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忱論:自我肯定感會給你帶來什么?
自我肯定感
生活中,我們是否經(jīng)常聽到,亦或自己也經(jīng)常說“我做不到、我不會?”只想著0或1的人,自我肯定感會下降。
人生中充滿了無限的未知與沒體驗過的事,和做得到的事相比,做不到的事不知道多出多少。如果在腦中產(chǎn)生“做不到=?jīng)]用、無趣、不幸”這樣的連結,自我肯定感和幸福度當然會下降。而且,若只把達成感、成就感和優(yōu)越感設成目標,人生只會變得痛苦。
舉例而言,很多人都以為“如果運動不好,就無法享受運動的樂趣”,但也有人剛好相反“即便摸不擅長運動,但是做運動會使我快樂?!边@種情況又該如何解釋呢?“做得到.做不到”和“開心.幸福”是毫不相關的兩件事。
舉例而言,每個人都會不經(jīng)意說出“工作做得好.做不好”“會踢足球.不會踢足球”這類話,這些話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如果當事者把目標設定為“要做得完美才算合格”,就很容易發(fā)生問題。?
這樣的設定意味著人會這么下定義:
“做得到”=很正面、開心、幸福
“做不到”=?jīng)]用、無趣、不幸
最好別說“我做不到”
重要的是,不要再執(zhí)著于“做得到.做不到”這點了。同時要盡可能去感受做到為止的過程,以及那些微小的變化與成長所具備的價值。最后一項是降低“做得到.做不到”的標準。
例如,被問到“你會打籃球嗎?”時,你會怎么回答?我想,沒打過籃球的人,大多會說“我不會打籃球”。但是,只要知道基本的規(guī)則和動作其實就算“會打了”。當然,聽到“會不會打籃球”這個問題,恐怕大多數(shù)的人都以為這個問題問的是“你籃球打得好嗎?”即使問的是能不能打。也不會改變你回答“不會”的事實。
除了非常擅長的領域,你可能對每件事都說“我不會”。這句話在潛意識一再重復之后,你就會真的以為“我不會xx.”就像有人以為“我不擅長和別人聊天”一樣。只是不擅長的事,卻被自己一直說成“我不會”“一做就頭大”,最后真的會變得一竅不通。這樣的喜歡如果在生活中無可厚非,但換做在工作.人際關系或者學習當中,把“我不會”當做口頭禪,勢必會令人喪失很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