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龍
燭龍人面蛇身赤色,從不進食,從不睡覺,從不喘息。
這座小城失去了游客,他們想知道為什么。
他們先問會去外地的家人,再問會去外地的親戚,再問會去外地的朋友,再問會去外地的同學、同事。
得到的回答是他們也一樣,都一樣。
應龍出身不凡,另有個名字叫庚辰。但人們更愿意稱之為應龍,因為它是。
他學著一門高深的學科,好像一般人不會去讓人學那種東西。
哲學,學習哲學能讓人填飽肚子嗎?
不過學科們的存在應該都很有道理,應該。
燭龍的雙眼仿佛就是世界的運行器,只要他睜開眼就是白晝,無可置疑的白晝。
經(jīng)濟還是在飛快的發(fā)展,好像自從它開始增長,就不會停歇。
投入就有產(chǎn)出,雖然人們不知道結果中間存在怎樣一個過程。但過程好像是無關緊要的,畢竟任何交易不足一秒都可以達成。
應龍是善戰(zhàn)的,無數(shù)神獸怪物倒在它的手下。它們輸?shù)眠^于徹底,不值一提,以至于只留下了一個名字。
坦克們開始不顧一切地向前沖擊,它們不知道要去向何處,為了什么,但是既然命令是向前,那就向前好了。
為了所謂的加快行軍速度,彈藥只夠支用數(shù)十日,而這場即將持續(xù)數(shù)年的戰(zhàn)斗已經(jīng)在數(shù)月前得到了一個神奇的誤判。
燭龍閉眼時,天地將陷入黑夜,而何時睜眼全屏它的自覺。
他艱信一切都已經(jīng)完蛋了,還有什么可以為了活下去而做的選擇嗎?其實也有,但那樣還是死了更痛快一些。
那一天,湖水上漲了肉眼不能察的微弱高度。幾年后,他腐爛的尸體將被從湖里撈出來,雖然完全無法辨認,但人們堅定地肯定了他的工作和作品。
傳說,應龍身上的代謝物、排泄物,普通的魚蝦稍有接收,便可化龍。
他把錢狠狠地摔在了桌子上,聲音不夠響,于是又拿出另一沓。
眼前的人表情漸漸扭曲,終于也摔下一些東西,那是他的外套。
他們好像都知道結局即將如何,但他們好像都很有耐心地打算把過程走完。
總有人會去問無聊的問題,燭龍和應龍誰更強?
他們互相宣傳著對方崩潰的征兆,又認定對方是個某方面的重大威脅,明明他們相距數(shù)千里,明明廣袤的空間里完全容得下彼此,可是先確保能把對手不惜一切代價的弄死被確認后,他們依然博弈著,為了不能公之于眾的事。
就像兩棟大樓都燃燒著熊熊烈火,但哪根柱子先被燒穿,哪棟墻支撐不住,沒人知道。
為了滿足可悲的好奇心和滿足欲,人們幻想瑰麗完美的存在,并在神話寫就的數(shù)千年間,再不回頭去看自己的幻想。讓它們隨著時間失去意義吧,它們假得不能再假。
然后,人們再也沒見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