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足夠窮了,為何還要傳宗接代,繼承我貧窮嗎?
中國又一次破紀錄了,2023年我國新生兒數(shù)量估計會跌破800萬。有人說:瞎扯!2023年還沒過半,怎么就統(tǒng)計出2023年全年的新生兒數(shù)量了?那么2023年還沒過半,2023年全年的新生兒數(shù)據是從哪里得出來的呢?
按照目前的政策要求,孕婦一般在懷孕3個月就要到醫(yī)院建檔,按照十月懷胎計算,2月份懷孕的孕婦,5月份建檔,預產期大都在12月份,2023年新生兒的底數(shù)已經摸排清楚,會有所波動,但差異不會太大。
開放三胎,但生育率卻屢次刷新下線
2022年我國的死亡人數(shù)是1041萬人,而且老齡化只會越來越嚴重,隨著新生兒數(shù)量跌破800萬,2023年我國人口在數(shù)據上就會減少200萬以上。
比起數(shù)據上的減少,更讓人可怕的是,這不僅是新中國成立后最大的一次減少幅度,而且在未來幾十年也許會是人口下跌的最小幅度。因為自從2022年新生兒跌破1000萬以來,2023年又創(chuàng)下新低,而且再往前回溯幾年,更是連年降低。
2016年全面實施二孩政策后,最高興的是70和80后的叔叔阿姨們,讓政策落地見效的也是這些70、80后的叔叔阿姨們,他們讓許多上大學、中學、小學的哥哥姐姐們多了弟弟、妹妹。
2016年的新生兒就有1786萬,讓不少人看到了政策的效果,覺得生育焦慮那是其他國的問題,我們泱泱大國能夠一直保持著生育和死亡的良性循環(huán),但自從2016年以后,生育率連年下降,直到2022年首次跌破1000萬,再到今年預計跌破800萬。
如今出臺了三胎政策,生育率卻不增反降,人們都說希望已經生了二胎的那些70、80后的叔叔阿姨們再加加油、努努力。但問題真的不出在已經生兒育女的這些叔叔阿姨身上,而是在連一胎都沒有生出來的90后、00后身上。
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連一胎都不愿生,甚至連婚都不想結了呢?在剛剛過去的“5·20”,各城市同比去年的結婚登記數(shù)都大幅下降,貴州同比減少53.8%,廣東減少40.41%,其它一二三線城市的結婚登記數(shù)都不同程度地減少。
為什么要傳宗接代?繼承我的貧窮嗎?
丁克夫妻,這樣的夫妻現(xiàn)如今越來越常見,常常是結了婚但不生育,有些年輕人甚至不敢結婚。
有這么一條高贊評論說出了年輕人的心聲:為什么要傳宗接代?繼承我的貧窮嗎?
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還沒有結婚生子的時候就已經有幾座大山壓在年輕人身上,如果再生上一個孩子,不僅僅是多了一份責任和義務這么簡單,還給自己身上增加了一座生存壓力的大山。
生孩子就意味著嬰幼兒用品、每年都不再合身的衣服、每年換新的玩具、每年都會固定支出的教育經費、不知道什么時候巨額的醫(yī)療支出,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金錢儲備和投入。
而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物價每年都在不停上漲,壓在年輕人身上的第一座大山就是永遠也跟不上物價上漲的工作水平。
當一個人連自身生存都面臨著巨大壓力的時候,還有什么資格談生孩子?
在這個物價飛漲,工資卻不漲的年代,一個年輕人想要在城市生存下來,就已經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和代價,還有什么多余的時間去照顧一個呱呱墜地的孩童?
作為天選打工人,如今的年輕人要承受的是“007”白加黑的工作模式,為了碎銀幾兩早已沒了生活,每天醒來就是工作,每個月月底就是想著錢包里沒剩幾張爺爺了,下個月要更努力的工作。
每個人都在為了生存而努力加班工作,這看起來非常正常的事情才是最大的不正常,工作與生活嚴重失調,都市里的年輕人,除了工作只剩下工作,每天都在為了工作奔波勞碌,甚至回家過個年都要保持24小時手機暢通的待命狀態(tài)。
你的工資夠用嗎?能夠讓你小有存款嗎?
近年來,各類信貸機構的興起不但和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有關,也和跟不上飛漲物價的工資相關聯(lián)。
在五六線小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普遍工資水平在3000左右,除去房租的1000元,還要算上水電費、通信費、交通出行費用以及生活必須開銷,差不多每個月都是月光族,少有負債,每年回家過年的年貨都依靠年底的年終獎。
在一二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雖然工資會平均達到8000元,但相對的房租、生活成本同樣在上漲,每個月同樣在拼命賺錢的路上。
這就是每天為了碎銀幾兩努力工作的年輕人的現(xiàn)狀,為了生存努力奮斗,但所得往往無法足以支撐他們成家。
他們看著一碗水餃從5元上漲到15元,工資的漲幅卻只能吃到30碗水餃。
他們看著一路飆升的房價,奮斗半生只能勉強全款購下一個洗手間。
他們?yōu)榱擞袀€家貸款付了首付,卻碰到無法交付的爛尾樓。
原本滿懷熱情面對生活,卻總是被社會狠狠打臉,在一個連立足之地都沒有的地方,又怎么有生孩子的時間和精力呢?
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支持,娶妻生子只會成為一個家庭的負擔。所以,無法滿足自身生活需求的年輕人選擇推遲甚至是不生孩子。
做出這個選擇只不過是生活所迫,并不是誰的過錯。
年輕人變得不能生了?只是不敢生而已
從古到今,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人們都會想著“兒孫滿堂”,來個四世同堂那更是喜上加喜,認為傳宗接代延續(xù)血脈是每個人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但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傳統(tǒng)傳宗接代的思想受到了沖擊,在這時出現(xiàn)了不少丁克夫妻,認為生育是個人的權利,每個人都沒有必須生育的義務,而且多子多女并不一定就是幸福的源泉。
雖然受到了外來文化的些許影響,但這并不是生育率連年下降的根本原因,現(xiàn)在的年輕人是不能生嗎?只是不敢生罷了。
傳宗接代本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誰都想過子女牽衣樂流連的生活,但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年輕人根本就無法承擔生兒育女帶來的壓力。
不是年輕人不想生,而是客觀條件不允許,我已經足夠窮了,為何還要傳宗接代,繼承我貧窮嗎?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些不敢生的年輕人,請不要用自身的生育觀念強壓到他們身上,如果衣食無憂,誰不想兒孫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