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情感與氣氛無條件直接掛鉤

深海
原先我以為結(jié)局會兩個都沉夢想的世界,但是結(jié)局不是這樣,雖然是什么都無所謂了,因為它本身已經(jīng)引起了關(guān)注,原生家庭與孩子的關(guān)系,有人可能覺得因為自己想要見到媽媽所以跳海毀了南河的性命如此不值,但是,那是南河的選擇,人們不會后悔于兩次做出同樣的選擇(知其不可而為之),即使他也沒機會后悔。
該作品一開始讓我壓抑的是一開始酒店的那一段,欺騙包裹下的以樂景寫哀情,“晦氣”可能才是最好的評價,仿佛我一開始起就知道這會是拋棄。
隨后的島上的喪氣鬼我沒有看懂,唯一的意義好像就是讓參宿再次踏上旅途。
燈紅酒綠與一臉喪相格格不入,我一開始還以為是想慢慢的將女主捧高高,然后摔的很慘,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那是想象,那也不奇怪為什么會如此然女主“心馳神往”,許多人都有自己的心靈世界,用來逃避現(xiàn)實的苦難(宗教的起源好像也是這樣),包括我也一樣,但是這些心理不會外顯,更加不會與外人說,心靈朋友與中二仿佛只有一墻之隔,老實說,這也是我所敬畏,卻遠離的,現(xiàn)實與虛擬的問題始終沒有正確與錯誤的區(qū)分,但是中華民族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高于浪漫主義的民族,我們強調(diào)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與意識,也不忘人是生物屬性以及人是一切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對于人在未來生活在虛擬現(xiàn)實中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這是一部適合父母·即將成為父母以及同學看的作品,我可以和感同身受,我初中時寄人籬下的感覺,那是一種感覺被拋棄,實際上并沒有,家人們是愛她的,只是表達與接受的方式不一樣,她可以溫柔的對待他人,也是被他人以笑對待,但是就是無法融入這樣的生活,可能有人覺得離譜,可以參考我的入坑番劇《罪惡王冠》——所有人都溫柔或者愛主角,但就是會引起一系列心理問題(就算通過失憶除去pdst)。
我也遇到過家庭瀕臨破碎的環(huán)境,我不是知道如何抉擇,父母本身的問題卻要我來解決,我很痛苦,我小時候覺得如果我不優(yōu)秀了,我是否維護不了他們的關(guān)系,他們以前經(jīng)常說,要是沒有我就離婚了,其實,這是很真實的,我不清楚那時的感受,但是我覺得那是必須要遇到的生活壓力,我的環(huán)境比女主好一點,畢竟我從有意識開始就是知道我父母關(guān)系不好(我都懷疑我是不是親生的),所以從一開始就沒有像女主一樣的幻想。他們說要在我和高中后離婚,(雖然最后沒有離婚)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都哭了,我不知道為什么,我感覺是我拖累了他們各自的發(fā)展,我明明做好了心理準備,我三年級的時候當時還看了楊紅櫻《男生日記》,但是還是哭了,這算是我第一次有意識的情緒失控。
我從小就是班級里的團寵,一方面是我小,另一方面是我在別人傾訴時可以保持聆聽,并且不做任何評價,別人認為我單純,實際上,我已經(jīng)快成消息庫了。到了中學時間,我也陷入了想象世界,這讓我覺醒了中二之魂以及哲學想法,尤其是,我越迷茫越否定過去的一切,就越形而上學,但是在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最基礎(chǔ)的部分時,我明白了什么是消極的虛無主義,一下子把我的抑郁給掃清了,這也許就是世界觀的作用,一句辯證唯物就讓我茅塞頓開?;仡^看我就覺得后怕,也許他們自殺就是這樣,學業(yè)壓力,家庭壓力。事業(yè)壓力。環(huán)境交友壓力,壓死人。當最后一棵稻草壓死人的時候,沒有一顆是無辜的。江西的那名自殺學生就是很好的例子。
這一段我可能輕描淡寫了,直接上這應(yīng)該是我最接近崩潰的時候,也是這樣我才正式感覺到了三觀的形成。也影響了我的學業(yè)(也就是我可以更好,但是回頭發(fā)現(xiàn),這也不錯)
大家其實要反省的是冷暴力對于社會的影響,以及封建殘余對于當今社會的影響,孩子不應(yīng)該是枷鎖,更不應(yīng)該是唯一的受害者。社會風氣讓像我一樣的一堆人不敢面對自己的家庭。我在寫這一段的時候,還要偷偷摸摸,害怕被室友看見。我需要的不是仰視(捧殺),更不是歧視,而是平視,這就足夠了,沒必要明顯特別關(guān)注,“特別”無異于傷口撒鹽。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