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C角色公布時的反響與現(xiàn)狀
參戰(zhàn)角色,無論上誰,必然都會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滿,問題就是看這一部分到底是大還是小。其實對這種東西不滿也很正常,符不符合自己喜好都是主觀視角,你不可能去要求自己去跟大流,抱怨也是應(yīng)該的,就像我至今對暗影未參戰(zhàn)一事耿耿于懷,現(xiàn)在還覺得食人花很惡心一樣,估計你們也在部分角色上有類似的感覺,真正覺得無所謂的人非常少。喜歡一個角色,討厭一個,都不需要理由。
不過現(xiàn)在來看,感覺隨大流評價的問題已經(jīng)越來越嚴重了,尤其是跟歐美環(huán)境的風(fēng),時常出現(xiàn)歐美玩家說好就跟著說好,他們說不好就把角色貶得一無是處。這樣其實不好。
我想通過DLC角色發(fā)布之初的反響以及現(xiàn)狀的問題,來建議有這種過分緊跟歐美評價想法趨勢的同學(xué)不要太過于在意這些人了。下文其中可能帶有言辭激烈部分,望注意。因為我之前在其它地方發(fā)過這篇文,出現(xiàn)了一個因?qū)μ柸胱苯由蟻眙[事的無事生非者,我不希望在這里看到這種人。
純文字,內(nèi)容比較長,帶一定流水賬性質(zhì)。
?
目前已公布的這些DLC剛出來時候的反響以及現(xiàn)狀大概是這樣的:
DLC 1:TGA公布,更多是驚嚇,其實大家都挺滿意的,真正有不滿的除了部分極端平臺玩家之外,還有一些就是帶馬后炮性質(zhì)的了,所謂的P5S并不是指NS版P5且P5R依然沒NS的份,對給這種和任天堂扯不上關(guān)系的第三方都不給自家角色的做法感到憤怒。有趣的是,沒有人將不滿歸結(jié)于“動漫臉”角色身上,鬼佬對P5這種典型的日式回合制游戲居然沒有意見,甚至還有人認為凡是有澀谷的游戲就是P5精神續(xù)作,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和這些人揶揄的“年輕人第一款JRPG”有關(guān)系。
DLC 2:日本國民游戲,海外人氣相對較低,雖說達不到桃太郎地鐵那種離譜程度但日本海內(nèi)外知名度差異還是很大的。日本玩家一片叫好,國內(nèi)也有不少DQ玩家,同樣高興。歐美那邊非常不滿,因為“動漫臉”+“劍人”,還是自己不認識的劍人,隨即一幫子人就鬧起來了。最諷刺的是,歐美鬼佬心心念念的卡卡羅特,其生父鳥山明正是DQ系列的角色設(shè)計,一個長著龍珠臉的角色為什么還有不滿。當然,現(xiàn)在對這個角色不滿的更多是其抽簽機制問題,這和角色選材本身沒什么區(qū)別了就是,充其量多個不知所以名字的問題。
DLC 3:原任天堂自家第二方游戲,角色參戰(zhàn)其實就是回娘家。但Rare存在一個問題,他們除大金剛?cè)壳獾拇蠖鄶?shù)游戲都是面向歐美市場的,這也就成了那邊玩家的童年。日本本土接觸的人很少,我們這里就更不用說,連第一方的神游機游戲名都不一定報得全,剩下那些亂七八糟的第二方第三方根本聽都沒聽說過。歐美炸了,感覺都要上天了,當時甚至有評論說“E3 2019把最垃圾的角色和最屌炸的角色放在了一起公布,前者借后者的光”,國內(nèi)復(fù)讀機還在復(fù)讀,而大多數(shù)東亞玩家對此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連這個角色是誰都不知道,以致于當時直播還有人說方特塞了錢。現(xiàn)在呢,已經(jīng)沒人管這個東西了,仿佛忘了當初喊得那么響的陣勢,之前的翼龍、鱷魚就是先例。其實《班卓熊大冒險》這游戲中規(guī)中矩,質(zhì)量不錯但整體也就這回事,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呼聲。
