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T 最前線 | 微軟發(fā)布Windows Copilot,新版Win11無縫集成GPT-4;Meta模型能識別400
文 | BFT機器人

AI視界
TECHNOLOGY NEWS
01
原百度副總裁馬杰加入創(chuàng)新工場
成立AIGC公司
原百度副總裁、元宇宙產品“希壤”負責人馬杰已于近日加入李開復成立的創(chuàng)新工場,擔任副總裁一職,并成立了AIGC企業(yè)“北京零一萬物”。一名知情人士稱,馬杰或將受邀參與Project AI 2.0的籌建。百度副總裁、百度網盤總經理阮瑜將接任希壤負責人。(36氪)
02
阿里、小紅書相關技術負責人離職
投身大模型創(chuàng)業(yè)
近期又有多名來自互聯網公司的技術業(yè)務負責人離職,參與大模型相關創(chuàng)業(yè)。其中包括阿里巴巴淘系技術部的賈榮飛,與小紅書AI平臺部負責人顏深根。據了解,前者將做3D技術相關的應用層創(chuàng)業(yè);后著則將做通用大模型。(晚點LatePost)
03
百度網盤企業(yè)版
將基于文心大模型升級三大應用
百度智能云網盤產品部總經理吳天昊在文心大模型技術交流會上表示,百度網盤企業(yè)版將基于文心大模型升級三大企業(yè)應用,包括智能文件管理、智能知識理解、智能多模態(tài)加工。針對企業(yè)開發(fā)者,百度網盤開放平臺將提供多個場景解決方案,包括攝影、教育、電商等重點行業(yè)。(36氪)
04
Meta AI大模型能識別4000多種語言
錯誤率僅有OpenAI產品的一半
和 OpenAI、Google 分道揚鑣,Meta 在開源大模型方向上越走越深。5月23日,Meta 在 GitHub 上再次開源了一款全新的 AI 語言模型—— Massively Multilingual Speech ( MMS,大規(guī)模多語種語音 ) ,它與 ChatGPT 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款新的語言模型可以識別 4000 多種口頭語言并生成 1100 多種語音(文本到語音)。在上線短短的幾個小時,該 GitHub 庫便收獲了 23k Star,Fork 數量高達 5.5k。(zaker)
05
英特爾
披露“AI芯片大戰(zhàn)”最新進展
在德國漢堡舉行的高性能計算展上,英特爾披露了公司未來AI算力戰(zhàn)略部署的最新細節(jié)。對于市場上最關心的下一代Max系列GPU芯片Falcon Shores,英特爾在周一給出了一系列參數預告:高帶寬內存(HBM3)規(guī)格將達到288GB,支持8bit浮點運算,總帶寬可達9.8TB/秒。英特爾在周一表示,公司已經接近完成向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交付基于Ponte Vecchio的Aurora超級計算機。(財聯社)
06
馬斯克的特斯拉機器人
被OpenAI支持的1x擊敗
據外媒報道,由OpenAI支持的實體機器人公司1x出品的EVE,在一場人形機器人比賽中,擊敗了馬斯克特斯拉的Optimus機器人。據悉,EVE實體機器人的部分軟件功能由OpenAI的ChatGPT提供支持,也就是說可以將ChatGPT實體化,應用在現實世界的業(yè)務場景中。
1X首席執(zhí)行官兼創(chuàng)始人Bernt Bornich表示, EVE的人形機器人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將其應用在實際業(yè)務中。目前,已經為兩個工業(yè)場所部署了EVE 的“人形機器人保安”。與其他機械臂不同的是,這些機器人有頭、有四肢、甚至有“情感”可以通過頭部的LED面板直接對話。(華爾街見聞)
07
ChatGPT-4通過CPA會計考試
據研究結果顯示,OpenAI的大語言模型最新版ChatGPT 4已經完成CPA考試。四大主要會計考試所有科目的平均得分為85.1%,包括CPA、CMA、CIA、以及EA這四大認證考試。在CPA考試中,大約一半的考生無法達標。
研究員們表示,結果意味著,ChatGPT將攪渾會計和審計行業(yè);而短短數月之前,ChatGPT 3.5版本還不能通關。一位會計學教授認為,AI性能的差別在于,最新版ChatGPT 4的成功,主要就是那些插件賦予它“推理和執(zhí)行”能力。(華爾街見聞)
