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人的宴飲
? ? 杯酒觥籌,言笑晏晏。諸君交杯換盞,哈哈大笑,云霧迷蒙——自然是燃煙氣——如同仙境。
? ? 于是食肉既飽,飲酒既足,閑談便接下勸酒位置。杯盞之玻璃聲既停,繼之以談笑之說話聲,言不及天南海北,盡是家長里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伸拳蹬足之間,聲如洪鐘,食指中指夾煙,狀極瀟灑。面上笑容,真是有若朗星曉月,但凡見者無不以為是真心誠意。
? ? 一時飲酒已罄,大呼小叫已累,便思及銅臭。于是個個目若餓狼,雙手握起椅子扶手,雙腿微曲,便等著要付賬;服務生一聲“賬單”,二字話音未落,便個個如同椅子裝上彈簧飛身而起,大約獵豹見之亦自慚形穢。又互相一望,主人以為似乎諸君皆起則自己不夠大氣,于是滿臉微笑拉手扯腿道:“區(qū)區(qū)小錢,區(qū)區(qū)小錢!”而客人便以為出于禮節(jié)不合令主人付賬,便面帶笑容伸臂揮手道:“不要你付,不要你付!”畫面大約皆學自成龍先生電影,十八般武藝倒是演繹一空,乃至爭得性起變色、幾欲不講武德。終于武林大會收場,于是盟主大手一揮把賬結畢,余人心安理得坐下,皆大歡喜。
? ? 年輕人們常常嗤之以鼻,以為俗氣客套,不知何謂。長者們——或者才三四十歲——便語重心長道,你長大之后自然懂得。年輕人們不解,但成長之后,倒真的懂了這客套是何意思——這觥籌交錯,人都以為是“禮”。于是,年輕人們也成了長者,逢年過節(jié),亦在酒桌上觥籌交錯。他們的后輩也道不解,他們也語重心長道,你長大之后自然懂得,這是“禮”。后人道,這是禮么?長者便道,從來如此,怎么不是“禮”?
? ? ?從來如此,便對么?——《狂人日記》
? ? 中國的“禮”,一定在酒桌上么?
? ? 這一問,問了多少年?
? ? 大約是從大漢問起,問到大唐,李青蓮道,天子呼來不上船——誰都拘束不得;問到大宋,蘇東坡道,夜飲東坡醒復醉——獨飲便好,何必上酒桌;問到民國,魯迅反問,從來如此,便對么?
? ? 自然不一定。
? ? 曾記得有只猴子道:“破除萬事無過酒?!保ā段饔斡洝返谄呤亍堆毞艧熒郴?,悟空計盜紫金鈴》)又何止于酒?多少拘泥客套,多少無謂禮節(jié),世上精華多少,便非撿起些糟粕供上神龕使受香火。何其荒謬?親情禮儀,處世之道,又是什么時候這般模樣?只因為“禮”么?
? ? 狗屁的“禮”!
? ? 孔圣作禮,可是令人逢年過節(jié)逢場作戲的?可是令人推杯換盞虛情假意的?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禮記·曲禮上》),古禮如是,今人卻買櫝還珠,不取其意空取其形,何其可嘆!何其可笑!
? ? 我指著糞土道,這是不好的,應當丟掉。長者們便捋著胡須,上來揮著拐棍道,你大逆不道,這我們歷來都放在這里的,怎么是不好?我目瞪口呆,糞土怎么是好的?長者們道,人們都以為它是好的,它一定是好的。
? ? 我便憤怒,你們不是顛倒黑白么?
? ? 結果轉頭四望,卻發(fā)現(xiàn),顛倒黑白的竟是我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感而發(fā)于正月初四的酒席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巖泉于2021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