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江湖人的眼光來評判:晁蓋有七個兄弟,他們能否在忠義堂上殺盡宋江的五個心腹?

宋江剛剛?cè)牖铮桶蚜荷胶脻h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金圣嘆看了宋江的手段,也禁不住替晁蓋擔(dān)憂:“宋江只一句話,便將晁蓋從前號令一齊推倒,別出自己新裁,使梁山泊無舊無新,無不仰其鼻息,梟雄之才如此。左邊只有九人,便顯得右邊濟濟,宋江此時,真顧盼自豪矣哉?!?/strong>
金圣嘆的擔(dān)憂可能是過慮,如果晁蓋當(dāng)場否決宋江的說法,堅持按資歷、功勞給眾好漢排座次,宋江也不敢炸毛,因為當(dāng)時的形勢很明顯:晁蓋有七個兄弟,宋江只有五個心腹,真要打起來,晁蓋一方穩(wěn)贏不輸,這七個兄弟,可以輕而易舉地殺光宋江的心腹。

愿意拋棄老資格而成為“新頭領(lǐng)”和真正的新人有二十七個不假,但是真正能稱得上宋江心腹的還真不多——他們中有很多是跟宋江剛見面不超過三天,從前只是聽到過宋江的傳說,讓這些人替宋江賣命,顯然是不可能的。
宋江當(dāng)眾讓晁蓋難堪,晁蓋居然沒發(fā)火,這是因為他是個恩怨分明的好漢子,總是放大別人的好處,卻把自己為朋友兩列插刀的事情忽略,認為宋江通風(fēng)報信是救命之恩,而自己拼命劫法場救宋江不值一提。
事情要從兩方面看,在座的梁山好漢心中也都有桿秤,宋江和晁蓋更值得深交,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晁蓋的豪邁之舉令人心折,面對這樣一位好大哥,自認為“新頭領(lǐng)”的許多人都不會忍心出手,再加上他們跟宋江此前也是只聞名而未見面,看到那個又黑又矮的小胖子,心中難免也會有些失望——江湖中人是靠實力說話的,宋江已經(jīng)丟了押司之位,不能再為別人提供保護,身上也沒有錢,武功也可以忽略不計,跟晁蓋沒法兒比。
在強者為尊的江湖之中,追隨對自己沒有半點恩情的宋江,還是以手下有上千嘍啰、庫中有大把金銀的晁蓋,估計很多人都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綜合考慮下來,能夠算得上是宋江心腹,與宋江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也就是小李廣花榮、霹靂火秦明、鎮(zhèn)三山黃信、神行太保戴宗、黑旋風(fēng)李逵五人而已,揭陽鎮(zhèn)三霸跟宋江此前沒有任何交集,當(dāng)然也更談不上交情,倒是跟阮氏三雄會有很多共同語言。
清風(fēng)山三盜和呂方郭盛也不會為了宋江而跟晁蓋拔刀相向——當(dāng)時梁山是山東境內(nèi)最大的綹子,晁蓋儼然是綠林盟主,黃門山、清風(fēng)山群盜都不能不給他面子。
盜亦有道,強盜之道的重要一條,就是誰能打就跟著誰,做朝廷鷹犬是為江湖同道不齒的。只要晁蓋掐著宋江的脖子,把他像小雞仔一樣提起來,絕大多數(shù)盜魁都會鼓掌大笑,讓他們拔刀子往前沖,那是半點可能性都沒有的。
花榮是宋江的小迷弟,秦明是花榮妹夫,黃信是秦明徒弟,戴宗李逵和宋江有“過命的交情”,這五個人已經(jīng)被公認為宋江心腹,他們不出手也沒好果子吃,所以他們幫著宋江打晁蓋的可能性比較大,但要說全都會拼命,半壺老酒認為也不見得。