08
WhatsApp
將允許用戶在15分鐘內編輯已發(fā)送的信息
Meta旗下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當地時間5月22日宣布,該應用程序推出消息編輯功能,用戶可在消息發(fā)出15分鐘內對消息內容進行修改。編輯過的信息會在旁邊顯示“已編輯”,但不會顯示編輯歷史。該功能預計在未來幾周向所有用戶提供。(界面新聞)
新品速遞
NEW PRODUCTS
01
未來智能發(fā)布
全新iFLYBUDS Nano系列會議耳機
未來智能會議耳機iFLYBUDS Nano系列新品將于今晚在36氪全平臺直播發(fā)布。據介紹,新品延續(xù)了iFLYBUDS系列的錄音實時轉寫轉譯、即時閃錄等核心功能,更有全新的生成式會議助理VIAIM AI輕松實現摘要總結提取、待辦事項提取及待辦事項跟進等功能。此外,新品可實現45dB深度降噪和40小時的超長續(xù)航,滿足了差旅場景下用戶移動辦公的需求。據了解,該款產品日常售價1299元,首發(fā)嘗新價1099元。
企業(yè)動態(tài)
COMPANY NEWS
01
阿里云智能被爆
正進行組織崗位和人員優(yōu)化
一位阿里云智能內部人士透露:“每年公司會進行正常的組織崗位和人員優(yōu)化。此次人員調整的時間為5月份,是在4月底發(fā)放完年終獎后啟動的,整體優(yōu)化比例約7%,補償標準為N+1+1,未休的年假、陪伴假等均可折現?!边@一信息同脈脈上的多位員工爆料基本一致。(新浪科技)
02
微軟發(fā)布Windows Copilot
新版Win11無縫集成GPT-4
近日,微軟在其年度 Build 開發(fā)者大會上宣布,在Windows 11中加入一個名為Copilot的AI助手。這是一個集成在操作系統(tǒng)中的側邊欄工具,可以幫助用戶完成各種任務,如內容摘要、重寫、解釋等。微軟表示,Copilot可以讓每個用戶都成為高效能者,提升工作和學習效率。按計劃,Windows Copilot將在6月份開始預覽,Windows Insider會員將能率先體驗。
Copilot是微軟在今年初推出的Bing Chat功能的升級版,Bing Chat是一個基于OpenAI聊天機器人GPT-4技術的對話框工具,可以讓用戶與Bing搜索引擎進行自然語言交流。Copilot則將這一功能融入到Windows 11中,讓用戶可以在任何應用程序中調用它,并根據用戶的需求提供智能建議和操作。(IT之家)
名人動態(tài)
CELEBRITY?NEWS
01
微軟CEO:AI將創(chuàng)造新工作機會
可能出現10億技術開發(fā)者
據報道,微軟首席執(zhí)行官薩蒂亞·納德拉近期表示,關于對人工智能的擔憂,“整個社會”必須團結起來,“最大限度地利用這項技術帶來的機會并降低危險”。人工智能的發(fā)展速度很快,但人仍然是整個鏈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每當一項新的顛覆性技術出現時,就業(yè)市場都可能出現很大的變化。不過他也相信,人工智能能創(chuàng)造出新的就業(yè)機會?!拔业囊馑际牵赡軙霈F10億開發(fā)者?!奔{德拉還表示,知識的獲得變得更容易也將對教育行業(yè)產生影響。(新浪科技)
02
比爾蓋茨預言
“個人AI助理”將成標配
據報道,微軟聯合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日前作出一項預測。他認為,未來頂級的AI公司將會開發(fā)出一種全新的“個人數字助理”,能夠幫助普通大眾完成諸多具體工作,這將帶來顛覆性變化。蓋茨表示,個人數字助理將擁有優(yōu)秀的功能,將會改變普通人的生活工作習慣,不論哪一家公司贏得了AI數字助理的競爭,都將是一個重大歷史事件。
未來,人們不用再去親自訪問谷歌等網頁搜索引擎,不用去辦公軟件站點,也無需訪問亞馬遜網站親自購物。(新浪科技)
03
孫燕姿回應“AI孫燕姿”:
人類無法超越AI,做自己就夠了
近期,“AI孫燕姿”因翻唱《下雨天》等歌曲走紅網絡。5月22日晚,孫燕姿發(fā)文回應稱,人類無法超越AI技術已指日可待,凡事皆有可能,凡事皆無所謂,“我認為思想純凈、做自己,已然足夠”。
