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星源課堂:匯總Python各類運算符及其用法!
眾所周知,編程語言的本質就是解決運算邏輯,包括Python也是如此,它可以通過各種算法實現(xiàn)想要的功能;當然,我們也必須搞懂各類運算符的使用,那么Python有哪些運算符呢?它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我們來看看下文。

第一類:Python算術運算符
算術運算符主要是對兩個對象進行算術計算的符號,其運算邏輯與數(shù)學的概念相似,因此比較好理解,常見的算術運算符有:
+:加,對兩個對象進行相加運算;
-:減,一個數(shù)減去另一個數(shù),或者得到負數(shù);
/:除,一個數(shù)除以另外一個數(shù);
*:乘,兩個數(shù)相乘,或者返回一個被重復若干次字符串;
%:取模除,返回兩個數(shù)相除的余數(shù);
//:取整數(shù),返回兩個數(shù)相除所得商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
**:冪運算,返回X的Y次冪。
第二種:Python比較關系運算符
對于兩個對象進行比較,其運算對象可以是數(shù)值也可以是字符串。
==:等于,判斷兩個對象是否相等,這里的相等是指兩個變量的值相等而兩個變量卻不相同;
此外,其他比較運算符還包括:!=不等于,判斷兩個對象不相等,>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第三種:Python賦值運算符
賦值運算符是編程開發(fā)中最常用的運算符,即對一個對象進行賦值,將運算符右側的值賦值給左側的變量。
=:簡單的賦值運算符,用于變量的賦值;
+=:加法賦值運算符;
此外,-=、*=、/=、/=、%=、//=等。
第四種:Python邏輯運算符
用于邏輯預算的符號,一般用于判斷兩個變量的交并集,一般返回一個布爾值,其運算原理與數(shù)學中的邏輯運算相同,包括:
and:邏輯與運算;
or:邏輯或運算;
net:邏輯非運算。
第五種:Python位運算符
位運算符是對Python對象進行按照存儲的bit操作,其運算對象是二進制的格式,一般我們在開發(fā)過程中用到的比較少。
& : 按位與運算符,參與運算的兩個值相應位都為1,則該位返回為1,否則為0。
| :按位或運算符,只要對應的兩個二進位有一個為1時,則該位返回1。
^ :按位異或運算符,當對應位相異時,結果為1。
~ :按位取反運算符,對數(shù)據(jù)的每個二進制位取反,即把1編程0,把0編程1。
<< :左移動運算符,將二進制位全部左移,高位丟棄,低位補0。
>> :右移動運算符,將二進制位全部右移,低位丟棄,高位補0。
第六:Python成員運算符
用于判斷兩個對象的是否存在包括關系,即一個對象中是否包含另外一個對象,其返回結尾為布爾值。成員運算符只有in和not in,即判斷指定的值是否在某個對象中,這個對象可以是字符串,也可以是元組、列表。
第七:Python身份運算符
判斷是否引用自一個對象,主要是通過兩個對象的存儲單位id進行對比判斷兩個變量是否相同,其中運算符有is和is not,表示兩個標識符是不是引用自一個對象。
==:邏輯運算符,主要用來驗證兩個變量的value值是否相同;
is:是身份運算符,判斷兩個變量是否相同,即其物理存儲地址id相同。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內(nèi)容,想學習更多Python技巧,歡迎持續(xù)關注六星源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