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周興亡史(上)
周的始祖后稷,名叫棄。他的母親是有邰氏的女子,名叫姜原。姜原是帝嚳的正妃。姜原外出到郊野,看見一個巨人腳印,心中喜悅,想去踩它一腳,一踩就覺得身子振動像懷了孕似的。滿了十月就生下一個兒子,姜原認(rèn)為這孩子不吉祥,就把他扔到了一個狹窄的小巷里,但不論是馬還是牛從他身邊經(jīng)過都繞著躲開而不踩他,于是又把他扔在樹林里,正趕上樹林里人多,所以又挪了個地方;把他扔在渠溝的冰上,有飛鳥飛來用翅膀蓋在他身上,墊在他身下。姜原覺得這太神異了,就抱回來把他養(yǎng)大成人。由于起初想把他扔掉,所以就給他取名叫棄。
棄還是孩童的時候,就有偉大人物那般的高遠(yuǎn)志向。他做游戲的時候,喜歡栽麻種豆,種下去的麻和豆都長得很茂盛。等他長大成人了,他就喜歡耕作,他能觀察土地的特性,選擇適宜的谷物來種植,人民都仿效他。帝堯聽說了這些事,便任用棄擔(dān)任農(nóng)師,教民眾種植莊稼,天下百姓都因此獲利,他立下了功勞。帝舜說:“棄,百姓們當(dāng)初忍饑挨餓,多虧你擔(dān)任后稷來播種各種谷物?!彼苑址鈼壴谯⑦@個地方,號稱后稷,另外以姬為姓。后稷的出名,在陶唐、虞、夏幾代之間,這一個家族都很有美德。
后稷去世后,他的兒子不窋(zhú)繼位。不窋晚年的時候,夏后氏的國政衰敗,舍棄了后稷這個官,不再重視農(nóng)業(yè),不窋因?yàn)槭ス俾毦吞颖嫉饺值业貐^(qū)。不窋去世后,他的兒子鞠繼位。鞠去世后,他的兒子公劉繼位。公劉雖身在戎狄之中,卻重新經(jīng)營修復(fù)后稷的基業(yè),從事農(nóng)事耕種,按照土地的栽培特性來種植莊稼,他從漆水、沮水渡過渭水,砍伐獲取材木以供使用,使得出門的人有旅費(fèi),在家的人有積蓄,人民的生活依靠他好了起來。百姓都感恩愛戴他,很多人遷居來歸順投靠他。周朝的治國之道大興正是從這里開始的,因此詩人創(chuàng)作詩歌樂曲贊頌追念他的恩德。公劉去世后,他的兒子慶節(jié)繼位,在豳(bīn)建立國都。
慶節(jié)去世后,他的兒子皇仆繼位?;势腿ナ篮螅膬鹤硬罡ダ^位。差弗去世后,他的兒子毀隃繼位。毀隃去世后,他的兒子公非繼位。公非去世后,他的兒子高圉(yǔ)繼位。高圉去世后,他的兒子亞圉繼位。亞圉去世后,他的兒子公叔祖類繼位。公叔祖類去世后,他的兒子古公亶父繼位。古公亶父重新經(jīng)營恢復(fù)后稷、公劉的基業(yè),積累德行,廣施仁義,國都中的百姓都擁戴他。薰育等戎狄部族來攻打他們,想要掠奪財(cái)物,古公亶父就把財(cái)物給他們。過了不久戎狄部族又來攻打,想得到土地和人民。人民都非常憤怒,想要出去迎戰(zhàn)。古公說:“民眾擁立君主,是想讓他給大家謀求利益?,F(xiàn)在戎狄前來侵犯,目的是想要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跟著我或跟著他們,有什么區(qū)別呢?人民因?yàn)槲业木壒嗜ゴ蛘?,依靠著犧牲人民的父子兄弟來做君主,我?shí)在不忍心這樣做?!庇谑枪殴珌嵏负退挠H屬左右離開了豳,渡過漆水、沮水,翻過梁山,定居在歧山腳下。而在豳地的人民全都扶老攜幼,來到岐山腳下,全部重新歸附到古公身邊。附近的國家聽說古公仁愛,也有很多來歸從他。于是古公摒棄戎狄的習(xí)俗,建造城郭和房屋,設(shè)置邑落讓民眾定居下來。設(shè)立了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五種官職衙署。人民都創(chuàng)作詩歌樂曲贊美他,歌頌他的恩德。