孫燕姿表示,無論是ChatGPT還是Al或者其他名字,現在這個“東西”能夠通過處理海量的信息,同時以最連貫的方式拼接組合手頭的任務,來模仿或創(chuàng)造出獨特而復雜的內容。之前我們一直堅信,思想或觀點的形成是機器無法復制的任務,這超出了它們的能力范圍,但現在它卻赫然聳現并將威脅到成千上萬個由人類創(chuàng)造的工作,比如法律、醫(yī)學、會計等行業(yè),以及目前我們正在談論的,唱歌。即便有人可能會反對,說AI沒有情緒,沒有音調和呼吸的變化,但這可能只是一個非常短期內的情況?!爸S刺的是,人類無法超越它已指日可待。沒有人可以接觸到如此大量的信息并做出恰當的抉擇或犯下恰當的錯誤。”(北京商報)
04
OpenAI領導層三巨頭
呼吁設立機構監(jiān)管超級智能
OpenAI創(chuàng)始人山姆·阿爾特曼、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和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沃通過公司博客聯合撰文,稱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新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我們不能指望現有的機構能夠充分控制這項技術。人類必須緩和當今人工智能技術的風險,超級智能將需要被特殊對待和協調。
這篇題為《超級智能的治理》的文章承認,人工智能不會自己管理自己,“我們最終可能需要類似于IAEA(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東西來進行超級智能方面的努力;任何超過一定能力(或資源,如計算)門檻的努力都需要接受國際權威機構的檢查,要求進行審計,測試是否符合安全標準,對部署程度和安全級別進行限制等等?!保ㄅ炫刃侣劊?/p>
科研動態(tài)
RESEARCH?NEWS
01
“量子芯片溫度計”成功研制
已投入國產量子計算機中使用
近日,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國產量子計算超低溫溫度傳感器研制成功,并已投入國產量子計算機中使用,科研人員形象地稱其為“量子芯片溫度計”。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相關研發(fā)團隊負責人張俊峰表示,量子芯片是量子計算機的核心器件,實時監(jiān)測量子芯片運行的溫度環(huán)境能夠對整個量子計算機系統(tǒng)起到關鍵性作用。(央視新聞)
02
加州理工學院研發(fā)成果:
融合地面機器人與無人機優(yōu)勢
加州理工學院的工程師制造了一種機器人,它不僅能行走,能飛,滑滑板,甚至還能走鋼絲。這個機器人名叫 LEONARDO,代表 Legs,ONboARD 和 drone。
Leo 有一對雙足行走的多關節(jié)腿和螺旋槳推進器,使行走更穩(wěn)定,并允許其跳躍。4 個螺旋槳除了當作飛行的推進器以外,在地面上也負責控制機器人在所有方向上的姿態(tài),保持平衡。
研究人員表示,開發(fā) Leo 的目的是給予前所未有的行走能力,并解決混合運動所帶來的問題,完成地面機器人和無人機難以獨立完成的任務,比如高壓線路檢修和高架橋檢測。
03
天津大學:神工-靈犀指
集成可穿戴腦控與外肢體機器人
天津大學醫(yī)學部發(fā)明的“神工-靈犀指”,首次實現了腦控與外肢體機器人系統(tǒng)的可穿戴集成。這套設備包括腦電采集、肌電采集、感知反饋、外肢體手指、信息引導和中央處理六個模塊,不僅穿戴舒適,還能實現額外肢體的穩(wěn)定、靈活控制,為手部障礙人士提供幫助.便于日常生活的行為使用,吃泡面、拿水瓶等動作都不在話下。
該系統(tǒng)在 2022 年首屆中國智能醫(yī)療器械創(chuàng)新大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
04
哈工大(深圳)李耀團隊成果:
首款能跳躍的昆蟲機器人
生物機器人是“生物+電子設備”的結合體,具有高機動、長續(xù)航、大負載等特點,能夠解決一些傳統(tǒng)微型機器人不能解決的難題。
近日,哈工大(深圳) 科學家李耀團隊發(fā)明了世界首款具有跳躍能力的生物機器人。該團隊創(chuàng)新性地開發(fā)出基于蝗蟲后足的生物驅動器利用多肌肉電刺激時序配合的方法,成功觸發(fā)了后足肌肉“共收縮”,這成為蝗蟲高性能跳躍的關鍵。在此基礎上,李曜為蝗蟲定制了小型電子背包,將其開發(fā)為微型跳躍機器人,實現了遠程跳躍控制。
