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rèn)真剖析古文觀止——荒落的讀書筆記(一百一十四)
《古文觀止》的第一篇是鄭伯克段于鄢,取材于《左傳》。 故事比較簡單,是說莊公(即鄭伯,鄭國的君主)的弟弟被他封邑后謀反,然后被他鎮(zhèn)壓的過程。 但講故事的方法卻不簡單,首先主要角色的身份信息、人物關(guān)系非常明確,并且只用一段便精準(zhǔn)傳達(dá)了出來,非常厲害。 至于一些配角,基本也沒有多費(fèi)筆墨,要么直接寫,要么干脆一筆帶過,絲毫不參與主線進(jìn)行。 由此可見,我國記述故事首先要求的就是凝練,不要跟主線搶戲。 而人物對話方面也非常值得推敲,比如有人建議莊公提前治理他弟弟,用的是“祖制”的名頭。而莊公考慮到名聲孝道等多個因素,選擇拒絕用的是“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天道”。 之后他弟弟做出實(shí)質(zhì)謀逆行為,又有人勸說他時,語氣就非常重了:國家沒有兩個國君,你想干啥?你要是想把君位讓給你弟弟,我就去投靠你弟弟;要是不想的話,就把他給宰了,免得多生事端。 直接擺出兩個選項(xiàng)給莊公,效果非常有效,沒過多久他就動手打敗了他弟弟。 然后由于莊公他媽從小寵溺他弟弟,給他弟弟當(dāng)內(nèi)應(yīng),所以莊公把他媽關(guān)起來,并立下誓言: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之后就后悔了。 后悔的原因不知道,可能是孝道,也可能是輿論壓力,總之就是后悔了。 然后有人聽聞了這件事,選擇給他出主意,而他出主意的過程也是人精級別的。 首先他沒說我是來給莊公出主意的,這點(diǎn)有可能是因?yàn)轭櫦暗角f公的面子,也可能是因?yàn)樗J(rèn)為直接說出主意莊公不會待見他,他選擇以“獻(xiàn)禮”的名義去見莊公,這樣一來國君就沒有拒絕的理由了。 然后見到面后,他在明知道這件事的情況下,以“國君賜下的食物我吃了,但我母親還沒嘗過”為由頭,去“提醒”莊公他有主意。 莊公也是個明白人,立馬通曉了他的意思,便把自己的難題說了出來,并得到了回答。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場戲?qū)儆谑猪敿壍墨I(xiàn)計(jì),在他的規(guī)劃下一步步完成給莊公解決問題的目的,最后雖然書上沒寫,但肯定得到了不錯的待遇。 對比現(xiàn)在大概就像馬云遇到了一個問題,一個打工仔想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案。 正常來說這倆人是不可能見面的,但人家就通過規(guī)劃一步步做到了,非常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