DLC 4:SNK在歐美知名度也就這樣,游戲受眾不在他們那邊,所以當初很多人并不認識特瑞,但他們也鬧不出什么名堂,即便不認識這個角色,也沒有理由去鬧一個不是動漫臉的日產(chǎn)美國格斗家,這就很有意思了。反倒是我們這邊反響非常好,不論角色出處《餓狼傳說》,《拳皇》在我們這里某些意義上比《街霸》還要出名,有個來自KoF角色皆大歡喜,也沒見不是草薙京八神庵就跑出來鬧的。日本本土反響也很好。拉美地區(qū)當年的情況和我們這邊差不多,對SNK也有很深的感情,所以也幾乎是一片好評。
DLC 5:這個是最好玩的,第一張季票壓軸角色,來了一個精準觸碰鬼佬各種所謂“底線”的角色——《火焰紋章》出身的二次元劍客。有人開心,季票終于來了一個任天堂本家的角色,但這種開心的聲音還是被那些謾罵蓋過去了,數(shù)周內(nèi)無理取鬧無事生非者層出不窮,管子的點踩量也高得恐怖,甚至還有閑人跑每一個說這個角色好的視頻下刻意刷踩。反倒是日本,歡呼的人數(shù)甚多,也有一些無感的,我們這邊一半對一半,負面評價其中有受歐美影響的,也有本身就不喜歡三房的。后來呢,MKLeo拿貝老師拿了幾次冠軍,這些喝倒彩的反倒沒聲了。
DLC 6:毫無疑問是我們這邊最滿意的角色,任天堂第一方的中國角色,雖說角色設(shè)計帶一定刻板印象但也不能對這些人要求過高,而且還補全了發(fā)售初版沒有收錄早期NS第一方大作角色的遺憾。其實全世界對此都是比較滿意的,真正不滿意的是那一批極端分子,說任天堂即便上一個說漢語的中國妹子都不愿意去重視他們BlackLivesMatter訴求,對于這種人,其它地區(qū)的就算了,我們不是最應(yīng)該看它們笑話的嗎?其實這種拿BLM說事的還有很多,一部分論壇經(jīng)常聚一批一天到晚精神不正常的超現(xiàn)實主義狂熱分子去討論塞爾達和林克應(yīng)該是黑人的問題,如果在我們這邊討論這種東西那只會被認為腦子有問題。
DLC 7:能把推搞炸的玩意。MC受眾廣是一回事,更多的是,他們自己都想不到,一天到晚當樂子喊的起哄型角色居然真的上了,實際上性質(zhì)和之前Sans套裝一樣,瞎幾把亂喊結(jié)果成真,那就是狂歡。方塊佬從某種意義上看和瓦路易基以及當年的翼龍、鱷魚是同一種類型的角色,雖說有認真希望他們參戰(zhàn)的,但更多還是無意義刷屏的原材料罷了。結(jié)果呢,現(xiàn)在也沒什么人管它了,和那批同因刷屏起哄參戰(zhàn)的角色一起蹲墻角。
DLC 8:這個也挺好玩的,SE旗下這兩個可稱為RPG游戲天花板級別的IP,雖說均起源于任天堂平臺,不過后面因某些原因而導(dǎo)致現(xiàn)在一個偏索系一個偏任系。不知道為什么薩菲羅斯這個全版本只說日語的標準二次元劍士模板居然不會讓那些長期喊不要動漫臉劍人的群體有意見,雖說不是沒有但負面聲音確實可以忽略不計。好像上一個出現(xiàn)這種不符合“歐美反感二次元角色”認知情況的角色還是雨宮蓮。
DLC 9:這是最迷惑的,第一方游戲《異度神劍2》,吼姆拉希卡利,從2018年3月9號開始就有相當一批人在念,各路請愿排名都很高,其中希望萊克斯參戰(zhàn)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指望看到這倆的,初版沒有XB2角色還抱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現(xiàn)在跨過萊克斯直接上光焰,按理來說不應(yīng)該是眾望所歸的嗎?結(jié)果被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狂踩。我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想要什么。古惑狼?雷曼?士官長?瓦路易基?奎托斯?還是卡卡羅特?我真的感覺,最后一個角色上的不是剛才那一批角色則一定會被這群人罵死,結(jié)果就是這樣。
?
