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龍冠廣告策劃歐揚-我一度認為品牌沒用了直到遇到他
杭州龍冠廣告策劃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歐揚,在一次品牌策劃交流會議上,自述了這么一段品牌全案策劃的經(jīng)歷。
我一度認為品牌這個東西真的沒有用了,直到我碰到這件事
品牌這個概念brand來自美國,據(jù)說是農場主在馬屁股上打烙印,以區(qū)分各自的馬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品牌就是保護。對我來說,做完了這套品牌形象,這品牌就是我的了,事實來說好像不是這樣。
我前十年做了很多品牌形象,然后能夠留下來的只有一些大的企業(yè)品牌。核心理念也好,logo也罷,總歸留下一些東西,于是我覺得,做品牌就是大企業(yè)的權力,特別是大企業(yè)大資本的權利。給我造成一種印象,就是除了那些頭部企業(yè),沒有品牌。
中小企業(yè)守不住產(chǎn)業(yè),轟轟轟的起來,轟轟轟的倒下,方生方死,品牌形象對他們來說就是給產(chǎn)品鍍個金。于是我決定只給大企業(yè)做做品牌,畢竟心里沒什么負擔,不用擔心這品牌好不好拉,是不是有不見啦。
13年,國外回來的某個老總,說動了我給他做一個餐飲的全案,從0起點做到市場加盟為止,讓我全權操盤,這讓我對這事兒起了點興趣。所以我就扎扎實實的,從給品牌起名開始,給品牌搭建護城河,給品牌做宣傳,用來半年時間跟跑,讓品牌火起來然后可以放加盟為止。后面就沒我的事兒了,和我預想的一樣,老板經(jīng)營不善,16年撐不下去了,改做其他事情了。所以我一度認為品牌這個東西真的沒有用了,直到我碰到這件事。
今年我又碰到這個老板,他和我說,自己新的生意又沒搞好,想想還是原來做的餐飲品牌好。問我如果重新做這個品牌,還有沒有可操作性,還有營銷策劃等等問題。我一盤算,所有的品牌資料都在,在國內,什么東西都能被抄襲,不管是設計還是文案,你瞅瞅現(xiàn)在的抖音就知道了。
但是這么多年了,為啥咱這品牌火的時候沒人抄,到現(xiàn)在還沒人抄去,我悟了。當時做的時候,就是太上心,為了做品牌護城河,核心理念,賣點,故事都是獨特深挖的,只有這些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有一個完整的品牌形象,否則抄去也沒用。不僅支離破碎的,還會不倫不類。
下面的話,我怕說多了被噴。很多餐飲做品牌其實沒品牌,就個大致的殼子,壓著模子出來,想咋個抄就扎個抄,這種其實連設計都省了;然后好一點的,就搞個大概念抄,敦煌文化火了,就演繹個敦煌美學,然后我就看到一堆敦煌美學在市場上泛濫,包裝啊,墻面啊。
所以品牌做沒做和有沒深入去做,我覺得很大程度上,看這個案子你跟沒跟跑。如果是全案策劃的,后期可以做個商業(yè)顧問長期跟著的,那大概率不會倒。如果老板沒有長期做產(chǎn)業(yè)的準備的,那我負責人點做個創(chuàng)業(yè)咨詢,總好過直接拿個模子給人套一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