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C ON ESPN 43 賽后復盤全分析(主賽部分)

北京時間3月26日夜闌更深之間,#UFC ON ESPN 43#暨#UFC San Antonio 圣安東尼奧站#,歷史第三次在美國德克薩斯州NBA球隊圣安東尼奧馬刺隊主場—AT&T中心(AT&T Center)舉辦。本期一共十場比賽,共出現(xiàn)1場KO/TKO獲勝,2場降服終結。聯(lián)合主賽上,美國“牧師之女”霍利.霍爾姆,年過四旬依舊寶刀不老,以一致判定完勝俄羅斯“狐媚”亞娜.桑托斯;頭條主賽中,美國“睡魔”科里.桑德哈根,憑借戰(zhàn)術和技術的完美結合,以“分歧判定”碾壓戰(zhàn)勝厄瓜多爾選手“奇托/Chito”馬龍.貝拉。以下為主賽對戰(zhàn)全部賽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及復盤。
由于平臺限制無法插入視頻音頻,完整內容請關注公眾號:UFC收藏卡

主賽部分
羽量級
丹尼爾.皮內達 降服終結戰(zhàn)勝 塔克.盧茨

主賽第一場,美國選手“深坑”皮內達,延續(xù)百分百勝場終結率,于第二回合2分50秒斷頭臺(Guillotine Choke)降服終結。首回合,皮內達在近身摟抱中拌腿摔成功,但無法形成后續(xù)控制?;謴驼玖⒛J胶?,盧茨穩(wěn)扎穩(wěn)打,在顯著重擊命中數(shù)以24比17稍微領先,并在內圍爭奪中連續(xù)膝撞軀干。第3分40秒,皮內達突然發(fā)難,右手掄擺拳瞬間將對手KD擊倒,隨后耐心周旋拆解。
第二回合,盧茨嘗試主動施壓搶節(jié)奏,可在頂籠壓制時,卻不慎被圈住脖頸。雙方攻防角色調換,拿到優(yōu)勢把位的皮內達,膝蓋精準命中頭部,使失去平衡倒地,又再度從對手全封閉防守中,嘗試布置高位斷頭臺,這次成功迫使盧茨拍墊認輸。
綽號“壯志凌云/Top Gun”的盧茨,從傷病中康復后,路人化現(xiàn)象愈發(fā)嚴重。上、中、下多線路打擊的均衡外表下,實質性傷害卻明顯不足?;\邊內圍效率同樣一般,盲目的抱摔嘗試,又草率將脖子送入對手懷中,最終沒能抗住地面壓力,生涯首次被降服失利。如此缺乏辨識度的表現(xiàn),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羽量級,未來續(xù)約可能性已危在旦夕。
此役過后,皮內達的降服勝場總數(shù)(4次),攀升至UFC羽量級歷史并列第二多,距離由已升至輕量級的查爾斯.奧利韋拉保持的最高紀錄,也僅有兩場差距。 首回合強力擺拳擊倒對手后,沒有急于追擊,耐心保持體能。第二回合當機會來臨時,又敢于冒失去優(yōu)勢位置的風險,高位布置斷頭臺,作為已年過37歲的老將,還能保持勝場全終結的數(shù)據(jù),著實讓人嘆為觀止。但頭部打擊防守還比較隨意,僵持時有押寶在右手過頂拳的趨勢,拳路變化不多。
賽后記者會采訪時,皮內達笑稱斷頭臺技術的精進,得益于剛被UFC解約開除的拉斐爾.阿爾維斯,希望官方考慮重新簽約這位巴西隊友。截止發(fā)稿日前,下場比賽已經敲定,將在6月3日格斗之夜的聯(lián)合主賽,挑戰(zhàn)現(xiàn)排名第15的“皇家李小龍”亞歷克斯.卡塞雷斯。丹尼爾.皮內達榮獲5萬美元最佳表現(xiàn)花紅獎勵
中量級
奇迪.恩喬庫阿尼 分歧判定負于 阿爾貝特.杜拉耶夫

