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繼續(xù)霸占藏南吉米塘,解放軍在藏南附近基建,引印軍恐慌
在中國藏南地區(qū),有一個地方叫吉米塘。印軍根據非法的麥克馬洪線,非法侵占了這里。1959年,西藏叛國團伙逃往印度的時候,就是從這里出境的。印度陸軍的王牌第四師,師部就設在吉米塘地區(qū)。1962年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之后,解放軍很快就在克節(jié)朗河戰(zhàn)斗中打垮了第四師,收復了吉米塘,繳獲了大量物資。
參戰(zhàn)的老同志后來發(fā)表回憶錄說,這里四季如春、自然環(huán)境很美,人覺得特別舒服,飯菜吃起來也香。
但是因為后勤保障上存在巨大困難,解放軍沒有在吉米塘長期駐守。解放軍一撤,印度軍隊就卷土重來。目前,這里處在印度軍隊控制之下。
2023年4月,中國政府對藏南的一些地區(qū)進行了正式的中文命名。這一舉措強烈刺激了印度,印度政府對此提出抗議。
印度之所以感到恐慌,主要是因為中國在藏南地區(qū)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穩(wěn)步推進。無論是道路、橋梁,還是居民新村,都清晰地出現(xiàn)在衛(wèi)星影像上。這讓解放軍在維護邊境地區(qū)主權時,具備了越來越好的條件,更加有利于解決收復吉米塘問題。
印度的恐慌不僅僅來自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也來自1962年的回憶。當時不僅僅是第四師,它的上級部隊第四軍,以及同樣屬于第四軍的第二師,都被解放軍短時間擊潰。
當時有干部戰(zhàn)士反映說,從沒見過這么不經打的敵人。而印度媒體在報道當年故事的時候,形容說,吉米塘地區(qū)和達旺當年都被印度軍隊占領,他們在撤退前羞辱了解放軍。
印度為了繼續(xù)侵占中國領土,也打算把自己占領區(qū)一側的基礎設施搞上去。2022年,印度政府在藏南設置的偽阿魯納恰爾邦批準了35項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其中包括修建2319公里的道路。
在這些道路當中,有一處塞拉山口隧道,海拔高度4000米,長度1555米,號稱是全世界最長的雙車道隧道。建成之后,可以解決印度后方向達旺的交通問題,不會再受到冬季大雪封山的影響。
目前中國維護藏南地區(qū)主權、收復藏南失地的形勢,還是非常嚴峻的。之所以暫時還沒有用1962年的模式,是因為當前的國際形勢和中國的戰(zhàn)略考慮。美國一直想在中國周邊尋找一個對象,能扮演烏克蘭的角色,用漫長的戰(zhàn)爭來消耗中國的資源和時間,拖延中國的復興與崛起。
如果中印之間發(fā)生一場戰(zhàn)爭,那正中美國下懷。拜登政府上臺以來,一直在設法慫恿印度正式加入反華軍事同盟。如果發(fā)生了這種情況,對中國不利的,我們不能同時伸出兩個拳頭打人。因此,目前只能盡量忍讓、盡量避免用戰(zhàn)爭的方式,來解決中印邊境的爭端。
不過總體來說,局面還是對中方有利。印度在藏南地區(qū),乃至其整個東北地區(qū),有巨大的戰(zhàn)略缺陷無法彌補。那就是當地經濟發(fā)展水平低下,無法支撐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只能靠印度捉襟見肘的中央財政的有限撥款。
我們都知道,高原公路的維護是個世界難題,國家每年都要為幾條進藏公路投入大量的資源進行維護,青藏公路和新藏公路是凍土翻漿問題很難處理,川藏公路則是地震泥石流動不動就沖斷公路。
但中國研究高原凍土問題有大量的技術積累,隨著我國高原公路建設水平的提高和新材料的使用,公路耐受惡劣氣候的能力不斷增強,對養(yǎng)護的要求也逐步降低。而印度并不具備這條件,而且印度政府的財力遠不能和中國相比。所以,印方的這些邊境道路和隧道修好之后,能保持多長時間的通行能力,很難做出很高的評價。
總體來說,要想收復吉米塘地區(qū),乃至完全收復藏南,將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斗爭,必須要做長期斗爭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