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第一名將:抗擊后周數十萬大軍,連柴榮都敬佩不已
955年12月,后周世宗柴榮派兵渡過淮河,向南唐發(fā)起了進攻。第二年2月,柴榮御駕親征,率領大軍征討淮南地區(qū),時任殿前都虞候的趙匡胤也參加了這場戰(zhàn)爭。面對后周的大軍,南唐君臣驚慌失措,前線將領也非常震驚。不過,有一位將領卻非常鎮(zhèn)定,他率軍抗擊后周數十萬大軍的圍攻,連后周世宗都敬佩不已,那么這位南唐第一名將到底是誰呢?

一、南唐名將
此人名叫劉仁贍,字守惠,是江蘇徐州人。劉仁贍的父親劉金是楊行密的嫡系,名列“三十六英雄”之一,官至濠州團練使。與上一代的草莽英雄們不同,劉仁贍不僅學文,還學武,“略通儒術,好兵書”,很快就名聞于國內了。南唐前主在位時期,劉仁贍“歷黃、袁二州刺史,入為龍衛(wèi)軍都虞侯,拜鄂州節(jié)度使”,在地方任職期間,還頗有政績。
南唐中主即位后,不斷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劉仁贍率軍攻克巴陵,“撫納降附,甚得人心”。數年后,劉仁贍又被任命為清淮軍節(jié)度使,鎮(zhèn)守淮西重地壽州。為防止后周入侵,南唐在每年冬季都會派兵固守結冰的淮河一線。壽州監(jiān)軍吳廷紹認為“疆場無事,坐費資糧,悉罷之”。劉仁贍上書力爭此事,還是未能阻止。

二、固守壽州
事實證明,劉仁贍是有遠見的,后周軍隊果然在冬季向南唐發(fā)起了進攻。南唐軍民聽說后周大軍將至,都感到非常驚恐,只有劉仁贍神氣自若,他與往常一樣部署相關的防守事宜,“眾情稍安”。最先渡過淮河的后周將領李谷向壽州發(fā)起了進攻,激戰(zhàn)一月有余,但卻未能攻克,他還主動發(fā)起進攻,“出兵破城南大柵,殺周兵數千人”。
此時,南唐將領劉彥貞率兵來救,并向撤退的李谷發(fā)起了進攻。在此之前,劉仁贍多次勸說劉彥貞不要追擊,但劉彥貞不予理睬,結果中了后周世宗的埋伏,幾乎全軍覆滅。之后,柴榮來到了壽州城下,征調數十萬人,“征宋、毫、陳、潁、徐、宿、許、蔡等州丁夫數十萬以攻城,晝夜不息“。攻城戰(zhàn)持續(xù)了一個多月,壽州城依然在劉仁贍的掌控之中。

三、城陷身死
眼見無法攻破壽州,后周世宗又想起招降之策,他親自來到城前,想要招降劉仁贍。結果還是遭到了劉仁贍的拒絕,“但遜詞以謝“。柴榮沒有辦法,只好返回開封,讓大將李重進繼續(xù)圍困壽州。劉仁贍沒有徹底死守,他還趁機發(fā)起了反攻,一舉攻破了宋軍的南寨。不過,雙方力量懸殊,壽州依然遭到后周大軍團團包圍,情況越來越糟,”城中饑死者甚眾“。
957年正月,后周大軍擊敗了支援壽州的南唐軍隊,劉仁贍請求由邊鎬守城,讓他率軍與后周決戰(zhàn),但卻被主帥李景達拒絕,“仁贍憤邑成疾“。一個月后,柴榮再度親征,大破南唐援軍,至此南唐再也沒有能力派出援軍。劉仁贍”聞援兵敗,扼吭嘆息“,已經無法處理軍務了。到了957年三月,監(jiān)軍周廷構開城投降。
柴榮親自接見了病入膏肓的劉仁贍,還想加封他官職。數日后,劉仁贍病死,壽州百姓痛哭,軍中數十位將校聞訊自殺。柴榮”遣使吊祭,命內臣監(jiān)護喪事,追封彭城郡王“。
參考資料:1.《舊五代史》;2.《資治通鑒》;3.《南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