主賽第二場,俄羅斯選手“大砍刀”杜拉耶夫,憑借更積極的進攻欲望,以分歧判定方式取得勝利。首回合,雙方試探僵持約1分半左右后,杜拉耶夫抓住接腿機會,腳下輕巧絆摔,拿到背部控制優(yōu)勢,外部腿勾打入,從籠邊砸拳,控滿余下3分25秒。
第二回合,從地面摩擦中解脫的恩喬庫阿尼,對于出腿更加謹慎,增加橫向環(huán)繞移動,尋找刺拳點擊機會。杜拉耶夫雖占據(jù)籠心主攻,可也不再做抱摔嘗試,逐漸陷入僵持沉默局面。
第三回合,杜拉耶夫無力將戰(zhàn)場重新拖入地面,只能通過低掃砍腿與之周旋。恩喬庫阿尼化解抱摔威脅后,終于又祭出中段掃踢,前手頭部命中效率也有所增強。最終杜拉耶夫贏得當晚兩位裁判青睞,以分歧判定方式重回勝利者行列。


通過賽后技術統(tǒng)計和官方打分卡可以看出,本場裁判分歧出現(xiàn)在第二回合。該回合雙方主要以陣地戰(zhàn)為主,各項數(shù)據(jù)都非常接近。恩喬庫阿尼的命中效率略微占優(yōu),可主動進攻欲望實在過低,重擊效果并不足以覆蓋能動性的不足。從該角度權衡,判給杜拉耶夫獲勝勉強能夠接受。
綽號“飛天萬能車”的恩喬庫阿尼,此戰(zhàn)坐擁超過10厘米的身高、臂展優(yōu)勢,卻選擇迂回游走的打點戰(zhàn)術,第三回合已逐漸在僵持攻堅拉開差距時,還是缺乏主動拼打的終結欲望。不知道是過于忌憚對手的摔跤威脅,還是進取心嚴重不足,總之分歧判定失利的結局,多少有些咎由自取。
杜拉耶夫則在首回合取得夢幻開局,一波地面壓制過后,使對手在很長時間內都投鼠忌器,只敢在中遠距離以拳法回擊。但比賽中后期,又主動放棄纏斗抱摔,改為并不擅長的陣地攻堅,導致優(yōu)勢一點點被蠶食殆盡,戰(zhàn)術選擇同樣令人費解。

女子蠅量級
安德烈婭.李 分歧判定負于 梅茜.巴伯

主賽第三場,美國選手“未來”巴伯,憑借重擊效果的優(yōu)勢,以分歧判定方式驚險獲勝。首回合,巴伯顯得異常興奮,多次接腿尋求近身重擊拼拳機會。李則通過抱摔,拿到側壓位優(yōu)勢,但右臂卻被對手的雙腿夾住,自己的頭部,反而受到不少下位點肘傷害。最后1分鐘的拳腿對拼,兩人互有命中。
第二回合,兩位喜歡在打擊時配音的女將,陷入雷聲大、雨點小的空擊局面。巴伯率先求變,拿到成功撲摔,隨后重拳命中率有所進展。李則利用近身抱摔,中斷對手攻勢,余下1分54秒奪回控制權。
第三回合,巴伯依舊主打拳腿組合強攻,可每當起勢時,就被對手按倒在地面。李雖然3摔3中,也難以在地面擴大優(yōu)勢。最終雙方打滿全場,巴伯以分歧判定方式,驚險收獲UFC四連勝。


通過賽后技術統(tǒng)計和官方打分卡可以看出,本場第二和第三回合裁判存在分歧爭議。此戰(zhàn)安德烈婭.李在抱摔和壓制時長數(shù)據(jù)上占據(jù)明顯優(yōu)勢,而巴伯在顯著重擊命中總數(shù)占優(yōu),尤其是31比10的頭部打擊全面領先。如果以UFC近年來,重打擊傷害,輕纏斗控制的評判標準的變化趨勢看,勝利判給巴伯未嘗不可,但轉型為打分員的著名光頭場裁丹.米拉廖塔(Dan Miragliotta),居然以30比27判給巴伯,就有失公允啦。
綽號“克格勃”的安德烈婭.李,此戰(zhàn)以5摔5中的百分百成功率,刷新個人UFC生涯單場新高。遭遇高壓拼殺時的處理,相對比較穩(wěn)健,總能在防線即將崩潰前,轉換戰(zhàn)場化險為夷。但以腿法為主導的輸出,殺傷效果從視覺看較弱。首回合拿到側壓位時,右臂卻不慎被鉗制,導致上位優(yōu)勢被葬送。
雖然此戰(zhàn)巴伯的勝利有一定爭議性,可如果對比當年分歧戰(zhàn)勝米蘭達.馬弗里克一戰(zhàn),裁判黑心程度算是小巫見大巫啦。這位僅有24歲的年輕人,能夠接二連三成為判定局的寵兒,或多或少與其力量感十足的重擊爆發(fā)有關。但本場不再依靠頂籠磨血,恢復站立侵略性后,防摔又出現(xiàn)嚴重隱患,簡直一碰就倒,甚至令我回憶起她膝傷前,被羅克珊.莫達費里爆冷的畫面。截止發(fā)稿日前,下場比賽已經敲定,將在6月24日的格斗之夜杰克遜維爾站,挑戰(zhàn)現(xiàn)排名第9的巴西選手阿曼達.里巴斯。