古公的長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太姜生小兒子季歷,季歷娶太任為妻,太姜、太任都是賢惠的妻子。太任生子昌,有圣明之兆。古公說:“我的后代當(dāng)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昌吧?”長子太伯和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季歷,以便將來能傳位于昌,所以兩人便逃亡到了荊蠻,(按當(dāng)?shù)仫L(fēng)俗)身刺花紋,剪短頭發(fā),而讓位給季歷。古公去世后,季歷繼位,就是公季。公季修持古公留下的治國之道,堅(jiān)定地施行仁義,諸侯都順從他。公季去世后,他的兒子昌繼位,就是西伯。西伯被稱為文王,他繼承后稷、公劉的事業(yè),遵循古公、公季的法則,篤行仁義,尊敬老者,慈愛幼小。對賢能之人以禮相待,為了接待賢士,有時到了中午都顧不上吃飯,士人因此都?xì)w附他。伯夷、叔齊在孤竹國,聽說西伯很是會敬重贍養(yǎng)老人,就一同前往歸附于西伯。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也都去歸順了他。
崇侯虎在殷紂王面前講西伯的壞話說:“西伯積德行善,諸侯都?xì)w順于他,將會對您不利?!庇谑且蠹q把西伯囚禁在羑里。閎夭等人很擔(dān)憂西伯,想盡辦法尋求來了有莘氏的美女,驪戎地區(qū)的彩色駿馬,有熊國出產(chǎn)的九輛馬車,以及其他種種奇珍異寶,通過殷商的寵臣費(fèi)仲進(jìn)獻(xiàn)給紂王。紂王非常高興,說:“這里面的任何一件東西都足夠讓我釋放西伯了,何況還有這么其他的好東西呢!”于是赦免了西伯,賜給他弓箭斧鉞,讓西伯有征討臨近的諸侯的權(quán)利。紂王告訴西伯說:“陷害西伯的人,是崇侯虎。”西伯回國之后就獻(xiàn)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請求紂廢除炮烙的刑法。紂答應(yīng)了他。
西伯暗自行善,諸侯都來請他裁決是非。當(dāng)時虞、芮兩國的人有訟事不能裁決,故前往周。他們進(jìn)入周的境界,看到種田的人都互讓田界,人民都以謙讓長者為美德。虞、芮兩國的人還沒見到西伯,已覺慚愧,相互說:“我們所爭的,正是周人所恥,還去干什么,去了只是自取羞辱罷了。”于是返回,互相謙讓而去。諸侯聽說,都說:“西伯當(dāng)是受有上天之命的君主。”
第二年,西伯征伐犬戎。下一年,征伐密須。又下年,打敗耆國。殷朝的祖伊聽說了,非常害怕,把這些情況報(bào)告給紂王。紂王說:“不是有天命助我嗎?他能怎么樣!”次年,西伯征伐邘。次年,征伐崇侯虎。營建了豐邑,從岐下遷都到豐。次年,西伯逝世,太子發(fā)登位,這就是武王。西伯大概在位五十年。當(dāng)他被囚禁在羑里的時候,大概曾把《易》的八卦增為六十四卦。從《詩》的作者對西伯的稱頌看,大概西伯就是在那一年受命稱王,裁決虞、芮兩國訟事。十年后去世,謚號是文王。他曾改變了殷的律法制度,制定了歷法。曾追尊古公為太王,公季為王季:大概是說帝王的瑞兆是從太王時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