除了這五個人,可能還有哪個強盜誤判形勢,認為宋江可以仗著人多勢眾而獲勝,想表現(xiàn)一下,那就得有請讀者諸君慧眼明辨了。
說完宋江,咱們該來看看晁蓋的七個兄弟了:生辰綱迷盜團跟唯晁蓋馬首是瞻,豹子頭林沖對晁蓋也是心儀已久:“晁兄仗義疏財,智勇足備;方今天下人,聞其名無有不伏?!?/strong>
晁蓋在江湖上的名聲,遠比押司宋江響亮,所以無論是赤發(fā)鬼劉唐還是入云龍公孫勝,得到生辰綱消息之后都去向晁蓋報告。
宋江在鄆城縣當(dāng)押司多年,智多星吳用居然不認識他,這件事并不蹊蹺:宋江的眼睛是往上瞅的,鄉(xiāng)村學(xué)究吳用給不了他金銀,也不能幫他打架。
阮氏三雄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早就跟吳用發(fā)過誓:“晁保正敢有件奢遮的私商買賣,有心要帶挈我們?若還端的有這事,我三個若拾不得性命相幫他時,殘酒為誓,教我們都遭橫事,惡病臨身,死于非命!”
有人認為吳用是個墻頭草,卻忽略了他跟晁蓋的交情,以及宋江刺配江州時路過梁山,吳用和晁蓋都是不十分挽留的,晁蓋很得體地穩(wěn)坐聚義廳等候吳用把宋江接上山,途中吳用對宋江表示了“理解”:“我知兄長的意了。這個容易,只不留兄長在山寨便了。晁頭領(lǐng)多時不曾得與仁兄相會,今次也正要和兄長說幾句心腹的話。略請到山寨少敘片時,便送登程?!?/strong>
吳用很會說話,他一開口就堵住了宋江上山落草之路:宋江可能是以退為進,那就讓你一退到底。
宋江在江州被抓,吳用指揮玉臂匠金大堅和圣手書生蕭讓偽造文書,犯下了“常識性錯誤”,如果不是他孤陋寡聞、疏忽大意,那就是有意為之了。
如果宋江不上梁山,吳用就是掌管全面工作的二把手,宋江上了梁山,不但會奪走第二把交椅,還會把常務(wù)管理權(quán)都攬過去,吳用就只能當(dāng)即不管人又不管錢的參謀長了。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吳用都只會站在晁蓋一邊,入云龍公孫勝就更不用說了,他之所以選擇晁蓋,跟他下山的使命有關(guān)。
不知讀者諸君發(fā)現(xiàn)沒有,晁蓋身上是有一股王者之氣的。公孫勝根本就不在乎金銀珠寶,他想要劫取生辰綱,根本就不用找合伙人。
公孫勝有個神仙師父,師門有上千個騰云駕霧的黃巾力士,別說劫取生辰綱,就是取大宋天子趙佶的人頭,也如探囊取物。
公孫勝想要金銀,可以去國庫里取,而且趙佶還會樂呵呵地主動相送——只要公孫勝露上兩手,“大宋國師”之位就非他莫屬,蔡京高俅童貫也得行禮如儀,又何苦巴巴地跑到東溪村找晁蓋?
公孫勝的師父羅真人是個世外高人,他讓公孫勝下山歷練,絕不是為了凡俗黃白之物,而是要救世安民,晁蓋綽號托塔天王,自然會成為他首選的扶持人物。

道士下山救世,并非要逆天改命,只能順勢而為,如果晁蓋在宋江僭越時拍案而起,那就說明他是有逆鱗的人中之龍,公孫勝自然要鼎力相助;如果晁蓋渾然不覺聽之任之,那就說明他沒有九五之分,即使被宋江暗算,公孫勝也不會插手。
很遺憾,在宋江咄咄逼人的時候,晁蓋沒有表現(xiàn)出應(yīng)有的王霸之氣,這讓公孫勝十分失望,不久后就借口回家侍奉老母而離開了。
宋江非將帥之才,晁蓋身上王氣不足,這讓入云龍公孫勝很是失望。讀者諸君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晁蓋真有梟雄之心、帝王之志,公孫勝怎會棄他而去?如果晁蓋當(dāng)場和宋江翻臉,公孫勝怎會袖手旁觀?有公孫勝這個大能相助,別說宋江只有五個心腹,就是坐在左邊的二十七個人一擁齊上,又能有什么鳥用?
當(dāng)然,說宋江只有五個心腹、晁蓋有七個兄弟,這也只是半壺老酒一家之言,當(dāng)不得真。對水滸原著研究更深的讀者諸君或許還有更高明的見解:在您看來,如果宋江剛上梁山就跟晁蓋發(fā)生火并,哪些好漢會站在他一邊?晁蓋的七個兄弟,有幾人會對宋江動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