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想“做”游戲還是想“玩”游戲?

以下內容純屬瞎說八道,還請看官們自行斟酌。
本人最近在學校面試了兩家游戲公司,一個是校招面試,一個是游戲實習生面試,第一家進了一面,第二家是電話面試,最后由于個人自身水平不夠,結果都在面試上被刷了下來。本人有一定的社恐癥狀,所以在面試的時候也是把握不好自己的心態(tài),而心態(tài)不好所產生的后果就是在語言表達邏輯上的混亂,而對于任何一個需要溝通的崗位來說,清晰的語言表達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技能,沒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任何合作都是白搭。
經過這兩場面試下來,我得出了一個基本事實:對于游戲的認知方面,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菜雞,或者說我對于游戲的認知一直是處于一種“玩家心態(tài)”。這個事實已經成為一個自我暗示的心上大石,也直接影響到我的情緒。過去幾天為了準備好面試,自己的PS4也已經積了好幾天的灰塵,也很久沒有打開了。而在昨晚,室友為了排遣無聊,我為了暫時地忘卻煩惱,我們兩個人打起了街霸5,。我和室友打得不亦樂乎,宿舍那些熟悉的人也圍過來觀戰(zhàn),頓時室內充滿了歡聲笑語,我也在游戲當中找到了短暫的快樂。打完游戲,圍觀的人散去,快要入睡的時候我的腦子里就蹦出了這么一個問題:我到底是想“做”游戲還是想“玩”游戲?而這個問題直到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答案。
對于當前的游戲市場而言,我算是一個“落伍者”。我小時候從紅白機開始接觸游戲,玩的是魂斗羅與超級瑪麗之類的FC游戲;小學時的主要游戲媒介則是街機,玩的大多是SNK系的游戲而之后的初高中,我的游戲媒介則變成了網吧的電腦,MOBA類主要是LOL玩得比較多,MMO類在初高中大多數(shù)也是淺嘗輒止,包括當時備受關注的劍靈、天涯明月刀和天諭等大型MMO也都嘗試了一段時間,最后也沒有玩下去了,我斷斷續(xù)續(xù)還在玩的端游也就一款了:《洛奇英雄傳》;而到了大學之后,在室友的影響之下,我走向了單機游戲的“不歸路”,當下時段國內比較流行的手游與網游也沒有進一步的體驗,對于國外的手游體驗也是一種淺層次的體驗,我追逐著新潮的單機游戲,而對于當下時興的手游,我真的只有一個比較淺層次的體驗。我對于國內手游的體驗也就止步于騰訊魔方工作室的《火影忍者》手游,之后我也棄了《火影》。后來的2017~2019年,我就很少體驗過國內的主流手游了??梢哉f,對于國內游戲的體驗,我也是在這個節(jié)點上“落伍”了。
我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么我玩不下去網游(包括手游和端游)?對于這個疑問,我現(xiàn)在能夠大概得出了我自己的答案:
一、上班式玩法。就拿我之前玩的《火影》為例,每天登陸上線的時候,任務提示的紅點以及充斥任務路線的人物列表一下子刷在我的眼前,為了完成這些人物,我得一個個地去點,去完成這些任務,這些任務做完之后,一茬任務又來了,之后還得接著做任務,有時候有些任務還有戰(zhàn)力的限制,就會破壞游玩的節(jié)奏。為了提升戰(zhàn)力,由不得不做一些其他的任務,然而其他的任務也是有著戰(zhàn)力的限制,又破壞了游玩的節(jié)奏,最后四處碰壁。如果加入幫派的話,那事情就更多了,如果有幫派活動,還得聽從幫主的指揮參加活動,如果幫派活動多了話,幾乎天天都得上線,每次都得守著手機,每一次幫派活動都得打很久,本來打手游就是為了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但是《火影》這款手游每次打完下線,都會覺得很累。
二、社交化模式。上面我有提到過,我有輕微的社恐,當這種社恐投入到游戲當中,對我而言也算是一件比較要命的事情。我在任何一款游戲當中算是一個自閉玩家,喜歡獨來獨往,但是游戲當中的某些任務需要進行社交的時候,我往往是不敢去跟其他玩家進行交流的。雖說社交也是網游體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對于我而言,這種社交化的體驗會很大程度上分散我對于游戲內容的注意力。
