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9 我想穿越到1890年 抱抱梵高 告訴他“這不是你的錯?!?/h1>
這幾日,我翻出一張2013年的老照片——我在梵高《星空》仿制畫前,做中二狀。深入了解梵高后,才理解畫里夾雜的憂郁、焦慮等復(fù)雜情緒。梵高為什么精神崩潰?和他的家庭教育有莫大關(guān)系。
梵高,荷蘭后印象派畫家,出生名門,叔伯個個聲名遠揚,他的弟弟早早就成為藝術(shù)圈內(nèi)小有名氣的經(jīng)紀人,而他的父親只是一名小鎮(zhèn)牧師。
梵高的父母極好面子,追名逐利,嚴禁孩子犯錯,將孩子任何一個小錯誤,都上升到可怕的高度。
10歲的梵高喜歡偷偷溜出去玩,牧師父親竟然用“上帝也不會救你”、“你真是愧對家族”、“你知道你給父母丟臉了嗎?”這樣的話,徹底否定梵高的人生價值。
梵高學畫畫時,一旦畫錯,就撕毀重來。他的同學還在畫第一幅作品時,梵高已經(jīng)撕毀了三幅畫。他容不得自己犯一點錯,這也是導(dǎo)致他精神崩潰的重要原因之一。
梵高的父母無限放大孩子犯錯的代價,讓梵高的人生如履薄冰。
梵高終身背負著“上帝”、“家族”這樣的包袱。他非??謶址稿e,極易自責。對他來說,任何錯誤都可能導(dǎo)致全盤皆輸,這種內(nèi)疚情緒貫穿梵高的一生。
梵高缺乏穩(wěn)定的精神內(nèi)核,和積極的自我評價,面對重大挫折,他選擇自殘,甚至自殺。
我們從小得到的教育是“要為犯錯誤而羞愧”。家長也有意無意地強化這一觀念,全然忘記自己小時候也會犯錯,哪怕成年后,也依然犯錯。
低齡的孩子,只是克制不住探索、觸摸的愿望,需要用雙手、嘴巴和世界溝通。作為父母,我們真正的任務(wù)是預(yù)防、警覺——并快速做出行動反應(yīng),而不是橫加指責,放大錯誤。
孩子犯得大多數(shù)錯誤中,家長都難辭其咎。因為我們沒有花時間訓(xùn)練,并鼓勵他們。家長的指責,常常激起孩子的反叛,或討好,而不是進步。
今天早上,兒子在洗漱臺抽取洗臉巾時,不小心將我的頭繩碰到地上。我冷著臉,帶著不耐煩的表情和聲音說:“撿。”兒子看了我一眼,小心地撿起地上的東西。
那一刻,我仿佛女王一般,高高在上。但在此刻寫下“撿”字時,我心生愧疚,甚至在朗讀修改文章時,我哽咽哭泣,無法讀出“我仿佛……”這句。
為什么我不能處理好孩子犯錯的問題?可能因為我犯錯時,從來沒有被溫柔以待吧。
小時候,父母經(jīng)常用吼打、冷嘲、讓我感恩的方式,處理我的錯誤,導(dǎo)致我多年來習慣報喜不報憂。
我只是個普通的孩子,卻背負著父母的期望,背負著“打臉很多親戚的命運”。
我堅決維護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優(yōu)秀人設(shè),不讓他們失望!哪怕是我親手打碎牙齒,和血吞,也要保全父母的榮光,堅決不給父母增加負擔!
這種執(zhí)念直接導(dǎo)致我在某件人生大事上,狠狠摔了跟頭,且無法挽回。而我是一名百分百無辜的受害者。
在2021年之前,我覺得自己讓父母非常失望,心生愧疚,一直過度反哺父母,向內(nèi)找原因。
加之,我一直都認為自己是優(yōu)秀的,8歲就在全縣比賽中獲獎、十幾年的學生干部,主動貸款讀大學(自己還款)、省級優(yōu)秀畢業(yè)生、211碩士、名企管理層……以“連普通都算不上”的原生家庭為起點,能有這些所謂的高光時刻,我還湊合吧?
這兩種對立觀念一直在腦海中打架,更令我不能正視自己的人生挫折!愧對父母,愧對自己!雖然我沒有任何錯!
我曾在數(shù)年內(nèi),認為生命應(yīng)該就此結(jié)束,我的人生完犢子了!曾經(jīng)的我,在無數(shù)個深夜痛哭,無數(shù)次想自殘(不會學梵高割耳朵,那樣不好看),無數(shù)次想一了百了……
但當我在2020年、2021年,兩次向父母求助時,得到的是漠視和秒拒。猛然間,我覺醒了!
真好呀!還好我不喜歡報憂,沒人喜歡被反復(fù)拒絕。
也罷呀!掂出父母愛的微薄分量,我停止了精神內(nèi)耗。
我沒有錯,錯的是其他人!為什么我要放棄自己的生命?
蝴蝶早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扇動起它罪惡的翅膀!
后來發(fā)生的這一切,只是連鎖事件罷了。
我也能坦然說出:“爸媽,你們有你們的難處,你們的父母可能也是這么對你們的。我過去持續(xù)且深度地體諒著你們的難處。但現(xiàn)在,我真的累了!我從18歲,就被迫長大了。我現(xiàn)在完全可以居家兼職、自己帶娃、做家務(wù)了哦!現(xiàn)在的我,只想遠離你們。我真的非常抱歉!可能我真是‘斷六親’的命呀。”
人生好難,永遠順遂更是癡心妄想。
該哭就哭,就算讓我的朋友們知曉一點點的隱秘,又能怎樣?畢竟親姐姐都只拿它當談資。
很多事情,想明白了,才能淡然處之:“就這樣吧,算ing了吧!”
2023年以來,我經(jīng)常鼓勵自己,做一個樂觀的母親,做一個向陽的人!一個被吼大的、被漠視大的孩子,育兒能做到我這樣,已經(jīng)很好了吧?
人都不完美,我只和昨天的自己做比較。沒有完美的父母,更沒有完美的孩子。父母理當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孩子的心意。
當我們被上司全盤否定時,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是什么?當孩子聽到“你真給我丟臉”、“你真是廢物”、“你個慫包”等惡毒之言時,Ta又作何感想?
孩子投胎到我的小家庭,是一種緣分。
有的父母意識不到這點,甚至將自己的錯推到孩子身上,作天作地,把孩子越推越遠;有的父母意識到孩子就是會犯錯的,用愛心包容孩子,用“鼓勵”代替“打擊”,刻意培養(yǎng)孩子“允許自己失敗”的陽光心態(tài)。
你倘若可以重新做回孩子,你會選擇哪種父母?你的自我意識覺醒后,你又會遠離哪種父母?
好好做父母吧!被愛滋養(yǎng)的孩子,會覺得人生如同在曠野中溜達,而不是“拿命耍雜技”。
不被允許犯錯的孩子,等Ta的自我意識覺醒后,只想離這個家遠遠的!正如我一樣!
更何況,我并沒有犯任何錯!(全文2047字,感謝閱讀。)
作者簡介:憨媽琪琪公號主理人,南師大新聞學碩士,前記者,前名企管理層,閱讀百本育兒書籍。現(xiàn)居家兼職,快樂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