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湘西四大名片之一
熟悉酒鬼酒的人都知道,其旗下內參酒、酒鬼酒、湘泉酒三大品牌均由“畫壇鬼才”黃永玉題名設計,造就了黃永玉和酒鬼酒的一世情緣。
在這三個品牌誕生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今天我們主要帶領大家了解酒鬼酒命名的由來。
把時間推回到1987年,黃永玉回湘西老家省親,他后來回憶起這段故事時說道:“1987年2月,我在家鄉(xiāng)鳳凰白楊嶺古椿書屋小住。2月7日那天,一個好晴天的上午,輕工局長顏精楚、酒廠的負責人叢恩普、龍志坤和一些同志,知道我回家鄉(xiāng)便從吉首趕來看我。”
在閑談中,黃永玉說湘泉酒已經打開了局面,也有了穩(wěn)定的銷路,他詢問能否在湘泉酒質量的基礎上再研發(fā)一款高一檔的產品。他得到的答復是“有可能”。
于是,黃永玉馬上叫五弟媳婦弄一塊粗麻布袋來,越粗越好,縫成一個口袋,又讓家鄉(xiāng)隨他多年的青年美術家毛光輝弄來一段一公分多點口徑的短鋼管,將沙粒塞滿小麻口袋之后,中間插上鋼管,再用麻繩扎在口袋頸脖子上。
一個厚實的小麻布口袋呈現(xiàn)在眾人面前,這個想法并不是黃永玉突發(fā)奇想,而是思索已久。黃永玉為這個包裝的酒取名為“酒鬼”,并題寫“酒鬼”和“無上妙品”印章。
酒鬼酒由此誕生了。大師黃永玉的加持,讓酒鬼酒從誕生之時起就自帶文化氣質,后來酒鬼酒也提出“中國文化酒的引領者”的定位,并明確“中國文化白酒第一品牌”的戰(zhàn)略愿景。了解了命名由來這段故事,也就不難理解酒鬼酒對“文化戰(zhàn)略”的堅定和執(zhí)著。
有觀點認為,酒鬼酒的整個設計過程很簡單,但它可能是中國最早完成CI體系的白酒產品,從命名、瓶型、材質、字畫到立意、解注猶如妙手天成,構成了別具一格的產品識別體系。
實際上,在湘西,“鬼” 代表著一種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神秘力量,“鬼”訴求著一種自由灑脫的無上境界,“鬼”兆示著一種人與山水對話、與自然融合的精神狀態(tài),“鬼”表示一種至善至美、質樸天然的審美情趣。
看到這里,你是否對酒鬼酒有了新的認知:酒鬼酒的名字彰顯出厚重的湘西地域文化,瓶型設計也渾然天成,沒有刻意雕琢之感,如今這已經成為酒鬼酒獨特的視覺符號和文化標簽。
經過不斷發(fā)展,酒鬼酒成長為文化名酒,與沈從文的書、宋祖英的歌、黃永玉的畫并稱“湘西四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