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執(zhí)念清除師》1-12全集已上傳!快來看看吧?

5 月如果要說有什么劇趕得上《漫長的季節(jié)》的余韻,大概就是《不良執(zhí)念清除師》了吧。
我用夸克網(wǎng)盤分享了「不良執(zhí)念清除師」,點擊鏈接即可保存。打開「夸克APP」,無需下載在線播放視頻,暢享原畫5倍速,支持電視投屏。
鏈接:https://pan.quark.cn/s/117fd24419e0
這部臺劇由于涉及靈異等原因未能在大陸播出,但卻依舊火爆出圈,豆瓣評分一度要沖到9.0。
雖然乍一看是恐怖片,但最后卻成為兔姐睡前必備治愈良品。

說它恐怖,是因為這這是一個關(guān)于怪物的故事——人的執(zhí)念太過強烈,就會成為怪物,在人間盤桓不去,有的人看得見,有的人看不見。
而說它治愈,是因為這部劇通向的最終是人內(nèi)心最柔軟的那個角落。
男主蒲一永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父親,自己也成為植物人沉睡了兩年。
醒來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就成了可以看得見怪物的那一種人。

有網(wǎng)友說,男主之所以姓蒲,是因為這部劇致敬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寫鬼寫妖,但真正的內(nèi)核卻并不僅僅停留在驚悚志怪的精神刺激上。
這些怪物里,有紋身成精,想要為自己死去的主人找到名字。
有女兒失蹤的母親,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尋找中生長出來的幻象。
有從小被父親家暴的雙胞胎兄弟,死去的哥哥依舊執(zhí)著于保護弟弟遠離父親的拳頭。

雖然寫的是一群看似身世凄慘、甚至有害的怪物,但劇中所有故事的核心,都指向了同一個詞:告別。
生死兩岸隔著的遺憾太多,所以更要好好說再見。

《清除師》幾個單元故事里,最有聊齋風味的是紋身仕女圖這一章節(jié)。
故事首先要從醫(yī)科大學一具用了 7 年卻從不腐壞的尸體說起。
在醫(yī)學院,學生們會把解剖課上用于解剖的尸體稱作 " 大體老師 ",在進行解剖之前,學生會去拜訪這些死者的家屬,做一次 " 家訪 "。
因為有了對死者的了解,在進行解剖時,才會更能體會到他們面對的不是一個教具,而是一個曾經(jīng)活生生的人。
但是這具據(jù)說很好用、從不腐壞的尸體,卻是一具無名尸,沒有親人,沒有來歷。

他唯一的特征,就是背后紋了一副巨大的玉蘭仕女圖。
而在某一天,這個紋身上的仕女突然變成了真正的 " 人 ",找到了蒲一永,開口就是:幫我找到他的名字。
原來這位大體老師身軀一直不腐朽的原因,都是這個成了精的仕女用自己的能量苦苦維護,而在經(jīng)年累月的消耗中,仕女的力量也即將消散。
在這具尸體失去解剖價值,被送往火化間之前,有個人想要記住他。

而隨著蒲一永和伙伴不斷深入的調(diào)查,這個無名尸體的身份也漸漸清晰:
他很早失去了雙親,性格內(nèi)向,獨自一個人住在出租屋里。
每天上班,他都在辦公室待到最晚,下班后,他還會與公司附近的流浪漢們待在一起。
他盡量延長自己在人群中的時間,只是因為害怕一個人回到空蕩蕩的家,面對難以抵抗的孤獨。

最后,他在自己背后紋了一張仕女圖,當作抵擋孤獨的最后一道防線。
在一次突發(fā)疾病猝死之后,他徹底被所有人忘記,因為他沒親人,沒朋友,被公司開除之后也沒了同事。
早在活著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在社會意義上 " 死亡 " 了。
名字重要嗎?
如果連名字都不曾留下,人要用什么證明自己曾經(jīng)在這個世界生活過?

對于林永川來說,找回名字,意味著他再也不是那個沒有名字的 " 無名尸體 ",而是一個有羈絆、被銘記的,不再孤獨的人。
在很多人眼里,死亡和告別就意味著消失和遺忘。
但有時候,作別恰恰意味著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