其實這些人挺扯淡的,要求一個日本游戲制作人根據(jù)歐美需求制作游戲,不應(yīng)該引入那些自己不熟悉的內(nèi)容,哪怕是制作人家鄉(xiāng)知名度超高的游戲內(nèi)容也有意見。我前兩天看到一個同學(xué)的觀點,他認為,最開始歐美不要火紋人是指不要再出現(xiàn)量產(chǎn)馬爾斯的角色過分同質(zhì)化問題,但現(xiàn)在就演變成“只要不符合自己預(yù)想就罵”的德性,DLC后來這幾個劍士型角色其實都挺有特色的,不要劍型角色也沒辦法,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知名游戲的主角還是以劍為武器,哪怕是索拉這種一天到晚都在喊的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劍人(估計到時候這些人會用“鑰匙人”搪塞過去),總不能弄歐美那些車槍球吧。至于動漫臉,廢話,日廠大多做的不就是動漫臉么,不如說“不要日廠角色”算了,包括任天堂的角色。但這些人又對《女神異聞錄5》異常寬容,真的搞不懂為什么。
實際上就大亂斗而言,歐美那邊受眾量廣,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而又因是成熟環(huán)境能提供不少有效的參考資料,可能思維方式也會受那邊影響,糟粕也學(xué)了過來,他們說什么好那什么就好,什么垃圾那什么就是廢物。實際上歐美那邊對角色的評價和我們有什么關(guān)系,根本就沒有共情,不說別的,光我們這邊名氣高的FC游戲丟他們那邊誰知道是什么東西,反過來也是一樣,要不然《塞爾達傳說》系列也不至于拖到BotW才在國內(nèi)大范圍出名。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很多人本身就是沒事找事,看什么東西都喜歡踩,蝗蟲過境,連一段《超級馬里奧兄弟》初代1-1的原版音樂都能踩,幾天之后又不知跑哪去發(fā)神經(jīng)了。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FreeMelee事件本質(zhì)上也差不多,一群人無理取鬧。我個人覺得,歐美那邊的資料確實有參考價值,可以學(xué)他們的思維方式,但不能什么都套,尤其是那些糟粕,我們這種生活在東亞地區(qū)的中國人本身思考方式和審美就和他們西方人有差異,有什么好同步的。
我挺期待隼龍參戰(zhàn)的,除我自己喜歡這個游戲、角色及音樂之外,還有一個原因,F(xiàn)C忍龍三部曲在國外影響力太大了,差不多和惡魔城一個級別(當然現(xiàn)在肯定沒得比,橫版忍龍早不出了,惡魔城后來又出了月下),但隼龍又能被這些人劃為“劍人”,我比較期待這群瞎幾把喊的人是怎么得罪歐美最早一批玩家的,到時候讓這些老玩家去對付這批不知好歹的玩意。
歐美一些超高人氣角色其實都挺詭異的,尤其是卡卡羅特、漩渦鳴人這些本身出身動漫的角色,這些人不要動漫臉游戲角色又要動漫角色,而且這幾年有關(guān)MHA角色呼聲也莫名其妙的高,知道去年這個時候發(fā)生的事后應(yīng)該都了解MHA是什么德性的東西了吧。
希望大家可通過光焰參戰(zhàn)遭歐美差評一事認清這群人的性質(zhì),我們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
最后再寫一些無聊的湊字數(shù)文字吧,我個人對這些DLC的感覺,純主觀看法。
