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拉格朗日:測試服更新前瞻,小型艦船整體大改動!
最近運氣還算不錯,順利拿到了拉格朗日體驗服的資格,所以今天來為大伙兒分析下體驗服改動內容,希望能幫到各位。這次體驗服更新的東西還是挺多的,主要在于一些弱勢艦船的加強,雖然沒有加強到逆天的地步,不過起碼比之前好用了不少。

例如之前游戲中的防空武器是不會提前鎖定的,也就是說對方戰(zhàn)機開始攻擊了,艦載防空武器才開始鎖定,等對方一輪輸出都打完了,防空武器才慢悠悠開始輸出,畢竟大部分艦載防空武器都是沒有鎖定速度加成的。
而現(xiàn)在改成了,對方艦載機在向你飛行的過程中,艦載雷達即可識別,從而直接執(zhí)行鎖定命令,很有可能對方的艦載機還沒有接近,艦載防空武器就已經開火了。


接下來看看艦船詞條,本次更新的詞條還是比較多而且也是比較新的,比如:
防空高效循環(huán)——打擊艦載機單位時,獲得冷卻時間降低效果
防空特種彈藥——打擊艦載機單位時,獲得單發(fā)傷害額外提升效果
防空暴擊——打擊艦載機單位時,獲得額外暴擊效果
防空高速打擊——打擊艦載機單位時,獲得持續(xù)時間降低效果
飛行時間——去程時間/回程時間,代表了戰(zhàn)機及護航艇滿載前往攻擊目標的時間/戰(zhàn)機及護航艇攻擊后空載回到母艦的時間(可以通過縮短)
同時具有防空能力的武器也添加了鎖定效率詞條——用于衡量防空武器提前和保持鎖定空中目標的能力

這次幾乎所有的戰(zhàn)機/護航艇都在動力系統(tǒng)也加裝了一個技術值選項——往復式艦載機飛行時間下降buff(少量護航艇是沒有加的)建議正式上線后查看戰(zhàn)機/護航艇詳細飛行時間再做決定點與不點,畢竟大量的戰(zhàn)機和護航艇動力系統(tǒng)只有兩個槽位,需要和選擇目標時間相互取舍。

首先來看戰(zhàn)機方面,我們游戲中唯二的電子戰(zhàn)戰(zhàn)機,在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重配備了統(tǒng)一的電子掩護技能,可以使自身及自身所處同一機庫的艦載機獲得受防空武器鎖定效率影響下降buff。
看到這個詞條之后大家應該想到用法了吧?沒錯,放在航母的大載機平臺上,為更多的艦載機提供電子掩護buff,比如太陽鯨8戰(zhàn)機機庫,一架SC002或者平衡安德森能給七架上buff,說這是最強buff機沒毛病吧?而且降低鎖定效率不同于什么閃避率、護甲、能量抵抗這些,脫鎖之后打不到就是打不到,需要重新鎖定,鎖定速度的詞條也更加重要了。

就這個詞條來看,論輔助效果來說SC002要優(yōu)于平衡安德森,如果是我的話估計會選SC002,本身就是一個buff機,沒必要為了安德森那點屬性放棄5%的鎖定效率干擾。

維塔斯B和刺鰩新增識別干擾涂層,使自身受到防空武器鎖定效率影響下降20%,但受到攻擊后失效,如果和SC002混用的話,開局就擁有35%鎖定效率影響降低buff,也就是說對方的防空武器對維塔斯B的鎖定效率大約只有50%這樣子,想鎖定維塔斯B是相當有難度的。

維塔斯B的前兩個技能時降低敵方對自己的鎖定時間,所以后面很有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鎖定維塔斯B已經很花時間了,好不容易鎖上又脫鎖,生存能力會有一定幅度的提升??梢钥闯?,維塔斯B和刺鰩的技能沒有任何區(qū)別,就目前來說,維塔斯B仍然是刺鰩的上位戰(zhàn)機。

林鸮新增近距離突擊,即去程過程中,敵方的防空武器有30%的概率是無法鎖定林鸮的。個人認為這個策略比較有用,林鸮主武器系統(tǒng)策略技能就是針對驅逐護衛(wèi)艦,動力系統(tǒng)的近距離突擊正好給林鸮提供了對防空武器的生存能力。

孢子目前來看效果依然較差,而且匿蹤機動給的是打消返回母艦時的鎖定作用,返回母艦的時間肯定要比攻擊目標的時間要短的,從策略技能來看就拉了林鸮一大截,而且下個版本子系統(tǒng)還可以自行修復,對孢子的環(huán)境更加不友好,但打爆系統(tǒng)會讓目標損失5%最大結構值,效果是好是壞目前還不好說,但現(xiàn)在打子系統(tǒng)的效率比較低,可能效果不會太好。

