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誤解,是如何產(chǎn)生的?
某選秀節(jié)目中,一位女士在作畫,她對著一個年長的評委一通亂畫,臺下的評委們看得不以為然并且都失去了耐心,于是集體滅燈。這位女士忍著委屈繼續(xù)畫,最后將圖畫倒轉(zhuǎn),撒上白色的粉,呈現(xiàn)出另一個評委的像。此時大家都驚呆了,紛紛向她道歉。這就是偏知偏見導致了誤解,值得我們深思。
其實在我身上也發(fā)生過類似事情。有一次,我到某市的寺院游覽,得知這里有一個民間放生小組,經(jīng)常號召大家放生。我覺得這是利益眾生的好事啊,也準備隨喜放生款一同放生。正好有一位出家?guī)熢谠鹤永?,我趕忙請教如何交錢放生?誰知這位出家?guī)煾刚f,放什么生,要放自己放去,寺院不給你放……態(tài)度非常強硬,我一聽就不高興了,心想這哪里是出家人,缺乏慈悲心,放生是利益眾生的事情,他還如此惡聲惡氣!我?guī)е鴳崙嵅黄诫x去。突然有一天,媒體曝光了這個寺廟是被私人承包的,信眾交的放生款絕大部分被個人截留未用于放生。想來我沒深入了解,誤會了那位出家?guī)熥屛易孕蟹派难哉Z,還一直耿耿于懷,實在慚愧。
另外,到菜市場買物命放生,遇到一些掉到盆外的小蝦、螺螄等,我但凡看到基本上都撿起來一起放掉。這時候攤販老板經(jīng)常說不要撿了,我再送給你一些。曾有位女士嘲笑我,覺得我貪小便宜。我毫無愧色地說:“這些都是生命,我同樣要救它們!”
若你是評委,看到選手不按常理出牌,一通亂畫,你會給機會嗎?若你遇到反對你放生的出家?guī)煟阌秩绾卧u價?遇到在菜市場撿小魚小蝦的人,你是否會輕視?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了解實際情況或信息不對等時,常常會從自我已有經(jīng)驗出發(fā),判斷對錯,評價好壞,而忽略了事情背后的真相與本質(zhì)。
君不見盲人摸象的局限,青蛙坐井觀天的荒誕?這些都告訴我們看問題不能全憑自己的主觀判斷,應(yīng)了解事物的全貌,客觀分析,洞察事情的本質(zhì)。
有時候我們認識出現(xiàn)偏差,誤解甚至惡意揣測了別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自我設(shè)置了障礙,這種障礙就叫“所知障”。這也意味著,我們用已經(jīng)知道的知識、經(jīng)驗去對抗不知道的知識和經(jīng)驗。
哪些人容易犯所知障呢?比如叛逆的孩子,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而專制的家長呢覺得孩子缺乏社會經(jīng)驗,聽從父母安排才是正道。又有的企業(yè)家認為藝術(shù)家整天高談闊論,不事生產(chǎn),有的藝術(shù)家呢認為某些企業(yè)家就是暴發(fā)戶,渾身充滿了銅臭味。再比如佛教里很多人士認為學凈土只要念“阿彌陀佛”就萬事大吉,禪宗只要參到“言語道斷,心性寂滅”就成就無礙,殊不知,在修法之外,還有修行。脫離了修行,任你念佛號念到嘴破都沒用;同理,脫離了修行,參到天荒地老也悟不了道!修行和修法是雙運而行,缺一不可。
而犯了所知障的人,就固執(zhí)地抱著自己的見解,失去了進步的空間。
畢竟我們學識有限,不能用淺顯的知識來揣度無奇不有的大千世界。而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容易固執(zhí)、迂腐,接納度低,容易抗拒新奇事物。認知水平越高的人呢,就越開明,不斷包容和接納新知識,也就更容易成長,自然擁有更為寬闊的人生。
因此,放下所知障,用一顆包容、開放的心去尋求真理吧,這樣才不會錯過真正幸福的機會!
——End——
撰稿:東山
編輯: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