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矸石山自燃的常用方法-徐州吉安礦業(yè)科技
在我國治理矸石山自燃的常用方法有:挖掘回填法、黃土覆蓋法、灌漿法、噴漿法、注漿法等。
挖掘回填法是把自燃的煤矸石挖出,將燃燒的煤矸石滅火后再回填,這種方法施工簡單,從源頭滅火,治理效果較好。此法的關鍵在于挖掘火源,對于大面積著火區(qū)域,挖掘工程量大,施工成本高,挖掘過程中矸石山還存在滑坡的安全隱患,相當危險。因此挖掘回填法適合治理矸石山的小范圍自燃。
黃土覆蓋法是在矸石山表面鋪上黃土,形成封閉層。黃土覆蓋法要將表明的黃土拍平壓實,適合矸石山自燃初期,火源較淺的火區(qū)。對于火源較深的矸石山,需要對矸石山內部降溫后才能進行黃土覆蓋。這種方法對自燃煤矸石山的滅火具有一定效果,而對有些矸石山不平坦的區(qū)域進行大面積的覆蓋時,施工耗資巨大,對于黃土資源緊缺的地區(qū),更加難以實施。矸石山內部產(chǎn)生的熱氣會在覆蓋后會慢慢地向外釋放,導致覆蓋表面產(chǎn)生裂縫,產(chǎn)生新的進氣通道,空氣進入后矸石山復燃,同時,覆蓋的封閉層經(jīng)風雨的沖刷,也會產(chǎn)生滑移現(xiàn)象,使封閉作用失效。
灌漿法是利用漿液冷卻自燃的煤矸石,在矸石山表面挖出1~2米深的坑,把漿液灌入坑內,漿液多以石灰乳、水泥、粉煤灰等制備而成。此方法在施工過程中具有安全隱患,尤其是在矸石山表面挖坑時,一般采用大型機械挖坑,機器自重較大,矸石山內部自燃后灰分比較疏松,在作業(yè)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塌陷情況,在高溫區(qū)作業(yè)時,溫度較高,機器和工人不易操作。
徐州吉安礦業(yè)科技的技術團隊結合十年來井工煤火治理經(jīng)驗,提出矸石山火災治理整套技術,包括高溫區(qū)域精準探測與劃定,精準定向注漿降溫,邊坡快速護理。整套技術具備動靜小、工期短、效果持久的顯著特點。通過山西、江西、新疆等多個地區(qū)多個不同類型的項目實踐,充分驗證了該技術體系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博.煤基固廢制備抑制矸石山自燃材料的試驗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