斗牛級新增精密射擊技能,戰(zhàn)斗開始前45s,脈沖防空武器命中率提升25%,斗牛級最拉胯的地方在于反擊防空,過于被動,而且斗牛和斗牛之間甚至都產生不了聯(lián)動,所以斗牛的問題倒也不是命中率能解決得了的。

這里提一嘴,反擊防空想要發(fā)揮最大的效用,一般來說需要滿足以下的幾個條件:
DPM不能太低。幾百,一兩千肯定是不夠看的;
自身生存能力要拉上去。這個就比較復雜了,而且有點看臉,下面展開說一說;
自身生存能力要看全區(qū)發(fā)展程度,如果都在前期,斗牛的生存能力實際上是可以的。
自身生存能力也要看對方的艦載機情況,如果對方艦載機搭配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如果對方對艦艦載機較多,比如星云脈沖型和蜂巢都有,很容易吃不住傷害導致暴斃;第二種情況是如果對方對主武器系統(tǒng)特攻的戰(zhàn)機或者艦船比較多,主武器都被打爆了拿什么反擊防空呢?但也有些艦船的防空武器和主武器不在一個系統(tǒng),這就需要自己看情況了。
自身生存能力還要看艦船本身的結構值和閃避率等所有相關數值,像卡利萊恩特種型就是典型的以閃避率出名的扛線艦船,但由于本身結構值較低加上防空武器傷害低,也只能用于扛線。
對于生存能力總結如下:需要艦船皮糙肉厚且防空武器DPM高一些,按理說是戰(zhàn)列艦比較符合,但現(xiàn)在沒有戰(zhàn)列艦,只有戰(zhàn)列巡洋艦比較符合。

接著AC721導彈型,它應該算是游戲里比較特殊的艦船了,就像雷里亞特基礎型號,都是可以分裂彈頭攻擊多個目標,只是AC721導彈型的防空導彈不需要加點就可以鎖定多個目標,但缺點就是導彈型對空輸出目前測試下來不是很理想,而且自身身板比較脆,不像衛(wèi)士有那么多閃避。

槍騎兵防空型,前排區(qū)域防空,在前排生存能力屬于下等,略微有一點閃避率但不多,需要多個前排共同承擔傷害。如果想組純防空艦隊的話,大約需要槍騎兵2.5倍數量的前排才能保證槍騎兵損失不會過于嚴重,加以中排擁有臨近排防空輔助能力的艦船,最后再加上中后排載機驅逐艦即可。


澄海防空型,一個持續(xù)時間縮短,一個冷卻時間縮短,一個防空特種彈藥。持續(xù)時間和冷卻時間在對空時均縮短40%,也就是說對空過程中,持續(xù)時間與冷卻時間均只有2.4s,還是非??斓乃俣攘?。后排站位,策略技能防空輔助,就是上面說到的會輔助臨近排進行防空支援的技能,可以保護中排艦船。


除了上述內容外,體驗服還有一波針對航刺隊的更新,個人感覺影響不算太大,雖說是一個整體的削弱,但持續(xù)打擊影響最大的只有林鸮和列維9號,林鸮可用可不用,所以航刺隊有削弱,但沒有完全削,還是保留了這個玩法的。
不過加上這次艦載防空武器的更新,勢必會對航刺隊會有一定的沖擊,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防空釣魚隊”,來專門打航刺隊,航刺隊又比較脆,一旦被抓損失艦船的速度會遠高于普通艦隊。

還有ST59航速的提升和烏拉諾斯之矛坦度的削弱,航速的差異以及坦度專精方向的區(qū)別,這次應該可以把ST59和大矛劃出一個較為明顯的分界線,就像SC002和平衡安德森對友方艦載機buff提升這方面的差異。

這次更新,算是將之前缺失掉的一環(huán)給補上了,可以說是一次游戲食物鏈的補全,之前無論怎么配,都是845,845進階版,845plus終極版,非845驅護,后期換成戰(zhàn)巡+巡洋搭配航母支援的路子,總是擺脫不掉萬能陣容的影子,這也導致游戲一年半以來,陣容搭配變化不大。
而這次更新實裝之后,陣容應該會有細化,火炮直射隊、專精防空隊、艦載機夾擊隊等等,這種百花齊放的局面肯定是好事,還是非常希望能看到這個游戲出現(xiàn)陣容克制關系的。

最后再說個題外話,個人覺得拉格朗日的防空機制,似乎有點像某現(xiàn)代戰(zhàn)艦,打艦載機靠激光(也就是我們游戲的直射能量武器),反導/攔截靠導彈,普通火炮什么都能干但又什么都不是很精,大家如果想測試陣容的話,或許可以按這個思路組一組。
以上就是本次測試服更新內容前瞻分析了,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幫助,當然測試服的改動正式服未必會全部照搬,說不定會有某些地方做細微調整,讓我們一起期待正式服相關內容上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