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跡2》RTX 4090/RTX 4060幀數(shù)測試,優(yōu)化后顯卡要求仍高需要借助DLSS

前言
最近除了想要預定年度的《博德之門3》以外,前陣子發(fā)售的《遺跡2》也火了一段時間,它是以TPS(第三人稱射擊)魂類作為核心玩法,加上弱引導性、隨機生成關(guān)卡等優(yōu)秀設計,一周就收獲100萬銷量佳績了,目前STEAM好評率達到82%,硬核查看了一些差評,大多數(shù)都是因為優(yōu)化和BUG問題,經(jīng)過大半個月官方修補,應該大問題都解決了。

《遺跡2》采用最新的虛幻5引擎打造,是目前市面上極其罕見的,其Nanite技術(shù)可以支持更精細的模型,虛幻5引擎難免對顯卡有門檻要求,本篇測試就用RTX 4060和RTX 4090兩款顯卡來測試下,看看最新甜點卡和旗艦卡都能有什么表現(xiàn)。
測試環(huán)境、游戲選項、DLSS畫質(zhì)和測試場景

配置一覽,CPU使用Intel Core i7-13700K默認狀態(tài),BIOS版本刷至最新,同時為Z690主板打上ME驅(qū)動引擎,僅打開XMP配置達成DDR5 6000C34 16GBX2雙通道狀態(tài),操作系統(tǒng)是最新Windows 11 22H2,NVIDIA驅(qū)動是536.99 Game Ready WHQL,驅(qū)動方面上個月的版本已經(jīng)宣告為《遺跡2》提供DLSS支持。

《遺跡2》雖然是強大的虛幻5引擎打造,但在圖形設置內(nèi)能看到的選項并不多,像陰影、植被、可視距離這些都是很常見的,顯然游戲是沒有發(fā)揮虛幻5大部分特性。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陰影細節(jié)是歸納到高級選項里面的,可見陰影效果在這款游戲中應該尤其出色,預設方案分為超高、高、中和低四種。

《遺跡2》作為引擎先行的游戲,提升技術(shù)也是不可少,坐擁NVIDIA DLSS、NVIDIA DLAA、AMD FSR、INTEL XESS四種增強手段,其中也包括DLSS幀生成(DLSS 3)在內(nèi),DLAA以往已經(jīng)很早接觸過,只對圖像進行AI增強,幾乎比所有傳統(tǒng)抗鋸齒都要好,不過得犧牲一些性能,對于這款性能要求極高的游戲,這就不是我們要討論范圍之內(nèi)了,下面來看看陰影細節(jié)選項效果和DLSS畫質(zhì)怎么樣吧。

陰影細節(jié)選項開

陰影細節(jié)選項關(guān)
從以上對比圖可以發(fā)現(xiàn),陰影細節(jié)還是比較影響觀感的,比如左方吊燈投射下來的陰影,當選項關(guān)閉時是完全沒有陰影的,顯然是不真實的,開啟之后才會有遮擋物的陰影出現(xiàn),包括旁邊的手推車、樹枝的陰影表現(xiàn)稍微好些,不開啟也有基本的輪廓存在。關(guān)于性能消耗方面,RTX 4090開啟選項僅降低了3幀,個人建議顯卡性能充足都開啟吧。

2160P原生畫質(zhì)

2160P DLSS質(zhì)量畫質(zhì)

2160P DLSS性能畫質(zhì)
在4K環(huán)境下,DLSS質(zhì)量檔已經(jīng)可以做到和原生畫質(zhì)無差別,這種無差別甚至是放大至200%細節(jié)都是找不出來,包括近處、遠處都是如此,至于DLSS性能檔只在遠端的柵欄處有輕微差別,而2K分辨率情況也差不多,建議大家只要顯卡支持都開啟體驗會比較好。

測試場景方面,由于《遺跡2》隨機場景變化極大,每個玩家都是不同的,經(jīng)過一輪篩選之后,決定選擇在遙遠森林第一個存檔點作為測試出發(fā)點(實測會比13號實驗區(qū)壓力更大),途徑之處會刷兩波刺猬怪,職業(yè)是槍手,會使用職業(yè)技能快速拔槍和槍支改裝技火熱射擊,以便最大程度模擬玩家真實游玩情況,每款顯卡均測試兩遍,確保數(shù)據(jù)精確。
三種分辨率的幀率

1080P分辨率,就算甜點級的RTX 4060都有不少壓力,原生畫質(zhì)下只有51fps,不過幸好能用DLSS彌補至76fps,使用幀生成技術(shù)后更是達到110fps,DLSS確實蠻實用。至于RTX 4090本來原生畫質(zhì)下就完美滿足高刷標準,使用DLSS 3之后就可適配240HZ屏幕了。

提升至2K分辨率,對于RTX 4060來說壓力就更大了,原生畫質(zhì)下只有平均33fps,TPS雖然節(jié)奏不如FPS快但也有一定需求,顯然30fps+是過低的,個人建議開啟DLSS 2彌補下就好,至于DLSS 3效果需要自行斟酌下,畢竟是由30fps+補上來的,可能和原生60fps相比體驗落差感大,至于RTX 4090面對2K還算是無壓力,原生就有平均110fps。

4K分辨率,RTX 4060通過DLSS 3補幀之后還有平均38fps,不過此時體驗是非常糟糕的,延遲和原生30fps有較大差別(越低幀數(shù)補幀效果越差),很容易就能察覺,只能說不建議這款顯卡跑4K了。RTX 4090原生畫質(zhì)下剛好能跑平均62fps,可想而知游戲?qū)︼@卡要求有多高,而補幀之后能達到平均131fps,對于旗艦顯卡而言體驗還算及格了。
顯卡和測試平臺介紹

