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fēng)/純愛)九張機(jī)
一張機(jī),春花流水稚童音。
初春,尚有些料峭的寒意。孩童向來是喜歡春天的,春天有花團(tuán)錦簇,有溪水潺潺,是最適合玩耍的時節(jié)了。
曦瑤是個愛玩的孩子,但初春是播下希望的季節(jié),他們家在這時有不少的農(nóng)活要干,水田里該插上秧苗了,家里的雞鴨也需要喂了。所以雖然處在最貪玩的年紀(jì),曦瑤卻并不能痛痛快快的同春風(fēng)嬉戲。
曦瑤只能耐著性子,帶著幾分抱怨幫父母干農(nóng)活。可她畢竟是個小姑娘,愛玩是她的天性,于是很快,她便發(fā)掘了新的樂趣。曦瑤將田間的雜草疊在一起,制成了一個小草笛,頓時,笛聲和歡笑聲點綴著不遠(yuǎn)處的春花流水,構(gòu)成了一派初春歡樂的景象。
兩張機(jī),村東總角遺葇荑。
曦瑤很快便感到無聊,手中的活也慢了下來,她想要和她的伙伴玩耍。正當(dāng)曦瑤感覺無聊的時候,一個同樣稚嫩的男童逐漸出現(xiàn)在了她的視野之中。曦瑤感覺到些許驚訝和歡喜,那位小男孩名叫連旌,是曦瑤最好的玩伴。
他一路小跑著到了曦瑤的身前,手中捧著一樣?xùn)|西,他一定要帶給曦瑤看看。
連旌此時已顧不上喘氣,臉上除了疲倦還掛著一絲神秘,這不由得引起曦瑤的好奇。
只見連旌緩緩張開手掌,里面的東西讓曦瑤眼前一亮。那是一條初生的茅草,略帶一絲亮眼的紅色,格外討人喜歡。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葇荑。
收到這樣的禮物,曦瑤很高興,臉上露出了如花般的笑容。望著眼前的女孩如此快樂,連旌臉有些微紅,也不自覺地跟著笑了。
三張機(jī),織絲杼上換新金。
曦瑤一蹦一跳地走到母親跟前,展示著別在頭發(fā)上的葇荑。母親也笑了,用一口親切的吳儂軟語夸贊著囡囡好看。這時,田里的活也差不多干完了,母親便帶著曦瑤回家。
其實種田并非他們家的主業(yè),這個村莊地處南吳,是嬴朝重要的絲綢產(chǎn)地。南吳江河眾多,漕運興盛,絲綢貿(mào)易便成了支撐南吳繁榮經(jīng)濟(jì)的重要產(chǎn)業(yè),而整個南吳,又以這個村莊的絲綢為最上等。因此,這兒的大多數(shù)農(nóng)夫家里都以紡絲織布為主,少數(shù)種地的農(nóng)民也都掌握著一手織絲的手藝。
曦瑤家就是絕大多數(shù)蠶農(nóng)之一,由于紡得一手好絲,加上為人也淳樸熱情,所以在鄰里鄉(xiāng)親里頗有些好名聲。曦瑤委婉拒絕了鄉(xiāng)親們請她吃飯的邀請,她隨著母親一同走進(jìn)了小村居。即便年紀(jì)小如她,也明白接下來的事意味著什么,母親要織布繅絲,換取一家人生活的錢財。她知道母親手藝了得,也相信他們家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四張機(jī),傳情溪頭浣花衣。
豆蔻梢頭二月初,一晃幾年過去了,曦瑤也迎來了屬于她的豆蔻年華。
年紀(jì)稍大了一些,曦瑤也變得愈加懂事,她開始分擔(dān)更多家中的輕重活。這天,曦瑤帶著全家的衣裳來到溪邊,幫全家浣洗衣物?!鞍鸢稹钡膿v衣聲響徹在溪水的源頭,二月的東風(fēng)吹皺一彎春水,也吹落幾瓣桃蕊,輕輕地降在洗好的衣服上,平添一抹暗紅。