羽量級
內特.蘭德韋爾 降服終結戰(zhàn)勝 奧斯汀.林戈

主賽第四場,美國選手“火車”蘭德韋爾,激情點燃全場,于第二回合4分11秒裸絞(Rear-Naked Choke)降服終結。首回合,林戈更早進入狀態(tài),組合拳擊腹和打頭的節(jié)奏順暢,很快使對手的眼角破口。蘭德韋爾在鮮血的刺激下,戰(zhàn)意更勝從前,利用腿法低掃、前蹴等技術,逐漸扳回局勢由守轉攻。
第二回合,林戈繼續(xù)主打拳法,可在局部小范圍遭遇戰(zhàn)互拼時,已疲態(tài)盡顯。反觀蘭德韋爾加強對身體擊打后,效果立竿見影,即使吃到拳頭也不退反進。第3分半時,蘭德韋爾連續(xù)三次高掃造成顯著傷害,跟進追擊并實施抱摔,地面砸拳更將林戈的護齒打飛,最后以裸絞方式迫使其拍墊認輸。
綽號“熄燈號”的林戈,闊別賽場約一年半后,技術風格并沒發(fā)生轉變。依然主打拳擊技術,前直后擺的組合,打擊感比較清脆,拳路落點主要集中在頭部和軀干位置。但身體硬度和對手有明顯差距,尤其是腹部承受傷害能力較弱,虎頭蛇尾葬送開場的優(yōu)勢。
蘭德韋爾選擇澳大利亞殿堂級搖滾樂隊AC/DC的金曲《身著黑衣歸來/Back in Black》作為出場音樂(前文開頭內嵌歌曲)。
這位高呼Nate The Train洗腦魔性口號的熱血型選手,已攀升至我個人心中,最喜愛羽量級名單的前三行列。永遠不缺乏引爆全場激情的能量,逆風時刻意志力無比堅韌,瘋狗式的嗜血反撲,具有鮮明個人魅力,隱約有巔峰期“夜魔”弗格森的風采。但攻強守弱的特性也尤為突出,習慣性慢熱常導致在前期受到不少傷害,打法對于身體耐久度損傷很大。截止發(fā)稿日前,下場比賽已經敲定,將在6月10日的UFC 289主賽,挑戰(zhàn)現(xiàn)排名第13的“50K”丹.伊蓋。內特.蘭德韋爾榮獲5萬美元最佳表現(xiàn)花紅獎勵
聯(lián)合主賽 女子雛量級
霍利.霍爾姆 一致判定戰(zhàn)勝 亞娜.桑托斯

