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尾聲,多聊幾句官場風(fēng)云,歷史評價?。ㄈ?/h1>
所以根本不用擔(dān)心,即使的造反,也成不了什么氣候,你鐘會、鄧艾這些人不過是我手上牽線的木偶而已,你有什么可以擔(dān)心的?所以司馬昭給鄧艾拿下的時候,明確的說回到洛陽我自然會處理。至于鐘會我也明確告訴你,不久我將領(lǐng)10萬大軍跟在前線,也就是在你后面,你要敢輕舉妄動,我自然就不放過你。這個時候鐘會加上蜀中的降將,手下有20萬軍隊(duì)。姜維就開始跟鐘會講了,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如果你借助老劉家這樣一個威信,在一周一帶繼續(xù)打起蜀漢的大旗,同時東聯(lián)東吳又恢復(fù)到三國時期的一個狀況了,鄧艾都被拿下了,咱們趁機(jī)把他殺掉,后患一除,司馬昭咱能擋得住。說到這兒的時候鐘會的心里就活了。
為什么活?不僅僅是姜維這個話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姜維不說,他也有這個心,我跟你姜維之間也是很好的一個利用關(guān)系啊,我有姜維這樣得力的人才,加上我手下管理的這些人員,完全可以自立一方,大丈夫活著一輩子干什么呀?我就是個寄居人下的人?我是張良一樣的人物,我能改變天下的人,你司馬昭雖然有能力,也不是我給你出了很多主意嘛,所以公會這里早就有這個信了,當(dāng)年他領(lǐng)兵出征的時候,因?yàn)樗昙o(jì)輕輕,很多人都不服氣他,結(jié)果就是因?yàn)樵S褚的兒子當(dāng)面頂撞他,直接把血衣給殺掉了。軍中上下都開始非常尊敬他。你看看這個人是說一不二的,但是大事當(dāng)前你就會發(fā)現(xiàn)。
一旦跳到這個政治層面,鐘會的腦子也開始不清楚了。他覺得我只要跟手下的眾將講清楚,你只要跟我干,我給你封官許愿,咱們在蜀中自立為王,這樣不好嗎?但是萬沒想到啊,曹魏這些將領(lǐng)拋家舍業(yè)攻打蜀國,不就想早點(diǎn)打完仗,天下太平,誰想沒事兒跟你自立為王啊?你可以拋棄妻子,我們家里不是一口人,我們是個家族啊,萬一我們被株連九族,親戚朋友全都傻掉了,我們犯得上,犯不上啊,所以眾將官沒一個同意的,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如果鐘會強(qiáng)悍一點(diǎn),殺掉一批堅(jiān)決反對的人,可能效果會好,結(jié)果大家一看鐘會也沒了主意了,誰還愿意跟著你干?
所以大家一轟而散,當(dāng)有人提出來說,把鐘會給擒了直接獻(xiàn)給司馬昭,大伙兒立刻就沖上去了,很快大家就把鐘會和姜維等一群人全都給殺掉了,并且借是在成都又掀起一波屠殺來,你看看,這樣一種情況下,徒增一番殺戮,所幸沒有干擾到更多老百姓,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其實(shí)這一切盡在司馬昭的掌握,鄧艾,鐘會、姜維,這都是一時之雄,但是在政治面前,在大局觀面前,在更大的戰(zhàn)略層面,3個人都有所不足,也各有各的無奈,鄧艾父子在沒有出穿的情況下,就被人給殺掉了。等到鐘會這一支只是把他本人和他略有牽連的親屬殺掉了,其他的像他哥哥鐘毓,包括他其他的家人也并沒有受過太大的牽連,特別是他跟皇帝專門上表,說老鐘家還是不錯的,鐘毓能夠進(jìn)入太廟跟皇帝一起享受祭祀,它本身這支兒還是好的,為什么這么做?它是法外開恩?
根本不是,司馬昭很清楚,老鐘家不是一個人的代表,他是一個家族,一個群體的代表,這個家族和群體是我將來能夠坐穩(wěn)天下的重要支撐,這群人不能輕易動,所以我把鐘會處理掉,本身也是個好事情。因?yàn)橐坏┐蛳率駠?,他不造反,反倒飛揚(yáng)跋扈的,這不是比現(xiàn)在更難處理嗎?你自己造反,我把相關(guān)的人處理掉幾個對我來說是掃雷了,我何樂而不為之?至于鄧艾,不就是一個有能力的?假如死了就死了,我繼續(xù)找別人給我外命,那有什么不可以呢?
至于姜維這些人,手下眾將處理的挺好了,該殺也殺掉了,我現(xiàn)在要集中精力平定天下,我司馬家的未來才是最重要的。姜維一家人在亂軍當(dāng)中被殺以后,有人說沒有留下后代,但是另外一部分人考證,他們家也有后代留下來,并且在北周時期還擔(dān)任過大將。我們在上一集開篇的時候,曾經(jīng)提到過說諸葛亮和陳壽之間對姜維的評價,有巨大的反差,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