f話,得理不饒人。她愛吃素,口輕”“他性子悶,脾氣還急。愛吃肉、口重?!倍颊f夫妻在一起總會慢慢磨合,越來越像對方??墒且黄鹕钗迨噍d,他們的生活習慣仍舊不同,但和諧的令人艷羨,雖然常常斗嘴,心里最掛念的還是對方。

1998年張麗云身患癌癥,其后二十年間,大小手術先后經(jīng)歷了七次?!坝幸荒晡乙鲆慌_重大手術,需要家屬簽字,康老師握著筆的手一直顫抖著,猶豫半晌才下筆,聽女兒說他回去就病倒了?!睆堺愒普f,家人們看在眼里,既心疼,又感動。“樂觀、堅強,這是我最佩服她的一點,”康老師說道。而康老師因病住院的時候,平日不愛做飯的張老師會特地下廚?!八蛔≡?,我是真著急呀!他不愛吃醫(yī)院的飯,我就做他愛吃的給他送過去?!?/p>
退休后的兩個人,生活豐富多彩。兩個人喜歡旅行,從“新馬泰”到澳大利亞,再到歐洲十二國、日本、韓國,累積的照片足有數(shù)百冊。每到一個地方,康來賓總會給張麗云拍照留念,記錄走過的足跡。平時康老師喜歡在家中畫畫寫字、侍弄花草,天氣好時出去釣魚踏青。張老師喜歡唱歌,退休后一直參加著夕陽紅合唱團。


傍晚,二老該散步了?!八鲜窍游衣?,不等我?!睆埨蠋熡珠_始了抱怨,而康老師笑笑沒說話。他們的愛情在平淡中細水長流,今后,希望還有更多時間去品味生活的醇香。

相依六十載:攜手度芳華
鉆石婚

田晶:參加過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 1981年到北京廣播學院任職,文藝系系主任兼總支書記,1991年離休
唐永香:參加過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1983年到北京廣播學院附屬幼兒園任園長,1991年離休
“那是整整一個甲子的愛情??!從戰(zhàn)火硝煙中結伴走來的他們,為愛也曾翻山越嶺,在動蕩年代詮釋了不離不棄。如今,他們用陪伴來訴說這人世間最長情的告白。”
兩個人是戰(zhàn)友,是同事,更是相濡以沫的夫妻。經(jīng)歷了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見證了時代變遷與改革開放,從戰(zhàn)火紛飛到和平年代,一路走來,二人十指相扣,六十余載不曾放開。
1954年,同為部隊文工團成員的田晶與唐永香在一次慰問演出排練中熟識,相同的理想和信仰讓他們走到一起。“他是個好同志,人很正直,業(yè)務特棒,我就崇拜這樣的人物,另外,他長得比較好看?!薄八@個人比較穩(wěn)重,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愛學習,有上進心。”說起老伴,兩人難掩喜悅。


最初的日子里,聚少離多。戀愛時,兩人不在一個駐地,為了見對方一面,唐老師都要翻山越嶺,雖然相處的時間很短,她依然很滿足。青春、理想、未來是兩人一起聊得最多的話題。1956年,田晶和唐永香正式結婚。

本應1958年隨志愿軍回國,但業(yè)務出色的田晶被總政選中,于1957年提前回國,留在總政軍樂團,唐永香則在軍事博物館工作。他們的感情生活,樸素而甜蜜。雖然依舊在不同單位工作,但只要有機會,田晶總要騎著自行車,陪愛人到單位,下班時,再早早等在路口。形影不離間,他們詮釋著屬于自己的浪漫。
兩人的感情堅定而深厚,尤其在**時的動蕩歲月,二人相互陪伴,彼此信任,不離不棄。面對外界“田晶不是真黨員”的聲音,唐永香老師挺身替愛人辯護,與孩子一起,守在他身邊。她經(jīng)常開導身在困境的丈夫,在昏暗的燈光下一遍又一遍地幫他抄寫檢查、匯報……提起那段日子,兩人眼中都泛著淚花,說到妻子的付出與相守,田晶特別感動。

1981年,田晶來到北京廣播學院任職,兩年后,唐永香也調至北京廣播學院附屬幼兒園擔任園長。在一個單位工作,給了兩人更多照顧彼此的機會。唐老師工作的幼兒園處于初創(chuàng)階段,為了全力支持愛人工作,年長的田晶主動承擔起了家中的大小雜活。同時,對田晶老師的工作,唐永香也盡己所能給予了支持。他們是廣院人眼中的模范夫妻、幸福夫妻。

退休后兩人也沒閑著,在夕陽紅合唱團里,田老師是指揮,唐老師則幫助指導大家發(fā)聲。書法、繪畫、音樂都是他們的愛好,伴著田老師的美妙旋律妙筆丹青,唐老師十分享受。面對電腦、手機等新生事物,兩人相互指導,一起學習。如今,他們也能玩轉微信、朋友圈,獲得最新資訊。在戰(zhàn)火中錘煉的堅定信仰,讓夫妻二人尤其關注國家的發(fā)展和學校的未來。
“少年夫妻老來伴”,這句話用在二位老人身上再合適不過。唐老師聽力退化,田老師便會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向她大聲復述、解釋;田老師腿腳不便,唐老師一邊鼓勵一邊攙扶。談及六十年的愛情生涯,唐老師深有感觸:“我們是戰(zhàn)友,是同事,更是夫妻。雖然沒有玫瑰和禮物,但是關心對方永遠比關心自己更多,這就是鮮花,這就是祝福?!?/strong>


我們沒有看到鮮花做飾、綠葉為襯,也沒有聽到海誓山盟、甜言蜜語,但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風雨兼程的六十載,他們向我們詮釋了愛情的力量。
當你老了 頭發(fā)白了
一起在鋼琴湖畔回憶青春
當你老了 步履蹣跚
手牽手漫步中傳校園
眼神交匯 默契猶在
時光雖逝 感覺一如當初
這就是愛情與浪漫
這便是穩(wěn)穩(wěn)的幸福
你是否被他們的愛情故事所感動
你心中最浪漫的愛情又是什么樣子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轉自中國傳媒大學官方微信平臺
指導老師 | 尚新英 王丹瑛
視頻 | 余佳瑋 郭越千 韓煜馨 吳夢妮 王雷亭 李若琳 張晨 程晨
文字 | 郭會 鮑思維 車卉暇 王雷亭 高翀
攝影 | 張楠 李若琳 張晨 余佳瑋
編輯 | 張晨
責編 | 王丹瑛 尚新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