三、窮。大多數(shù)網游玩家如果想往高階上走,追尋更強的游玩快感,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氪金的,因為我窮,所以我很少能拿出錢來對游戲進行充值。就算是我充了錢,我發(fā)現(xiàn)“氪金”就是一個無底洞,充得越多,反而想要得越多,帶著這種欲望來進行不斷地疊加,對我而言也算是非??植赖氖虑?,我自身沒有那么多錢去創(chuàng)造填補這個無底洞。
四、低成就感。綜合上述三點,其實就可以得到一個輕而易舉的結論:一個窮逼的低成就感,換一個更為俗氣的話語,也就是“錢少事多”。我作為免費玩家或微氪玩家,我很難在網絡游戲當中獲得一個較為完整的體驗。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想法,當然這種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不能說誰對誰錯。
現(xiàn)在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游戲的版本更新也越來越快,游戲節(jié)奏也變得越來越快,游戲里金錢的流動速度以及人心流動的流動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玩家一茬一茬地走,金錢也是一茬一茬地來,當我點開手游的時候,我仿佛感覺到我的雙手有一大筆金錢在我手中流過去,當我把手伸進這個金錢流,我甚至會覺得這種金錢的意志會腐蝕我對于游戲的熱情和快感。有些游戲一旦擱置了很久,對于學習游戲的成本也就會越來越高,某天想要回坑這個游戲,發(fā)現(xiàn)已然跟不上這個游戲的節(jié)奏。
我對網絡游戲的認知迭代已然跟不上網絡游戲的快節(jié)奏,加之我對于“網絡游戲暴躁人群”的本能恐懼,致使我離開了網絡游戲的懷抱,轉向了單機游戲的懷抱。在這里可能就會問了:“你為什么還在玩《洛奇英雄傳》?”我之所以現(xiàn)在還玩這個游戲,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性感的女性角色,沒辦法這是這款游戲的精華之一;第二個原因就是這個游戲的“單機氛圍”,說好聽點叫“單機氛圍”,說難聽點就是這款游戲處于“涼”與“不涼”之間的虐貓狂魔狀態(tài):每當有新角色出現(xiàn)的時候,這游戲就會出現(xiàn)一種“要火”的假象,當熱度一過,游戲處于一種“日常涼涼”的階段。這款游戲的忠實玩家比較多,不論是組隊打本還是日常刷本,游戲氛圍還是挺友好的,除此之外,當前的游戲版本也為玩家提供一種1~90級的“新手保護期”,雖說會有些無聊,但是也能在前期能夠更好地促進玩家的成長,也能幫助新玩家得到游戲的完整體驗,之后由于某種原因而棄坑的老玩家,如果想要回坑,那么對于游戲的學習成本也不是很高,氪金大佬和微氪玩家都能在這個游戲當中找到自己的樂趣點,即便是擱置一段時間,回到游戲時也能夠很好地上手。對于我而言,這個游戲是可以像《FF14》那樣,是可以“適當?shù)匕聪聲和fI”的。
對于《洛奇英雄傳》的閑話就扯到這里。上文也論述到,我對于國內網絡游戲的認知一直處于一種淺薄且落伍的階段,算是一個真正的“落伍者”,況且本人也不是很認可當下的網絡游戲環(huán)境,如果說我經過一番廝殺之后,真的進入了游戲行業(yè),那么我估計對于游戲的熱情就縮減大半了,如果深入到游戲的制作當中,一旦游戲的游玩體驗失去了“驚奇感”,那么游戲的存在意義對于我而言就蕩然無存了。我并不是說游戲就是我人生的全部,而是我想把游戲當成一個可以欣賞的類型,我想運用我自身對于游戲的淺薄經驗去感受游戲的驚奇感。
簡而言之,對于我而言,經過這兩場面試下來,我想我只是想做一個簡單的玩家,游戲經歷讓讓我無法從玩家角度轉向設計者角度,說是熱愛游戲,其實我只是享受玩家在游玩的過程中所帶的成就感。
以后就安心做一個普通的玩家,我還是想保持一種對游戲的“驚奇”心態(tài),我不想過早地消磨我對于游戲的樂趣,也許我從事其他行業(yè),游戲的樂趣依舊還在,但如果我從事游戲行業(yè),那可能以后連游戲都不想碰了。我還不想把熱愛變成職業(yè),我還不想過早的消磨對于游戲的激情。
我是想玩游戲還是想做游戲?
答案是:我還想玩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