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jié)氣-入伏
自用,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入伏,是指進入“三伏”的意思。?“夏至三便數(shù)伏”,意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往后數(shù),數(shù)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紀日法”中帶有“庚”字頭的那一天。
“庚日”的日期在公歷是有變化的。入伏日期在公歷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間。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shù)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氣候:吹東南風。(南方)“高溫、高濕”(北方)“高溫、干燥”
農事活動:“頭伏蘿卜二伏菜 三伏還能種蕎麥”
光照充足,雨水多的話更是植物,農作物生長最旺盛的時候。
入伏,是指進入“三伏”的意思。民諺 “夏至三庚數(shù)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jù)。
“熱在三伏,冷在三九?!比鞛橐荒曛袣鉁刈罡咔矣殖睗瘛灍岬娜兆?,也被稱作苦夏。
作息:特別熱的時候宜少動多靜。清晨、傍晚日照不是很強的時候,一些適量的(半小時以上)有氧運動如跑步、散步、羽毛球、騎單車等對健康也是很有益的。
晚上九點熱水/艾草泡腳,可以很好的去除暑濕。
正午不外出,不貪涼,喝熱水洗熱水澡。
保護眼睛,小心強光和長時間盯手機導致眼部受到傷害。
飲食上:健脾養(yǎng)胃、祛濕的食物。赤豆健脾,南瓜養(yǎng)胃。
再具體點例如薏米紅豆粥、綠豆、百合、冬瓜(消腫祛濕)、羊肉(祛除寒氣)等
夏季歸心,心喜涼,宜食酸??墒秤名溨破?、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
宜清淡,適合清炒、涼拌。早晚食粥,適當吃些瓜果,午餐多喝些湯水。
(生津止渴、清涼解熱、祛暑靜心)補充能量,防止中暑。
三伏天少糖,多糖容易起痱子、高血糖等。
西瓜番茄清暑,綠豆黃瓜清補。三伏天注意補氣去火,
補氣去火的食物-苦瓜(苦瓜豆腐湯)、西紅柿、牛奶、鴨肉等
“三花三葉、三瓜三豆”:三花指金銀花、菊花、百合花,三葉是荷葉、淡竹葉、薄荷葉/祛濕利尿(可煮茶,消暑醒神);三豆指綠豆、紅豆和黑豆(成湯:記得清水浸泡,清熱解毒);三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降火利尿)
“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比煲顺噪u(補充能量),面食,絲瓜(消暑化痰),貼三伏貼祛濕、伏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