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代半戰(zhàn)機能否攔截和擊落U2?

前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已經談到過,對一種首飛了65年之久的老飛機,U2就是一個高空滑翔機的底子,雖然飛的高。但是幾乎沒有任何機動能力,稍微飛的動作大一點就要凌空散架;拐個九十度的轉彎也需要上百公里的半徑;如果拐個180度的發(fā)卡彎,在U2哪里就要繞上兩三百公里。因此其飛行路線極其呆板,是早期防空導彈最喜歡打的目標之一。對彈頭裝藥有幾十公斤的大型防空導彈來說,不用直接命中U2,就是在距離U2一兩百米外的空中爆炸,也能把U2震的當即空中解體。這也是歷史上U2的飛行員被擊落后生存概率很低的原因之一,因為往往是還沒來得及跳傘機體本身就已經碎了。既然對第一代老式的防空導彈打擊U2都是進入發(fā)射半徑一打一個準,那么對當今強了許多倍的更現(xiàn)代化的遠程區(qū)域防空導彈來說。

U2比絕大多數(shù)靶機更好打。不過有人考慮的卻是伴飛和驅逐U2。認為U2在大多時候的飛行高度在2.2萬米到2.4萬米之間,最高可以飛到2.7萬米。大多數(shù)當今的戰(zhàn)斗機無法在這個高度巡航伴飛,因此是否需要進口米格31這種可以飛到雙2.5的高空高速飛機?其實這種考慮完全多余?,F(xiàn)在的J8F也可以飛到雙2.2;不去飛雙2.5是因為擔心進入發(fā)動機沖壓燃燒狀態(tài)。一旦進入沖壓燃燒,等于飛一次燒一次發(fā)動機。當然如果必須完成攔截任務,該飛到雙2.5還是要飛。不過不論米格31還是J8F,在這個2萬米以上飛的都是2倍以上的超音速。而U2在2萬米以上飛的卻是亞音速。因此攔截有可能,伴飛卻不行。因為不論米格31還是J8F,在2萬米以上一旦降速到亞音速必然掉高度。如果任務單純是攔截擊落的話,還是用地空導彈解決問題更直截了當。

完全沒必要用高空高速飛機去冒險伴飛像高空風箏一樣的U2。其實當今不單純是過去的2代機可以在2萬米以上高度超音速巡航。隱身的某20更有飛到雙2.8的潛力,最高升限甚至還在U2之上。因此也可以攔截和擊落U2。不過U2飛過來的目的本來就是刺探情報的,出動最新的重型隱身機豈不是提前暴露了重要作戰(zhàn)技術參數(shù)?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用三代半戰(zhàn)機進行攔截和驅逐。其實不久前就有J10C在超高空攔截并且用先進空空導彈擊落偵查氣球的實戰(zhàn)例子。10C在鎖定目標發(fā)射導彈時,周邊的天空顏色已經變成了黑藍色。我們平時坐民航機飛到11000多米,看天空仍然是正常的深藍色,要出現(xiàn)黑藍色,那么此時10C的飛行高度明顯已經達到1.8萬米以上!而不明氣球仍然在10C的前上方數(shù)千米,這說明氣球至少在2.2萬米以上。

在這個高度,任何飛機開機炮,都會因為巨大的后坐力而立即掉高度,甚至一開炮就會立即掉高度5000米以上。因此采用空空導彈打擊更為可靠。像PL10等先進格斗彈,發(fā)射后迅速爬高上萬米打擊目標沒有任何問題。因此擊落U2這種幾乎沒有什么機動能力的飛行物難度基本和擊落氣球差不多??梢娙绻麤Q心擊落U2,可選擇的手段多的得很。如果一定要在防區(qū)外“伴飛”,可以提前升空“全村鷹”等著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