連旌遠(yuǎn)遠(yuǎn)地望見了曦瑤,立馬小步跑上去,躲在周圍一棵桃樹下,癡癡地看著搗衣的少女。
曦瑤發(fā)現(xiàn)了他,不禁“撲哧”一聲淺笑。她逗弄著少年,說他頭上早是桃紅一片了。少年拍拍頭發(fā),卻是什么也沒有。
見連旌這樣,曦瑤掩嘴笑得更歡了。少年見此,也不由得哈哈大笑,一時間,溪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二人在這美好的春日里交換這熾烈又清澈的眼神,情愫早已在二人心頭生根發(fā)芽。
五張機(jī),送君抗胡饋寶珺。
時間又過了兩年,連旌臉上已脫去了稚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鋼鐵鑄就的英氣,這種氣質(zhì),讓曦瑤心動不已。
這天,連旌找到了曦瑤,神情卻不是之前的羞澀,而是一種堅定。他叫曦瑤叫瑤兒,訴說著臨行前的眷戀。
原來是連旌前幾日到鎮(zhèn)上,看到告示上說突厥欺人太甚,單方面撕毀盟約,出兵侵占我嬴朝西北方的大好河山。他還看到上面號召有志男兒參軍,奪回嬴朝疆土。
連旌心里頗有些意難平,你突厥國富兵強(qiáng),我大嬴朝也絕非待宰的羔羊,縱你有千軍萬馬,我嬴朝正義之師也必將斬敵破陣,氣吞萬里如虎!任何勢力,都不能對我嬴朝有任何非分之想!
連旌心里越想越激動,此刻,他不再是作為一個普通的農(nóng)戶之子,而是千萬愛國青年的一員。他決定參軍,給侵略者迎頭痛擊,可他唯一放不下的,只是他的青梅竹馬。
縱有千般不舍,曦瑤也還是個嬴朝兒女,她選擇了家和國。離別時,曦瑤贈送了他一塊母親傳給她的玉佩,以期望他能平安歸來。
六張機(jī),紡絲制錦悅君心。
自打連旌北上抗胡之后,曦瑤的心里是愈發(fā)惴惴不安。她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可是卻日日不能見面。她想,不能只是等待,明明連旌在遙遠(yuǎn)的西北方與突厥人作戰(zhàn),自己卻什么也做不了。連旌在軍營里有好好吃飯嗎?他一個南吳人能適應(yīng)漠北那邊的風(fēng)沙氣候嗎?如果他在戰(zhàn)場上受了傷怎么辦?諸如此類想法久久盤桓在曦瑤的腦中,遲遲不愿散去。
可她只是一個待字閨中的姑娘家家,一個思念意中人的女子,她能做的實在是太有限了。但即便如此,曦瑤還是想做點什么。她最終決定,要親手織一條錦繡,就用南吳盛產(chǎn)的絲綢。
她長期生活在織戶家,耳濡目染下也掌握了一手織絲的好本事。她將新剝下來的蠶絲架上機(jī)杼,她要繡盡這南吳的景色。
七張機(jī),得勝回鄉(xiāng)訴相思。
日日盼,夜夜盼,曦瑤盼得望眼欲穿,可算是把連旌給盼回來了。連旌穿著御賜的寶甲,騎一駕千里寶馬風(fēng)雨兼程地趕回來了,他要見他的心上人。
回到村莊,連旌連鎧甲都來不及卸下,便直奔曦瑤家中。曦瑤也似有心靈感應(yīng)一般,早早地打開了家門,迎接她的如意郎君。
連旌一見到曦瑤,便緊握住她的雙手??匆娝p手布滿的新繭,連旌不由得感到心疼。曦瑤也很高興,但她此時更在乎一件事,她我聽說前線戰(zhàn)事吃緊,倘若無事,又怎能隨意回鄉(xiāng)呢?
