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老四追繳欠款失敗,康熙為何說他一向以精明自詡?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追繳國庫欠款可以說是諸位阿哥的第一次爭鋒。老四負責追繳國庫失敗以后,康熙如此評價他一向以精明自詡,其實一是在提醒他再精明也有遺漏的時候,比如要搞好情報工作。二是意思是你的小動作我都清楚,不要以為自己是真的精明。
康熙四十六年黃河發(fā)大水,戶部存銀不足五十萬兩無力賑災(zāi),最后還是靠著老四和老十三下江南籌款賑災(zāi)。因此事后康熙覺得國庫空虛,要求收回官員借戶部的銀子,并且要選一位皇子來擔任,只要收回來大部分就可以封為親王。
其實追繳國庫欠款是康熙的一次試探和政治再平衡,因為當初發(fā)現(xiàn)國庫存銀不足五十萬兩以后,康熙大為震驚,說這么多年將國事交給了太子和諸位阿哥,結(jié)果搞成這樣還誰也不知道。說明晚年的康熙比較怠政,將國事主要交給了太子和諸位阿哥,結(jié)果一團糟。所以賑災(zāi)過后,康熙就想通過收回國庫欠款看看局勢到底如何,幾位阿哥是什么表現(xiàn)。沒有指望著全部收回國庫欠款,想著只要收回大部分就好了。
然而康熙還是把情況想得太好了。
下面宋安之來具體說說好好一個追繳國庫欠款如何成為幾位阿哥的奪嫡戰(zhàn)場。

追繳國庫欠款過程中,幾位阿哥勾心斗角為了奪嫡是不顧國家利益。其中身為太子一黨的老四,在江南賑災(zāi)時出盡了風頭,這次又負責追繳國庫,自然成為其他人的靶子。而太子的胤礽更是幾方勢力的共同敵人。
為了打擊太子胤礽,八爺黨先后兩次利用老大。第一次老八使老大知道了太子的欠款情況,老大巧妙的散布消息使被追急了的魏東亭第二天去戶部鬧,結(jié)果太子欠款被曝光。第二次太子要買官,老八又通過戶部官員告訴了老大,老大當時負責當值,借著職務(wù)之便使康熙知道了太子買官的事情。對太子越來越失望。
而另一邊,為了對付老四。(來自貧道獨家原創(chuàng))八爺黨的老九先是教唆魏東亭為首的欠款大臣去迎接從江南回來的老四,想著通過勸酒使老四答應(yīng)寬限寬限,使其還沒有正式接這個差事就搞砸了一半。
老九明明有錢,之后卻對魏東亭是見死不救,逼得魏東亭四處求情。又教唆魏東亭找老十三求情,想讓老十三求老四來擾亂局勢,老四當然是沒同意。最后魏東亭沒辦法之下只能自盡了事。然后又不惜利用老十,不替老十還款,使老十跑到前門大街當眾變賣家產(chǎn)毆打田文鏡。
老四也有著自己的小心思,身為太子一黨的人,不想動搖了太子的根本,答應(yīng)了太子暫時不追繳的幾個人名單。
老四想對八爺黨下手,也就一個性格魯莽的老十有欠款,頗有一些無從下手。同時因為情報的問題,對于一些真正的有錢不還的了解不清楚,加之魏東亭因為真的沒錢還款而急的上躥下跳,所以拿魏東亭開刀,最后真的沒錢的魏東亭只能一死了之。
就這樣本來好好一場追繳國庫的事情,幾位阿哥不說兄弟同心,最起碼不拖后腿也可以追回大部分欠款,卻因為奪嫡對于太子是找到破綻就往死里出手。同時見不得老四順利完成任務(wù),搞的烏煙瘴氣的。
最后康熙徹底失望,在發(fā)現(xiàn)太子買官以后,叫來太子說了說追繳國庫的破事,示意太子出面停止這件事。同時讓太子自己審核一下官員是否真的有資格外放任職,敲打了一番太子。
這時候太子再次豬一般的表現(xiàn)了,停止追繳國庫時,為了拉攏人心竟然不惜當眾打了自己一黨老四的臉。

就這樣烏煙瘴氣的追繳國庫徹底落幕。
接下來朝會時康熙先是說太子停止了追繳國庫,自己還能怎么說呢就這樣了。先把停止追繳國庫這個事推太子身上,總之不能是自己叫停。(來自貧道獨家原創(chuàng))然后田文鏡被貶為陜西知縣限三日內(nèi)離京,其實也算是一種保護。之后又處理了有錢不還為富不仁的桑佩、圖倫升、鄧元方三位大臣,康熙的意思很明顯,朝廷局勢我是一清二楚的,你們這些人貪了多少別以為沒人知道,不要過分了,不然都把你們給收拾了,一切還在我的掌控之中。
這時候老四的表情有著些許尷尬,心里應(yīng)該在想,自己竟然不知道這些,情報來源太不準確了。
康熙接下來就說起來了:“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詡。這一次呢?該查的,該追的都查了嗎?有些可以緩一緩,你卻不能量情度勢,弄的不該死的死了,該辦的,沒有去辦。”
康熙的意思其實很明顯了,一是你一向精明自詡,這次怎么是該查的不查,可以緩緩的卻逼死了呢,就是情報來源太少了,就這樣還精明自詡好意思嗎。二是老四跟太子那點小動作,康熙應(yīng)該知道,所以這樣說借此敲打老四一番。
康熙可以說是主要是提醒老四情報的重要性。至于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自江南賑災(zāi)和追繳國庫欠款來,康熙算是看清楚了,幾位阿哥為了奪嫡是置國事于不顧,就知道勾心斗角。而太子也是外強中干爛泥扶不上墻。也就一個老四還干點實事,所以有意栽培一番!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zhuǎn)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guān)注天天,關(guān)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