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寄胤禛
我去過沉靜古老的北京城 去過雄偉壯闊的紫禁城 去過恢宏穩(wěn)健的養(yǎng)心殿 甚至我還在內(nèi)書案前久久駐足,在那一世輕塵中冥想。 想那個三百年前,那個站在一個盛世的末路力挽狂瀾,把歷史的篇章推向另一個盛世的開端的帝王,是怎樣在這里生活過,兩個世紀的光陰,彈指間灰飛煙滅。那么多的陰謀禍心,那么多的謠言指責,那么多的人言可畏。 從你還在時就那樣肆無忌憚的橫行蔓延,胤禛,你是不是已經(jīng)習慣到木然? 他們說你為了奪得地位不惜下毒謀害你父皇為的是讓他不能宣告他真正的決定, 他們說你指使親信大臣擅自篡改遺詔硬是把本該屬于你十四弟的皇位強搶到手。 他們說你給自己定下雍正這個年號,是你得位不正的欲蓋彌彰的自作聰明的掩飾。 他們說你自小不與額娘親后繼位后毫不顧忌母子兄弟之情相繼彈劾逼必死諸兄弟 他們說你把自己留在遠離清東陵的另一段端是你有愧于心不敢面對你父皇的證明 他們說你先后誅殺年隆二人是心懷鬼胎擔心你的兩個篡位功臣泄露了你的秘密 他們說你繼位十三年里兢兢業(yè)業(yè)全出于你謀害了父皇兄弟心中有愧想要贖罪。 他們說你那些雷霆風暴般的改革政策是真正暴露出了殘暴兇惡獨斷專權的本性。 他們真的不懂呀。 他們不懂一個孩子在本來就沒有父愛的情況下失去母愛的感受, 他們不知道當康熙皇帝在佟皇后去世后問德妃可愿撫養(yǎng)胤禛時她說的那四個字——“臣妾已有一子在,再如此恐有難處。” 他們不懂一個皇子在諸多派別黨爭暗流涌動的情況下保持鎮(zhèn)定的煎熬, 他們不知道當朝中眾多權臣全倒向八爺黨紛紛飽舉時, 胤禛心中的煎熬苦楚——同為皇子,為何他卻不得不忍辱負重? 他們不懂一位帝王在自然災害頻發(fā),朝廷隱匿動蕩的情況下,力挽狂瀾的艱難, 他們不知道一個兒子在從敬重的父皇手中接過盛世王朝時的天大壓力——大清的江山如畫只能在他手中凋零? 在你的58載人生,13年大政里,宵衣旰食,夕惕朝乾,那么多的心血和努力換來了河山大好,換來了政清民安,可是為什么卻換不來真相? 一個偉大帝王應該做的一切,你幾乎都做到了啊! 我只是不懂為何那些挑剔的文人墨客只知道揪著那些或真或假的所謂的你的“罪證”不放。 為什么他們都看不到你在養(yǎng)心殿的文案上奮筆疾書的背影? 為什么他們都聽不到你在乾清宮大殿上嘔心瀝血的陳述? 一直以來人們都說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詩篇,那些白紙黑字記錄的不都是對勝利者的歌頌么?可是為什么?作為人們眼中的勝利者的你,卻沒有得到這種待遇? 不是沒有試過為自己辯解,可是你的泣血申述卻被世人一笑置之, 你終究是痛都麻木了,只對自己說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忽然間,我想起了曾經(jīng)有人問過的問題,對于一個帝王來說,是無愧于天下重要,還是無愧于本心重要。 我說的是無愧于本心——因為做不到無愧于自己的心,又何來無愧于天下百姓的心呢? 我想,或許你也是懂的,得不到你懂得不爭,你只要無愧于自己就好。 一切的一切只此而已罷了。 因為你是這樣的一個帝王啊,是不是就注定了應該孤獨,非百年不可救贖的孤獨。 已經(jīng)三百年了啊,到現(xiàn)在,你是不是已經(jīng)看慣了人世間的這些浮云聚散?你是不是已經(jīng)不再會覺得寂寞不甘?一切,都已經(jīng)可以放下了吧。 只有那些愛著你的人依然如一的愛著你,那些為你不平的人依然如一的為你不平,這就足夠了吧! 其實在你的心里,這一次苦也罷,獨也罷,縱然是百年孤獨,總是一個無愧亦無悔的吧。 縱是貪心覺得不滿足的我們只求你的來世能比如今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