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譯裴注】蜀書二·先主傳第二(6)

【1】閱讀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史學要籍叢刊”(2016年1版,2018年3?。?/span>《三國志》
【2】《三國志》本傳,市面上有不少翻譯,裴注翻譯較少,于是安記自力更生。該系列的出品,純憑Up不靠譜的中文水平,故不存在任何權威性,請帶著批評的眼光瀏覽。

P784-785


①《三輔決錄注》載:金旋字元機,京兆人,歷任黃門郎、漢陽太守,征為拜議郎,遷升為中郎將,領武陵太守,受劉備攻擊劫掠而死。子祎,事跡見《魏武本紀》。
②《江表傳》載:劉備在油口扎營,改名作“公安”。
③《山陽公載記》載:劉備返回(軍營),對身邊的人說:“孫權上身長下身短,他難以屈居人下,我不可以再和他見面?!庇谑菚円冠s路。
裴松之注釋:《魏書》記載劉備和孫權的對話,與《蜀志》記載諸葛亮和孫權的對話正好相同。劉備未擊敗魏軍之前,還沒和孫權相見,不能有這一說。所以能知道《蜀志》才是正確的。
④《獻帝春秋》載:孫權打算和劉備共同攻取蜀地,派使者報告劉備說:“米賊張魯在巴、漢地區(qū)稱王,是曹操的耳目,圖謀益州。劉璋沒有勇武,不可以守住自己的地盤。如果曹操得到蜀地,那么荊州就危急了?,F(xiàn)在(我)打算先攻取劉璋,進前討伐張魯,首尾相連,一統(tǒng)吳地、楚地,就算有十個曹操,也沒有憂慮啊?!眲湎胍约簣D謀蜀地,(所以對孫權的話)拒絕答應,不聽從,說:“益州百姓富裕強健,地形險阻,劉璋雖然實力弱,(但)足夠自己守地盤。張魯虛情假意,不一定對曹操盡忠?,F(xiàn)在向蜀漢動武,(人力、物力要)轉運到萬里,想要攻取城池,戰(zhàn)斗不敗,這是吳起都不能決定的,孫武都不能辦好的。曹操雖然有不尊崇天子的心思,但有供奉主上的名頭,議論的人見曹操在赤壁失利,認為他力量竭盡,不會再有遠大的志向了。(其實不是這樣,)現(xiàn)今曹操已經有三分之二的天下,想要到滄海飲馬,到吳會閱兵,怎么肯守著那些土地等變老啊?現(xiàn)在同盟沒來由自相攻打,給曹操機會,讓敵人趁隙而入,不是長久的計策啊?!睂O權不聽,派遣孫瑜率水軍駐扎夏口。劉備不讓軍隊通過,對孫瑜說:“你想要取蜀,我就披發(fā)遁入山中,不向天下失掉信義?!保▌洌┟P羽屯扎江陵,張飛屯扎秭歸,諸葛亮據守南郡,劉備自己駐扎孱陵。孫權知曉劉備意思,于是召回孫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