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新能源汽車上班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人與人的習慣不盡相同。我對氣味和噪音比較敏感,早年搭公交地鐵防嘈雜會戴耳罩,打出租駐車時那種振動也會讓我心煩。自己開車的話,追求一個安靜少噪音,很顯然傳統(tǒng)燃油車供不起我這尊事兒多的大佛。換了純電,真是一點也讓人焦慮不起來。開車上班,沒了發(fā)動機的嗡嗡聲,少了一股汽油味,整個人的精神都為之安逸,偶爾起晚要在路上解決早飯,情緒也以前那么起伏跌宕,一天的新征程從純電開始還是挺讓人舒心的。

我換純電就是為了上下班方便,逛街買菜可以考慮利用好免費停車時段,從步行到菜市改為看心情,開車去買菜也變成了慣例之一,車去車回滿載歸,也省下來不少精力。不過,因為習慣了電車代步,日常出去玩的開銷也會增大一些,平時也更依賴導航,留心行程路線上有無充電樁。

說實話北方不太適合純電,尤其是冬天,最好兩臺車換著開以備不時之需。不過即使冬季出車,開空調也是電車更爽,不用等太久就能暖和起來。油車至少先得讓你忍個五分十分鐘,等發(fā)動機熱了才有熱乎氣,有這功夫說不定人都到目的地了下車了。

當然冬天純電還是開得少,低溫環(huán)境下掉電快,短途湊合湊合,開遠點兒續(xù)航里程焦慮依然存在。至少在換新車之前,隆冬季節(jié)我還是燃油出行居多,初冬和開春氣溫沒那么低、積雪化透的時候開電車,希望以后的新電車可以徹底解決寒地難開電車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開燃油車多多少少都有點后遺癥:有熱車習慣。熱車要等幾分鐘,所以起步前這段時間會觀察一圈路況,剛好穩(wěn)定穩(wěn)定心氣再走。純電幾乎不需要考慮熱車,上車即可啟動,急著出門路上少耽誤工夫,關鍵時刻不掉鏈子;路口等燈時,燈紅變綠一馬當先的快樂,打工人都懂的。
啟動快有利也有弊。比如心里有急事兒,不怎么顧著周圍環(huán)境就開,相比之下容易毛糙大意,同事居然因為這個開急了撞了人。當然這一點也分人,該穩(wěn)住節(jié)奏還是要穩(wěn),安全為上。
車是用來代步的,從燃油車換到電車,初衷是省錢,結果也應該是省錢。算一筆賬,多開幾年可以省得更多油錢,10年省七八萬能有吧?車子的保值度什么的我覺得半斤八兩吧,電車是真的好用又實惠。

排除掉經(jīng)濟水平提升之后車型升檔,如果你從油換電沒省錢,要么有可能是你開得不夠久,要么就是沒留心選一臺好的新能源車。我真的見過那種為了追新求異買了電車逢人便夸的車主,這種人的看法不太具有參考性,不必硬剛,一笑而過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