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人打出8.2分,這部電影憑什么叫好又叫座?

高中生摘抄作文素材的手蠢蠢欲動
(有刪減,全憑個人感覺,能用得上才記
……
長安一片月,照的是盛唐群星閃耀時,這是何其偉大的一個時代?
他們一生的起起落落,對應(yīng)著大唐的變遷,當(dāng)少年成暮年,當(dāng)長安的三千繁華轉(zhuǎn)瞬被毀,當(dāng)江夏的黃鶴樓一朝成斷壁殘垣, 當(dāng)揚州的黃鶴樓毀于兵燹(xian三聲),這一切又是何等凄涼?
而貫穿其中的,有“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的快意,有“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氣魄,有“朝如青絲暮成雪”的落寞,還有那“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灑脫。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李白《俠客行》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將進(jìn)酒》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回頭看,前路漫,長安是理想,三萬里是與理想的距離,或春風(fēng)得意,或懷才不遇,或年少成名,或遺世獨立,這人世間的萬般種種加在一起,便是《長安三萬里》。
……而是表達(dá)在時代的洪流中個體的迷茫和求索,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比如詩仙李白,那可是天縱奇才啊,不還是壯志難酬屢屢碰壁?從滿腔熱忱的青年長成大腹便便,千金散盡也沒能換來一張入場券。他說:這只大鵬飛不動了,也不想飛了。縱有凌云筆,只得斷鵬翼,將進(jìn)酒,杯莫停,但愿長醉不復(fù)醒,與爾同銷萬古愁。
比如高適,勤勤懇懇厚積薄發(fā),但照樣無人舉薦蹉跎半生,直到四十六歲才踏入仕途,將心中的一團(tuán)錦繡脫口而出。朝堂之上如履薄冰,一回首,故友凋零盡。他說:天下間的捷徑,豈會為寒門而開??筛呷灏。煜麻g不為寒門開的,又何止是捷徑呢?
……
歲月似光,生命如燭,人生譬如朝露,你我皆是滄海一粟。無論時代如何更替,只要那些詩篇代代傳頌。中華文明就薪火相傳,符號成了詩,呼喚成了詞,橫豎撇捺皆是信仰,一筆一畫刻上民族脊梁。
縱使這神州大地飽經(jīng)沉浮,興衰往復(fù),縱使經(jīng)歷洛水違誓,縱使歷經(jīng)五胡亂華,衣冠南渡,縱使春風(fēng)不度的玉門關(guān)只剩下一堆黃土,縱使幾近亡國滅種,但總有人會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愿為螢火,不懼黑暗,愿做草種,不懼生死,挽狂瀾之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因為詩在,文化在,精神在,中華就在。
……
泱泱華夏,萬古長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