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號忍無可忍,對外宣布已彈射艦載機達到1萬架次

俗話說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也許是受到全球第二艘裝備電磁彈射和電磁攔阻系統(tǒng)的新艦下水的刺激;更可能是被來自大洋彼岸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各種冷嘲熱諷實在是無法再忍受了。于是還在紐波特紐斯船廠附近溜達的福特號超級航母,終于不再忍耐而大范圍爆發(fā)了。近日對外宣布已經(jīng)首次彈射艦載機次數(shù)高達了1萬架次!而且關于具體的第1萬次的這次電磁彈射還邀請了超級大國的大量社會名流,海軍家屬和各路媒T們親自到福特號的甲板上現(xiàn)場見證這一壯舉;可謂大展旌旗,以壯軍威。這么做的目的其實不難理解。你們不是天天宣傳我的中壓交流電磁彈射系統(tǒng)和同樣的電磁攔阻著艦系統(tǒng)性能不過關,不能能正常使用嗎,其實我福特號上已經(jīng)彈射到了1萬次。你們還有什么理由和直接證據(jù)證明我不行?

但是有人卻可以一句話噎死福特號上剛剛進行的這次大型的對外公關宣傳活動。這就是說:你福特號都彈射了1萬架的艦載機了,卻還不趕快服役,繼續(xù)留在原產(chǎn)船廠墨跡,又是為什么?對這個質(zhì)疑,不論是超級大國海軍還是福特號的具體項目組,完全不敢正面回答。因為這個事情,越解釋就越暴露了福特號的真正問題到底出在哪里?第一,福特號宣布已經(jīng)電磁彈射艦載機達到1萬架次,看似數(shù)量驚人,實際上也就是那么回事。因為福特號早在2008年就開始切割第一塊船體鋼板,2013年就下水了。2017年宣布服役。如果從下水開始算,那么福特號也已經(jīng)測試了9年多快接近10年了。其實其陸地彈射測試的開始時間更早。因此接近10年下來,彈射了1萬架次。等于平均1年才彈射1000個架次,而福特號上,

可是有4根電磁彈射器,也就是每年每根電磁彈射器材彈射250架次左右,平均1天彈射不了一次,這個彈射頻率遠遠不如其他的正在服役的尼米茲級航母,可以說彈射試驗的整體力度并不大,只不過特意拿出這個1萬架次的總數(shù)量來唬人罷了。第二,所謂的彈射了1萬架次,被彈射的對象全部是輕載的大黃蜂或者超級大黃蜂,從來沒有滿油滿彈過;而對原本是計劃中標配的F35C的彈射和攔阻次數(shù)都是0!甚至從來沒有彈射或者攔阻過哪怕一次起飛重量達到30噸級的艦載機。換句話說,所有這1萬架次的彈射都是在低水平上不斷地重復又重復,說白了就是磨洋工騙經(jīng)費,卻從來不敢公開揭開這1萬次彈射,沒有一次達到可以進行實戰(zhàn)的標準狀態(tài)。而超級大國海軍高層對此心知肚明,但是誰也不想打破這種表面,

上的“和諧”狀態(tài)。于是這所謂的1萬次彈射,都是大家假裝欣賞的皇帝的新裝。誰敢說實話揭露現(xiàn)狀,誰就砸了整個軍工體系的飯碗,也砸了自己的飯碗。于是只有繼續(xù)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了。第三,這所謂的1萬次彈射,也不是1萬次連續(xù)成功。超級大國國會的研究部門,就公開了一個報告。這個可不能算是外國人給福特級造Y了;這是超級大國自家關鍵部門出具的嚴肅的現(xiàn)場調(diào)查報告。出這個報告的時候,福特號還只彈射到了8157架次,還不到現(xiàn)在的1萬次。按照福特號的設計要求,每彈射4166個架次,允許一次彈射故障,而實際上是每彈射272個架次就有一次大故障,平均到4根彈射器上,等于平均彈射70個架次不到就必須暫停,而且都是嚴重故障,也就是有可能把F18直接彈到海里去的風險。

至于電磁攔阻回收裝置更加不堪。理論上回收1.6萬架次才有一次故障,結果實際測試是41次就會有一次出問題。這樣連一個大波次的艦載機回收都無法安全完成。第四,福特號所謂的彈射了1萬架次,可沒說這1萬架次都是回到福特號本身進行的回收,相當一部分艦載機其實是到陸地機場進行的降落,因為沒有多少試飛員敢到福特號的AAG上進行玩命一般的攔阻回收過程。第五,有對比才有鑒別,另外一個大國過去只有一套陸地電磁彈射和攔阻試驗裝置,卻已經(jīng)成功彈射和回收了X萬架次,是福特級的好幾倍,而且大部分架次彈射的都是3X噸級的全球最重艦載機。而這種超級成功的狀態(tài),必然會再次體現(xiàn)在真正的海上平臺上。這就是傳說中的貨比貨該扔,不用歪頭看別人,說的就是那個叫福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