這種機器人可以靈活穿行于各種狹小空間,不存在電力焦慮,未來或會成為地震、火災等災后搜救、環(huán)境探測的重要幫手。
05
蘇黎世大學發(fā)明四旋翼:
能在復雜環(huán)境中完成高速飛行
蘇黎世大學 (UZH)的機器人和感知小組將在 2023 年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會議 (ICRA2023)上展示一種關于在雜亂環(huán)境中進行敏捷自主高速飛行的新工作。
研究人員發(fā)明了一個飛行的四旋翼,能夠基于視覺的導航方法,以最短的感知時間通過一個復雜的雜亂的環(huán)境。該四旋翼驗證了以視覺為基礎的政策,能夠在現實世界中,使用硬件在環(huán)仿真的閉環(huán)控制性能,在混亂的環(huán)境中以最短時間完成飛行。
政策早知道
TECHNOLOGY NEWS
01
北京發(fā)布政策支持“1+4”機器人領域
利好人形機器人與硬件發(fā)展
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編制印發(fā)《北京市機器人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見稿)》,提出發(fā)展機器人“1+4”產品體系,加緊布局人形機器人研發(fā)與應用,有望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升級與商業(yè)化加速到來;增強機器人關鍵零部件、關鍵技術等產業(yè)基礎能力,料將推動機器人硬件升級;全面實施“機器人+”應用示范,持續(xù)推進機器人多場景規(guī)模化加速落地。
02
七國集團(G7)就人工智能治理
首次展開討論并達成共識
七國集團(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加拿大)領導人共同呼吁制定人工智能國際技術標準。
這是七國集團峰會歷史首次正式討論人工智能,呼吁及時評估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機遇與挑戰(zhàn)。?七國集團認為,人工智能的發(fā)展邁進速度快于其監(jiān)管的完善速度。他們表示,“數字經濟治理應繼續(xù)根據我們共同的民主價值觀進行更新?!?/p>
盡管實現“可信賴人工智能共同愿景與目標”方法不同,但就人工智能系統(tǒng)應“準確、可靠、安全、非歧視”達成共識。七國集團決定搭建一個名為“廣島人工智能進程”的部長級論壇,并與今年年底前討論一系列生成式AI的問題,如版權和虛假信息。他們敦促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考慮政策影響。歐盟近通過首部全面監(jiān)管人工智能法,可能成發(fā)達國監(jiān)管參考。
新技術涉及跨國界影響,需要廣泛理解與合作。安全、準確與可靠是人工智能系統(tǒng)的基本要素,定會成監(jiān)管重點。只有各國密切配合,人工智能最大價值才有望發(fā)揮,改變生產與生活。人工智能技術進步飛速,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新技術想要發(fā)揮正面影響,造福人類,離不開政府與公眾的通力合作。
03
意大利政府撥款3300萬美元
用于保護工人免受AI替代威脅
近日,意大利政府撥款3000萬歐元,用于提高最易被人工智能取代工人技能,緩解自動化對就業(yè)的影響。
數據顯示,意大利16-74歲人口中有54%缺乏基本數字技能,高于歐盟平均水平。
數字共和國基金稱(FRD),受自動化影響工作包括運輸、物流、后勤、管理、生產、服務和零售,款項將以兩種方式分配:約三分之一用于幫助從事替代風險高的工作的人,提高他們的數字專業(yè)技能;余款用于幫助失業(yè)和非經濟活動人口發(fā)展數字技能,提高他們的個人能力,增加他們進入就業(yè)市場的競爭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BFT機器人
版權歸BFT機器人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我們聯系。若您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請與我們聯系,將及時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