聯(lián)合主賽中,美國選手“牧師之女”霍爾姆,憑借摔跤壓制優(yōu)勢,以一致判定方式取得勝利。首回合,亞娜開場便目標明確,近身打入開啟近身頂籠模式,經過3分多鐘的僵持,雙方都沒有在角力過程中占得太多便宜。回合后期,霍爾姆的腿法優(yōu)勢凸顯,連續(xù)前踹得手,并實現(xiàn)壓哨抱摔。
后兩回合,霍爾姆的先后通過近身扭摔,積累下4分09秒和3分59秒的巨大控制時長優(yōu)勢,在側壓和騎乘位置發(fā)動猛烈攻勢。劣勢位的亞娜,頑強抵抗住大量砸拳、肩撞、正面十字架以及單臂裸絞的威脅,雖避免被提前終結,可結局已難以改變。最終霍爾姆有碾壓性比分,一致判定重回勝利軌道。
綽號“狐媚”的亞娜,生育產假歸來后,最核心武器依舊是近身頂籠壓制,內圍打點磨血,陣地進攻時,向前的沖擊力還算不錯。但時隔一年半沒有出戰(zhàn),體能狀況反而不如年長8歲的對手,第二、三回合早早陷入極劣勢的體位,使勝負懸念過早失去。不過雖處于兩連敗中,還是在賽后提前獲得續(xù)約合同,女子雛量級的競爭力確實江河日下。
霍爾姆則彰顯出老兵不死,也未必逐漸凋零的精神,41歲還能保持如此卓越的競技狀態(tài),作為拳擊名人堂成員,沒有安逸地停留在站立舒適圈,摔跤纏斗技術的多元化戰(zhàn)術提升,值得所有晚輩學習。此役過后,攀升至UFC女子雛量級總勝利場數(shù)歷史并列第三多(7場)。但近年來女子比賽中下克上的利器—柔術降服效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當然如果有能力將余下時間控滿,也沒必要冒失位風險。
賽后八角籠采訪中,霍爾姆呼吁社會加強對兒童保障,升華主題無愧為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截止發(fā)稿日前,下場比賽已經敲定,將在7月15日格斗之夜頭條主賽,迎戰(zhàn)現(xiàn)排名第10的巴西“豹貓”梅拉.布埃諾.席爾瓦。



頭條主賽 雛量級
馬龍.貝拉 分歧判定負于 科里.桑德哈根

頭條主賽中,美國選手“睡魔”桑德哈根,憑借技戰(zhàn)術的完美結合,以分歧判定方式取得勝利。前兩回合,貝拉依然采取保守的龜防策略,幾乎不做主動打擊。桑德哈根也毫不客氣,先后通過絆摔和沖摔,將對手按在胯下,慷慨以強力肘擊、砸拳招呼。
后三回合,貝拉的進攻欲望總算有所增強,強力泰式掃踢后接拳法1-2連擊,可始終無法有效限制住如泥鰍般滑溜的對手移動路徑。反觀桑德哈根混合刺拳、低掃、抱摔的輸出方式更加豐富立體,蓄勢待發(fā)的飛膝,也使對手不敢輕易近身。最終桑德哈根以分歧判定方式,重獲UFC兩連勝。


通過賽后技術統(tǒng)計和官方打分卡可以看出,本場后三回合存在爭議分歧。而該結果,主要源自名為喬爾.奧赫達(Joel Ojeda)的打分裁判,匪夷所思的評判標準。在我看來,馬龍.貝拉最多拿下第三回合,給予他兩回合勝利已是極限,如果敢將后三回合全部判給厄瓜多爾人,勢必需要接受酒精藥品測試檢驗。
綽號“奇托”的貝拉,皮膚堅硬度確實異于常人,全場受到128次顯著打擊傷害,居然還面容姣好。反而利用下位點肘,優(yōu)先使對手破口。但過往習慣性后發(fā)制人,輕輸出密度,押寶于重擊終結的思路,弊端在此戰(zhàn)被無限放大,乍看下還以為在打一場12回合的拳擊賽,直到第五回合最后20秒才提速發(fā)力,不知道留勁意欲何為。
桑德哈根選擇美國鄉(xiāng)村音樂傳奇歌手約翰尼.卡什(Johnny Cash)的金曲《火焰之環(huán)/Ring of Fire》作為出場音樂(本文開頭內嵌歌曲)。
這位性格內斂的選手,延續(xù)上場對戰(zhàn)宋亞東時,打摔結合趨勢增加的戰(zhàn)術思路,地面博弈信心與日俱增,很早就在打分卡中立于不敗之地。靈動迅捷的腳步移動,刺拳連環(huán)點刺,見縫插針的低掃干擾,都使其在點數(shù)上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但作風低調的他管哪都好,唯有持麥克風放狠話的水平著實差強人意,聽得我尷尬的用腳趾摳出了三室一廳。賽后記者會重申不再接低排名對手的堅決態(tài)度,并希望下場比賽備戰(zhàn)周期,不會影響9月1日的婚禮安排,否則未婚妻將把自己和對手一起“殘忍殺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