DLC 1:剛開始覺得很好,很早就聽說P5為近年來JRPG不可多得的一部優(yōu)秀作品,如果任天堂以P5角色上大亂斗來讓游戲本體登錄NS平臺皆大歡喜,Atlus當時公布的“P5S”很可能指代的是“Persona 5 Switch”。不過在雨宮蓮公布之后,P5R依然與任天堂沒關(guān)系,P5S雖有NS版但是由光榮制作的無雙。這就導(dǎo)致自己當時成了剛才所說的后面那一種馬后炮,認為雨宮蓮占格子。之后,因我這邊有人很喜歡這個角色也就看開了,后面的P5S也證實根本就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無雙,游戲質(zhì)量非常高,還是P5(R)的后日談,這就導(dǎo)致我巴不得現(xiàn)在再來一個P5角色,因為我真的很想在大亂斗聽P5R和P5S的音樂。
DLC 2:Vergeben很早之前就說有個SE的DLC,SE首選FF和DQ,所以新角色必然是出自DQ的,只是看到底是DQ3還是DQ11的主角而已。所以這個角色出現(xiàn)的時候我是沒什么感覺的,或者說意料之內(nèi)。至于資料,后來自己找了兩位DQ老玩家?guī)臀覍崟r提供資料,也沒出什么問題。
DLC 3:怎么說,好在2018年10月因全景圖流言去了解過這個游戲,也云通關(guān)過,看E3時至少不像其他人那樣完全不知道這個熊是從哪出來的,我覺得這個角色肯定有資格上,再怎么說也是從任天堂出去的,參戰(zhàn)大亂斗相當于“回娘家”,只是對它們實在提不起興趣。
DLC 4:這個是最有意思的。之前有一個已進行多次成功爆料的流言稱日后將有一個使用錘子類武器的女性新角色,結(jié)合當時太田順也說了“希望東方角色上大亂斗”的場面話,一時使不少人認為這是暗示博麗靈夢,我自然覺得很扯。后來,在前一次正常直面會的兩天前,英國任天堂于大亂斗新聞中的版權(quán)列表誤加了當時還未宣布合作的新第三方廠商SNK,我也開始審視這個流言的準確性,把目標聚焦在同為巫女的SNK看板娘娜可露露身上,由于自己要寫資料,于是用那兩天的時間收集了各種娜可露露的相關(guān)資料。所以最開始宣布特瑞參戰(zhàn)的時候我也挺不滿的,原因很簡單,我準備了兩天的資料說沒用就沒用了?不過過了一段時間也覺得無所謂了,反正自己對這兩個角色興趣都不大,準備資料也只花了兩天而已,罷了。
DLC 5:終于來了一個自己想要的角色了,任天堂自己家的,至于是不是火紋與我何干。
DLC 6:讓自己最開心的角色之一。其實早前3月公布DLC 6為ARMS角色時,我特意寫了一篇分析文,我自己太喜歡ARMS了,NS早期和寢室的同學(xué)天天打,自己兩個賬號時長加起來也破了百。雖說自己最喜歡的機甲妹,但這個角色一看就上不了大亂斗的。自己也很喜歡面面,大亂斗上一個說漢語的角色真的很好。更重要的是,DLC終于來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女性角色了(貝蕾絲換皮不算)。
DLC 7:Vergeben兩年前說的角色終于出現(xiàn)了,但還是從各種角度上感覺是一個特別離譜的角色,強度怎么樣和我沒關(guān)系。那天晚上對著MC Wiki一點一點做翻譯稿,后面還碰到字幕軟件花屏的問題,折騰到凌晨5點才搞完,頭疼。
DLC 8:原來同一系列的第三方IP也能來兩個獨立角色啊,還是之前被揶揄為最不上心第三方SE的角色。其實后來也知道,SE旗下那堆游戲的版權(quán)都比較復(fù)雜,不論是DQ還是FF在授權(quán)方面都不是僅靠任天堂和SE就能解決的,理解歸理解,但內(nèi)心還是有不滿的。所以說SE能用一個新角色來證明自己的誠意是非常好的。尤其是這次還收錄了自己最喜歡的FF音樂,圣子降臨版本的Fight On。真有你們的啊,SE(贊賞)。
DLC 9:喊了那么多年的還有大家終于成真了,但怎么也想不到櫻井政博會跨過萊克斯直接上光焰,所以說不知火舞還是慘。
DLC角色公布時的反響與現(xiàn)狀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