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腸息肉?重慶肛腸醫(yī)院小貼士?
腸息肉是腸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贅生物,分布于結(jié)直腸的各個部位,有單發(fā)性息肉、多發(fā)性息肉和息肉病之分。
腸息肉在中老年人群很常見,腸鏡檢出率可達10-30%。

01
腸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第一、飲食因素。飲食因素與腸息肉的形成有一定關系,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腌制品食物、有毒食品等,特別是細菌和膽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礎。
第二、遺傳因素。一般認為息肉形成與基因突變或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從目前研究情況表明,突變基因可以由父母遺傳給子女,在遺傳機會上男女是均等的,沒有性別的差異。
第三、炎癥刺激。腸黏膜長期被炎癥刺激,可引起腸黏膜的息肉生成。這是由于腸黏膜的炎癥充血水腫,糜爛潰瘍愈合之后,導致瘢痕逐漸收縮,形成息肉狀,又由于慢性炎癥刺激致腺體阻塞,粘液潴留的發(fā)病。
第四、糞便異物刺激或機械性損傷。糞便粗扎或異物長期刺激腸黏膜上皮,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直腸黏膜損傷,使細胞出現(xiàn)異型增生,形成息肉。

02
腸息肉會有什么癥狀?
腸息肉大多并無癥狀,有的表現(xiàn)為便血,出血量可大可小,一旦便血一定要做腸鏡檢查明確病因;
多數(shù)息肉是因腹瀉、便秘等癥狀就診查腸鏡檢查時附帶被發(fā)現(xiàn)。
03
腸息肉嚴重嗎?
腸息肉嚴重,早期會出現(xiàn)腹痛、便血、大便中可能含有粘液。
如果是息肉大,生長快,惡變的可能性大。息肉小,生長慢,則較少出現(xiàn)惡變的可能。
還需要看腸息肉的外形、類型、基底、脆性、潰瘍、活動性等來判斷。
息肉一般是不會出現(xiàn)潰瘍的,如果是出現(xiàn)潰瘍的表現(xiàn),一般認為是出現(xiàn)惡變的可能。

04
有腸息肉怎么辦?
第一,如果是炎癥性息肉等所謂“好的”息肉,也可以不處理,進行藥物治療,炎癥好了大部分會自行消除;但實際上,我認為還是在檢查的時候順便切掉為好;
第二,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按照大小和病人情況,都需要擇期內(nèi)鏡下切除。擇期就是不要拖延1年、2年,有空時候去安排切除就行了;千萬不能把它忘了!
第三,如果息肉有癌變可能或者已經(jīng)癌變,那就需要馬上治療,不要拖延!具體能腸鏡下切除還是外科手術切除需要醫(yī)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