連旌聽后哈哈大笑,講述了個中緣由。只道是這次領(lǐng)兵打仗的不是別人,是年僅十四歲的二皇子顧昀。二皇子體恤戰(zhàn)士,得知連旌作戰(zhàn)勇猛,特許他軍中要職。怎料連旌謝拒,只求一匹快馬送他回家。二皇子欣然應(yīng)允,還賞他寶甲,于是便有了這次他回鄉(xiāng)的機(jī)會。
曦瑤嗔怪他不懂事,還在皇子面前任性。連旌卻只是笑著將她抱起,曦瑤看著眼前她心目中的英雄,心里安生了不少。
可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連旌待不了多久便要奔赴前線。曦瑤將錦繡披在少年肩上,上面繡著南吳的繁花。連旌眼眶濕潤了,他說待他打退胡人,一定回來娶她。
八張機(jī),日日思君不見君。
自上次一別,曦瑤心中除了擔(dān)憂,更多了一層期盼。她始終記得那天連旌身著華甲,跨一匹高頭大馬的威武形象,也記得那天連旌許下諾言時是如此的意氣風(fēng)發(fā)。她忘不了那副令她傾心的模樣。她盼啊盼,希望能像上次那樣將他盼回來。
卻不成想,人沒回來,盼回了一封加急快信,和一副靈柩。幾乎是噙著兩汪熱淚,曦瑤讀完了那封令她絕望的信。
信中是二皇子的愧疚和連旌戰(zhàn)場上的英勇事跡。連旌為了掩護(hù)大部隊撤離,只身一人帶數(shù)百快騎,與那人數(shù)百倍于他們的突厥鐵甲兵決戰(zhàn),最后那只騎兵小隊全軍覆沒,葬身在那鳴沙山。后來趕到的部隊在沙地里找到了他的尸首,和他的名牌。也正是因為他的這個舉動,為嬴朝保留了主力軍隊,最終打退了突厥,收回了失地。
二皇子聞言,悲怮不已,揮筆寫下了這封吊唁信,差人連同千兩白銀一起送回他的老家。而那包裹信封的,正是那披錦繡。
曦瑤看著那披被血浸透的錦繡,感覺到心已經(jīng)死了,兩注淚水頓時涌了出來,打濕了那張上好的宣紙。人死英魂歸故里,看著連旌如今馬革裹尸還,曦瑤心中升起了一陣復(fù)雜的感情,她為連旌沒能看見那勝利的旌旗插滿山頭而遺憾,也為自己的意中人是個英雄而驕傲。待曦瑤稍稍平復(fù)些心情后,她下了一個決定,她要幫連旌完成那個誓言。
九張機(jī),紅妝綰發(fā)作君妻。
君不見,我淡抹胭脂撲紅粉;君不見,我綰綰青絲別金針。但君泉下若有意,來生還做將軍妻。既然這輩子你以身許國,那么我便為你蓄一世的煩惱絲,我的心便隨你一同赴死。我,曦瑤,此生斬斷情緣,再不嫁郎。
曦瑤在哭得蒼白的臉頰撲上紅粉,在沒有血色的嘴唇抹上胭脂,又在綰綰青絲上別上金簪,在繾綣眉眼上勾上遠(yuǎn)山。待梳妝打扮完畢,曦瑤穿上了嫁衣。那是凝結(jié)了曦瑤無數(shù)個日夜思念的嫁衣,用的是連旌最喜歡的絲綢織就成的。她要以最美的姿態(tài)出嫁,堂堂正正地做連旌的新娘。
曦瑤將連旌的棺槨擺在廳堂上,上面蓋著那條被血浸染的錦繡。在拜過天地和高堂后,曦瑤鄭重地對著棺槨拜了一拜,然后將那上好的女兒紅灑在棺槨上,獨自飲盡了那一碗酒??v使心上人已逝,縱使這場婚禮親朋無一字,又何妨?郎有情來妻有意,此生便已足矣……
你遺我葇荑,賜我一場家國平安的美夢;我饋你錦繡,還你一堂徘徊花色的婚禮。
(本文是up在閱讀九張機(jī)后的一絲奇思妙想,也是對九張機(jī)的拙劣模仿。文筆不好,還請各位讀者多多包涵,多提意見。你們的意見是up更新的動力,up在此謝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