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自然申請綜合征?!2023國自然制勝攻略!CP組合空間代謝組學!
近期,您是否也患上了國自然申請綜合征?
隨著國自然基金委員會已發(fā)布項目指南,醫(yī)生、青椒、教授們皆紛紛進入備戰(zhàn)階段,為2023年國自然基金(3月20日16時截止)申報做沖刺!
國自然一直以來都是學術界的風向標,根據(jù)國自然中標項目,可以分析得到未來三五年的研究主題,這部分主題往往也就蘊藏著我們想要的研究熱點。
小鹿今天情人節(jié)特別盤點國自然熱點,分享國自然12大熱點解析+“科研CP”組合和經(jīng)典文獻,助力您告別陪跑!
2022年國自然評選熱點方向 (以下建議參考)
這些熱點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 血管功能:血管生成重塑、血管生成擬態(tài)、血管內皮細胞;
2. 組織生化水平:低氧缺氧、pH值改變、細胞因子分泌、炎癥風暴、腸道微生物分泌物、標志物評價;
3. 細胞間對話:免疫調控、外泌體、遷移體、囊泡、分泌蛋白等;
4. 細胞表型熱點:非程序性死亡、自噬、胞葬、炎癥小體、細胞衰老等;
5. 重要的細胞種類:干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T細胞、T-reg細胞;
6. 亞細胞結構: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核糖體等;
7. 亞細胞定位改變:入核、出核機制;
8. 代謝重編程:糖脂代謝、糖酵解、銅鐵鈣離子代謝;
9. DNA維度的表觀修飾:轉錄調控、增強子、組蛋白修飾(乙?;?、巴豆?;?、乳酸化、相分離)、染色質重塑等;
10. RNA維度的表觀修飾:RNA甲基化、可變剪接、非編碼RNA等;
11. 蛋白翻譯后修飾:泛素化、精氨酸甲基化、糖基化修飾、SUMO化修飾、信號通路激活;
12. 技術熱點:類器官、單細胞測序、空間轉錄組測序、CRISPR、AI機器學習。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準備國自然基金申報項目,小鹿結合自身“創(chuàng)新質譜”優(yōu)勢攜手母公司在情人節(jié)整理了多款“科研CP”組合,助力您國自然申請!
單細胞測序+空間多組學
單細胞轉錄+空間轉錄組學
2022年12月13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yī)院放射科馮智超博士(容鵬飛、王維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Radiology(IF:29.146)上在線發(fā)表了CT放射組學模型預測肝癌病理分型和免疫狀態(tài)的文章,本研究原創(chuàng)性地構建了影像人工智能模型。放射組學數(shù)據(jù)和單細胞RNA測序的聯(lián)合分析有助于確定新的治療靶點,有效地預測一種具有侵襲性的肝癌病理表型,為肝癌的臨床治療方案提供了思路。
?
對該項目的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和空間轉錄組測序的實驗和分析工作提供了支持,單細胞測序聯(lián)合空間轉錄組測序結果揭示了腫瘤不同病理亞型的免疫浸潤模式。
單細胞+空間代謝組學
本篇由瑞士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Gioele La Manno和Giovanni D’Angelo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期刊(IF:63.714)發(fā)表的研究成果,通過高分辨率質譜成像空間代謝組學、單細胞轉錄組學、RNA測序技術等研究方法,以人真皮成纖維細胞(dHFs)為研究的對象,發(fā)現(xiàn)了人真皮成纖維細胞(dHFs)的特征,探究了真皮成纖維細胞的異質性機理,描繪了真皮成纖維細胞的脂質和轉錄圖譜。為研究真皮成纖維細胞的脂質組成、轉錄和表型狀態(tài)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空間轉錄+空間代謝組學
2022年6月,來自德國弗萊堡大學醫(yī)學中心的Dieter Henrik Heiland團隊在Cancer Cell期刊(IF:38.585)發(fā)表的研究成果,采用空間轉錄組學、空間代謝組學和蛋白質組學(成像質譜流式,IMS)研究方法,發(fā)現(xiàn)了膠質母細胞瘤基本特征,并確立了以免疫和代謝應激因素為標志的微環(huán)境,闡述了局部區(qū)域腫瘤-宿主的相互依賴性。
這些研究進一步強調了在空間分辨的背景下由于微環(huán)境引起的神經(jīng)膠質瘤的各種轉錄適應的必要性,為進一步探索早期膠質母細胞瘤復發(fā)和治療抗性提供了重要信息。
單細胞測序+4D蛋白組學
2022年3月,牛津大學Julian C. Knight教授課題組在Cell發(fā)表的研究成果,通過4D蛋白質組學、轉錄組技術、流式技術、單細胞測序技術等研究方法,為不同COVID-19嚴重程度的患者提供了一個綜合的多組圖譜,并將其與流感和敗血癥患者與健康志愿者進行了綜合比較,將支持未來的COVID-19藥物開發(fā)、臨床試驗設計和個性化藥物方法。
蛋白翻譯后修飾+4D蛋白組學
2022年9月,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醫(yī)學院在Blood(IF:25.476)上發(fā)表的研究成果,本篇運用4D蛋白組學、TMT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磷酸化蛋白質組學、Western blotting等研究從LAML TCGA數(shù)據(jù)集的44名有代表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和6個健康的骨髓來源對照組中開發(fā)了一個深度蛋白質組和磷酸化蛋白質組數(shù)據(jù)庫。在確認數(shù)據(jù)質量后,驗證了蛋白質組學數(shù)據(jù)揭示的幾個以前未描述的AML特征。這個公開可用的數(shù)據(jù)庫可作為進一步研究AML發(fā)病機制中蛋白質失調的基礎。
甲基化+轉錄組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隋啟海、陳振淙、胡正陽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詹成教授、林宗武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 5.531)期刊發(fā)表了關于順鉑耐藥性研究相關成果,揭示體細胞突變、mRNA表達、miRNA表達、代謝物和甲基化與順鉑耐藥相關,同時基于BATF3、IRF5、ZBTB38三個基因的表達建立的模型,可以幫助預測鉑類藥物特別是含順鉑類藥物化療癌癥患者的反應和預后
詳細技術請訪問鹿明生物官網(wǎng)
?
百度搜索鹿明生物(lumingbio)
?
了解更多多組學技術
(蛋白翻譯后修飾+4D蛋白組學、空間代謝組學)
猜你還想看
◆四連發(fā) | 新鮮出爐!同一期刊連發(fā)4篇,鹿明LC-MS非靶向代謝“大有可觀”
◆Cell Death Dis | 生物學一區(qū),TMT標記定量蛋白組學探究PSMA1介導的胃癌發(fā)展?jié)撛跈C制
◆項目文章 | 東南公衛(wèi)劉冉組運用TMT+磷酸化蛋白組學探究微囊藻毒素-lr對胃癌進展的影響
本文系鹿明生物原創(chuàng)
轉載請注明本文轉自鹿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