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么新物種嗎?四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發(fā)現(xiàn)白色奇丑野生動物!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這家伙,相信一定會被它丑哭。這什么丑玩意兒啊,臃腫的身體,骯臟的白色毛發(fā),豬不像豬,熊不像熊,活脫脫裹在角質蛋白下的一堆脂肪。慢著,好像以前從來沒見過呢?難道是出現(xiàn)了什么新物種?
當然不是,好吧,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吧,這家伙是奇珍中的奇珍,寶貝中的寶貝,它是這個星球上已知的唯一一只白色野生大熊貓!沒錯,你沒看錯,它真的是一只——大——熊——貓!想想吧,大熊貓就夠稀罕的了,野生的僅有約2060只(2016年統(tǒng)計),而它,又是這2060只中唯一一只全白色的。地球那么大,它是如此地罕見,我是真的不敢再說它很丑了。

所以當上月下旬,這家伙在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被紅外相機拍到的時候,所有專家都驚呆了。它全身都呈白色,只有眼睛是紅色的,正邁著矯健的步伐穿過原始的闊葉林。雖然普通人看到它打死也不敢說它是大熊貓,但專家們的火眼金睛可不是吃素的,一眼就認出它是得了白化病的大熊貓。
熊類專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晟研究員介紹說,白化病是基因突變導致動物體內無法合成黑色素,從而在外部形態(tài)上呈白色、黃白色或淺黃色,是脊椎動物中廣泛存在的罕見現(xiàn)象。而這只大熊貓可能只有一到兩歲,步履穩(wěn)健,說明發(fā)育良好,白化病并未影響它的生活。

大熊貓是中國的特有物種,生活在四川和陜西山區(qū),長著黑眼圈及黑白相間的毛色,憨態(tài)可掬,是一種萌寵乖巧,人見人愛的哺乳動物,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標志,瀕危物種保護最重要的象征。第一只白化大熊貓雖然看起來很丑,但這也可能預示著野生大熊貓的狀況正在不斷變好,畢竟白化病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只有一個種群的數量越大,出現(xiàn)的幾率才會越高。
當然,大熊貓之所以在全世界如此受寵,完全是因為它那身會賣萌的黑白相間的外套,所以這種丑丑的白化熊貓估計會不怎么受歡迎,反正我看了極度不適,你呢?
注: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