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寵愛女神”菲娜的身份推斷
我曾經(jīng)聽說過一種說法。 “葛溫的第一個老婆是菲娜,第二個老婆是蓓爾嘉”。 …………………… 后面一種說法先不談,前者是說葛溫愛上了一個白色靈體嘛……???? (以下內(nèi)容來自于與好友的聊天記錄的整理) 第一,關(guān)于菲娜的描述 “命運(yùn)般的美麗” 其實(shí),這是來自于英文圈的一種口語說法:“葛溫艾薇雅的命運(yùn)般美麗”。 就像咱們老是說“一寸光陰一寸金”一般的感覺,在英文里這就是一段諺語。 菲娜這個名字,“Finnabair”,本意即是“白色靈體”,也是女神菲娜的語源。 那么白色靈體是啥?仔細(xì)想想魂一的葛溫艾薇雅,那是葛溫德琳制造的,加以攻擊的話會化作白色光芒消失的靈體。 說到這里(如果可能有的)讀者應(yīng)該明白我想表達(dá)的是什么意思了吧……寵愛女神菲娜,并非什么葛溫的妻子,而是他的長女,葛溫艾薇婭的別稱。 (因此也就是說羅特萊克其實(shí)一直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相信了一個男♂神的寵愛嗎) 葛溫艾薇雅的誓詞大體意思:“我的光芒和恩惠屬于每一個為了傳火愿奉獻(xiàn)自身的英雄們” 但,這不是什么所謂的寵愛的性質(zhì)。 并且太陽王女戒指的效果是提高奇跡的共鳴效果,其祝福,其恩惠若沒有了分享,則是一文不值,直接意味著王女對于戰(zhàn)士們的愛情并非所謂的寵愛,而是女神的博愛。 羅特萊克所相信的女神是幻影,其寵愛也是一樣,因此不懂得分享,反而追求一個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他才會絕望的,不被光芒照耀,不被溫暖眷顧的結(jié)束在女神所在的屋子的對立面的角落里,在后世落得個“悲哀的寵愛的騎士”之稱。 女神本身并不是沒有寵愛,只不過這單獨(dú)一份的特別寵愛已經(jīng)早就有了火神弗蘭這一奉獻(xiàn)的對象罷了……而這讓悲哀之人更加的悲哀。 因此才會有“女神的寵愛飄忽不定”的說法。因?yàn)楣骰糜氨揪褪歉饻氐铝諡榱藚f(xié)助人類英雄傳火而設(shè)置的,所以其存在的意義就應(yīng)該是“鼓勵”的恩惠。 一個愛如果本質(zhì)上就是“鼓勵”,請問這還應(yīng)不應(yīng)該稱為寵愛呢?
附加
“葛溫艾薇雅”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是在威爾士(亞瑟王傳說中的葛溫艾薇雅其故鄉(xiāng),傳說的紅龍之國)中的 “白色精靈(白色妖精)”一詞 Findabair or Finnabair (modern Irish Fionnabhair [?f??n???u??]) was a daughter of Ailill and Queen Medb of Connacht in Irish mythology.[1] The meaning of the name is "white phantom" (etymologically cognate with Gwenhwyfar, the original Welsh form of Guinevere). Findabair 或 Finnabair(現(xiàn)代愛爾蘭語 Fionnabhair)曾是指愛爾蘭神話中阿里爾和和康諾特女王梅德布之間的女兒、此名意為“white phantom”(與 Gewenhwyfar、威爾士源語版的 Guinevere(葛溫艾薇雅)為詞源上同源 簡單來說,F(xiàn)inna(Finnabair)就是Gwynevere(Guinevere),兩者在某程度上是重名人物。 另外葛溫艾薇雅這個人物、也是在各個時代都象征“忠誠和背叛”的存在。 正好對應(yīng)到她在作中矛盾復(fù)雜的行動(從初代舍棄舊王城,連太陽長男都獻(xiàn)出的對父親的送別禮都沒有準(zhǔn)備,到魂三的時代竭盡全力延續(xù)火焰,與曾經(jīng)棄之不顧的葛溫德琳伊魯西露建交。 “菲娜的寵愛”也是如此,像蝴蝶般飄忽不定,卻在停留處留下深情的擁抱和命運(yùn)般美麗的祝福……這正是我們這世界的傳說中威爾士王妃葛溫艾薇雅的姿態(tài),有著無數(shù)的愛慕者,也與其中不止一位結(jié)下婚姻:亞瑟王、蘭斯洛特、莫爾德萊特…… 最終她們的“背叛”將王國引導(dǎo)至破滅,這也是亞瑟王傳說的眾多版本中的共通點(diǎn)之一。 經(jīng)過上述的種種理由,可以斷定葛溫艾薇雅與菲娜至少在一個以上的方面上是同一個人物,不是推測,也不是考察,菲娜這名字就是其他語言中的葛溫艾薇雅,同樣葛溫艾薇雅這個詞就是在其他語言中的菲娜,僅此而已、就像我們說“大米”,日本人說“考麥(米、こめ 、kome)”,英國人說“Rice”一樣。 實(shí)際上如果她沒有離去的話,或許亞諾爾隆德也不會變成廢都,她的“背叛”,可以說也直接導(dǎo)致了最初的王城的覆滅。 但就像所有關(guān)于王妃葛溫艾薇雅的敘事的共同點(diǎn),最初期的作品一般強(qiáng)調(diào)她的“惡”,作為“惡女”的形象,但人們終將會發(fā)現(xiàn),矛盾和糾結(jié)才是人之本性,后期關(guān)于葛溫艾薇雅的敘述,轉(zhuǎn)而形容她的兩面性,發(fā)現(xiàn)她的“善”,以善惡的矛盾碰撞,雕鑄人物更深的形象,黑暗之魂的葛溫艾薇雅也一樣,從不忠不孝、全無大局、凡俗的小女人,象征背叛、丟棄、變心、將其騎士引領(lǐng)至毀滅的惡神般的人物像,到偉大的妻子、偉大的母親、為世界的未來鞠躬盡瘁,為無人知曉的無名戰(zhàn)士們送上祝福、向他們的墓碑祈禱、平等無差別的對待所有人的光輝母神形象,而正是這差異,也造就了“葛溫艾薇雅”這一薄紗一般神秘而又充滿吸引力的,位于世界和人性,宏觀和微觀的兩片視野中最中心地方的重要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