首先就是來自影馳的RTX 4090星曜OC,包裝主視角是機甲風格的星曜娘二次元人物代言,右上方標注了三年質(zhì)保且支持個人送保,有這種人性化服務還算挺便利的。

RTX 4090星曜OC外觀由星卓 II Plus散熱器打造——擁有透明+鉆石切割+白底三重設計,相當有特色的感覺,其內(nèi)置了3個102mm大尺寸ARGB風扇,邊框處也有鉆石切割的細節(jié),挺契合白色系裝機主題。

肩部位置沒有延續(xù)上一代鉆石切割的風格,而是采用更簡潔的鏡面效果,通電后會有BOOMSTAR字眼的LOGO燈,靠右側(cè)區(qū)域標配了12VHPWR供電接口,如果燈效還想同步主板,可以接上旁邊的5V ARGB接口。

?配備純白金屬背板,表面有GeForce和BOOMSTAR LOGO加持,尾部采用目前主流的貫穿通風設計,可以減輕顯卡重量同時優(yōu)化整體風道。

?顯卡視頻接口是RTX 40系家族的標準組合——DP 1.4a*3+HDMI 2.1*1,8K超高清和多屏需求輕松滿足,RTX 4090星曜OC厚度能達到3.5 Slot,裝機需要額外注意兼容性。

第二款顯卡則是影馳RTX 4060金屬大師OC,正如金屬大師風格一樣,包裝整體采用銀色為主,背景以金屬大師LOGO作為主視角,風格簡潔定位清晰,右上角也是三年質(zhì)保和個人送保的標注,售后和高端是無差別的。

RTX 4060金屬大師OC外觀采用全合金散熱導流罩,上蓋、背板都是亮銀色設計,而且是確確實實的金屬質(zhì)感,雖然沒有ARGB燈光,但整體觀感看上去也很耐看。顯卡搭載兩枚92mm靜霜風扇,支持智能停轉(zhuǎn)技術(shù),導流罩表面還有不少增強層次感的紋路設計。

側(cè)面視角設計相當簡潔,齊平背板之下就沒有任何鰭片群裸露,配備單8Pin供電接口,對于TGP僅僅為115W的RTX 4060來說輕輕松松就能應對了。

?金屬背板同樣屬于簡約的亮銀色風格,除了基本的LOGO就沒有多余裝飾了,導流罩和PCB之間采用更多的六顆彈簧螺絲鎖死,顯卡整體強度更高,金屬大師果然物如其名,尾部是主流的貫穿式通風設計。

?視頻輸出接口為RTX 40系顯卡標準的DP1.4a*3+HDMI 2.1組合,屬于標準2 Slot厚度,加上顯卡含擋板長度僅為240mm,適合大多數(shù)裝機方案。

測試內(nèi)存也是來自影馳——星曜DDR5 6000C32 16GB*2套裝,上半部分是獨特的鉆石切割透明罩,支持1680萬種色ARGB燈效,下半部分是沖壓成型的切割斜面鋁合金散熱片,內(nèi)存小參也壓得比較低,是一款既有顏值又有性能的內(nèi)存產(chǎn)品。

機箱是微星MPG VELOX 刀鋒100R白色款,和星曜OC、金屬大師OC配色也很搭襯,頂部支持360水冷,前置、側(cè)置、后置都能安裝若干個120mm風扇,這款機箱還擁有內(nèi)置ARGB控制器、前置Type-C接口、鉸鏈式側(cè)透面板等賣點。

測試所用到的CPU是Core i7-13700K,使用的是微星MAG CORELIQUID迫擊炮M360來搭配,這是一款入門價位卻能壓制i7級別的360水冷,水冷頭和冷排風扇均支持ARGB,尤其冷頭還是按照迫擊炮主板風格來設計的,非常有信仰。

既然要用到RTX 4090這種旗艦顯卡,搭配電源自然品質(zhì)要好,電源是微星MPG A1000G ATX 3.0款式,配備原生12VHPWR線纜,最高可輸出600W,可滿足發(fā)燒級RTX 4090非公的電力供應,并且它采用全日系電容,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擁有十年超長質(zhì)保也無后顧之憂。

測試涉及到4K分辨率,這款微星MPG321UR-QD也是硬核主力顯示器,首先它擁有4K+144HZ的電競屬性,配合G-SYNC(Compatible)游戲體驗非常好,其次顯示器還采用了量子點技術(shù),P3色域可達97%,在特定條件下還支持原生10bit色深顯示,應對修圖、調(diào)色專業(yè)用途也無壓力。
結(jié)語

《遺跡2》之所以能受到不少玩家青睞,最大的賣點就是魂類和TPS游戲結(jié)合,再加上該IP一些特色之處——隨機生成性,可玩度確實也很高,這是一個可以愿意玩上不止一次的游戲。顯卡方面因為虛幻5新引擎(即便沒有全部引用特性)的注入,對于顯卡性能要求確實很高,RTX 4060這種甜點級都不能滿足1080P絕對流暢,只能說通過DLSS技術(shù)來彌補,最好用有提升技術(shù)的顯卡去游玩(DLSS 2以上體驗更佳)。至于突然掉幀、卡頓目前硬核體驗幾個小時還沒碰到過,應該是近期官方都修補好了。如果覺得本文推薦不錯,麻煩大家支持一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