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命相,犯四劫”:這些不好的劫數(shù),正減損你的命數(shù)

有一位禪師說過,該你承受的,無法避免。不該你承受的,不用躲避。
人這輩子會遇到諸多的劫難。有些劫難會對人造成消極的影響,那我們只能積極面對。而有些劫難只是虛驚一場,那我們也沒必要過分緊張。
就拿富貴命和勞碌命來說,有些人天生富貴命,有些人天生勞碌命,任你如何改變,也都徒勞無功,毫無作用。
前者,走著走著就發(fā)財了,奮斗幾年就財富自由了。后者,哪怕付出比普通人多十倍的努力,也還是吃盡苦頭,劫數(shù)加身。
有道是“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生活只欺窮苦者,佛門只渡有緣人。”
人若薄命,必犯四劫。這些不太好的劫數(shù),正在減損你的命數(shù)。

一、薄命之人,什么都“差一點”。
兩個學生,實力都差不多,不見得誰比誰優(yōu)秀。但是,在高考的時候,一個人比重本線高一分,另一個人比重本線低一分。
高一分的,只能說他運氣好。低一分的,只能說他運氣不好。生活就是如此,讓某些人“剛剛好”過關,而讓某些人什么都“差一點”。
哪怕工作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些人搞著搞著就上去了,而有些人無論怎么搞,都差了一點。這,又能怪誰呢?
俗話說:“命中只有八斗米,走遍天下不滿升。”命中有多少東西,我們就能收獲多少東西。至于更多的一切,就跟我們毫無關系了。
對此,有些人會疑惑,那些什么都“差一點”的薄命之人,難道就只能悲慘一輩子了嗎?我想,還是會有變數(shù)的。
這變數(shù)究竟存在于何方,就要看個人的眼光和本事了。

二、薄命之人,基本“意外連連”。
有道是:“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能夠享受到一定的福氣,這是老天對你的恩賜。而享受不到福氣,不幸遇到了災禍,這也是必然的“命中定數(shù)”。
十幾二十年前,老陳跟老吳在工廠上班。沒想到頭頂上的卷簾門松動,砸了下來,老陳走快了一步,躲過去了。而老吳恰好被砸到,當場就走了。
無常將至,又有誰能預料呢?老天讓你活,那你就長命百歲地活下去。老天讓他走,那他也不得不走,一瞬間就沒了。
意外這種東西,就是老天“收人”用的。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就是這個道理。不適合者,就是那些不幸的薄命之人。
面對意外,要有謹小慎微,坦然處之的態(tài)度,不要忐忑不安,也不要擔驚受怕。有些時候,看淡點,也許就逢兇化吉了。

三、薄命之人,多半會遇到“大病”。
曾仕強教授說過,49歲和59歲這兩個年齡段,都特別兇險,稍有不慎,人生就會到此為止。
一部分中年人,在49歲之前就離開了。一部分準老年人,在59歲之前就歸去了。導致他們離開的,是突然出現(xiàn)的“大病”。
這“病”就是“人間八苦”中的一苦。生活讓人們生點小病小痛,這其實是好事。反之,生活讓人們遇到大病大痛,這就是不幸的開始了。
那些多年沒有遇到小病小痛的人,最不應該掉以輕心,因為這些苦難,都會積累起來,在未來的某一刻出現(xiàn)。
其實很好理解。人生的不幸,要么一點一點出現(xiàn),要么一次性出現(xiàn)。前者,磨練人之心性。后者,直接帶走人之小命。
會有什么大病來到我們的身邊,這大病什么時候出現(xiàn),都是我們無法預測的。我們所能做到的,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四、薄命之人,會在關鍵的時候“出錯”。
劉備從47歲,請諸葛亮出山開始,到59歲那年,一直沒有任何的戰(zhàn)略失誤。所以,他收荊州,奪西川,北上漢中打敗曹操,順利建國蜀漢。
當所有人都覺得劉備可以“三造大漢”的時候,戲劇性的一幕出現(xiàn)了——關羽先是水淹七軍,名震華夏,不久后被東吳背刺,敗走麥城,身死道消,失去了荊州。
沒有荊州為屏障的劉備,已經知道蜀漢政權命不久矣了,只能奮起一搏,發(fā)動西征的伐吳之戰(zhàn)。遺憾的是,劉備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魂歸白帝城。
這就跟“乾卦”中的“亢龍有悔”有關了。當一個人在飛龍在天,特別厲害的時候,禍患就會靜悄悄地來到人們的身邊。
發(fā)展到了極致,就會走下坡路。劉備用了47年的時間潛龍勿用,用了12年的時間飛龍在天,卻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亢龍有悔。
一個人,在平常的時候不出錯,而在關鍵的時候出錯。就只能說明,一切都是天意,萬般皆是定數(shù),非人力可以改變。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