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莊詩話》宋 何汶 (七)
陶淵明 黃山谷說“即便詩句不諧也要守律,目的是不讓詩句顯弱;為了不讓句子俗氣,寧愿用字不工整。這是庾開府寫詩的長處,但這就是在寫詩。至于陶淵明,就是那種不必去刪刪減減自然而成。巧于弄斧斤的匠人,人們大多會懷疑他的創(chuàng)意較拙,而那些很少檢括的,毛病就在太自由??鬃诱f‘寧武子,他的智慧我可以達到,至于他的愚蠢,我的確無法企及?!諟Y明的拙與自由,怎么可能對所有人講明白呢。有位修道人說‘比如我剛所說的,如發(fā)光海印三昧。你試著先按我說的體驗下,是不是煩惱雜念先起來呢(原文,如我所指,海印發(fā)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廊说囊馑际钦f‘如果用法眼觀察,世俗都是真實諦;如果用世俗眼去觀察,即便是真實諦也讓你當世俗?!諟Y明的詩,當然要與一邱一壑的人共之?!? 《飲酒》 張文潛說“讀《飲酒詩》,我特別喜歡里中的文詞,更羨慕作者的自由豁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遠;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飲酒》 蘇東坡說“靖節(jié)讓自己無煩惱而證得這樣的生活,可見他善于駕役物理,這樣的人生真不枉過?!?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獨進,懷盡壺自傾;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飲酒》 蘇東坡說“《飲酒詩》中的‘客養(yǎng)千金軀,臨化消其寶。’,人類最寶貴的不過就是身體,如果身體沒了,寶也失去了。有人講靖節(jié)不懂這個道理,我真不信?!? 顏生稱為人,榮公言有道;屢空不獲年,長饑至于老;雖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客養(yǎng)千金軀,臨化消其寶;祼葬何必惡,人當解其表。 《飲酒》 黃山谷說“淵明這詩,阮嗣宗見了也應該恭敬,那么鮑 謝這些才子更不用說了。你們看這首詩中沒見到斧斤雕琢,那股磊落清凈雄壯的情懷,也只能陶淵明才有。”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忽與一觴酒,日夕歡相持。 《讀山海經》 《詩評》說“彭澤(指陶淵明)的詩,學自應璩,又參考左思風。因此詩文體裁簡單清凈,一般沒有廢話。詩意真古,辭句婉愜。每當我看他的詩,能見到陶公的德行,怪不得世人感嘆其質樸純真。比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云’,詩風華麗清凈美妙,怎能說這是田間農民的話呢?這其實古時候那些隱逸詩人所崇尚的?!?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且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擬古》 日暮天無云,春風扇微和;佳人美清夜,達曙酬且歌;歌竟長嘆息,持此感人多;明明云間月,灼灼葉中花;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問來使》 《西清詩話》說“淵明的意趣,真的是延古代那種看淡一切那一派的意趣。詩人看淵明,就如孔子看伯夷。他的詩集屢經諸儒親手校對,然后才有二篇《問來使》,世上很少見,只有南唐與晃文元有收集這二首詩等等。李白《感秋詩》說‘陶令歸去來,田家酒應熟。’就是出自于此。” 爾從山中來,早晚發(fā)天目;我屋南窗下,今生幾叢菊;薔薇葉已抽,秋蘭氣當馥;歸去來山中,山中酒應熟。 《詠貪士》 《蔡寬夫詩話》說“子厚被貶,只是悲傷憔悴的嘆息,有這樣的情懷,所以他這時期詩顯得酸楚。但淵明就不這樣,看他寫的《貧士》《責子》詩,以及他平常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該憂愁就憂愁,一遇有喜事馬上笑嘻嘻??梢哉f是憂樂兩忘,隨所遇境況來適應,從未看到他沉陷入其中的一種境況,這就是所謂的超脫世俗半點都未遺留的人,要這樣子才能解決后面所要遇到的事。” 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曖曖虛中滅,何時見余暉;朝霞開宿霧,眾鳥相與飛;遲遲出林翮,未夕復來歸;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知音茍不存,已矣何所悲。 《責子》 黃山谷說“看淵明這首詩,從他戲謔的語句中,想來可以了解他為人是如何愷悌慈祥。世俗人認為淵明的兒子都不成器,淵明才寫下此愁嘆的詩來,你們看,這就是在愚癡人面前不可以說意境。” 白發(fā)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作念梨與栗(現(xiàn)流行這句是“但覓梨與栗”);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擬挽詞》 《韻語陽秋》說“不立文字,見性成佛的說法,是達摩從西方那地來時才有,在淵明時代是沒有的?,F(xiàn)在看他的《擬挽詞》《形影神》三篇,都寓意高達,絕對是第一個融合達摩思想的人。”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形贈影》 《形影神序》說“人的貴賤賢愚,無非是斤斤計較自己的生命,雖然了解這道理但還是非常迷惑。所以說人是因為此形影而受苦,由我來說要辯明這是自然而然就能釋懷。愛思考的君子,這想法你們也要明白?!? 天城長不沒,山川無改時;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謂人最靈智,獨復不知茲;適見在世中,奄去靡歸期;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但余平生物,舉目情凄洏;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茍辭。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衛(wèi)生每苦拙;誠愿游昆華,邈然茲道絕;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此同既難常,黯爾俱時滅;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立善有遺愛,胡可不自竭;酒云能消憂,方此詎不劣。 《神釋》 大鈞無私力,萬物自森著;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結托善惡同,安得不相與;三皇大圣人,今復在何處;彭祖壽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數(shù);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言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縱浪大化中,不善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下潠田舍獲》 貧居依稼穡,戮力東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司田眷有秋,寄聲與我諧;饑者歡初飽,束帶候雞鳴;揚楫越平湖,泛隨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聲閑且悲;哀風愛靜夜,林鳥喜晨開;曰余作此來,三四星火頹;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遙謝荷蓧翁,聊得從君棲。 《歸園田居》 《冷齋夜話》說“東坡曾經說‘淵明的詩,剛開始讀時覺得好像很散漫,再仔細熟讀會發(fā)現(xiàn)很有趣味。比如:靄靄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很大概率說明陶淵明才高意遠,才能用上這么巧妙的寓意?!?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邱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園,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座樊籠里,復得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