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小說《鴨鼠變》出自《浮談奇聞錄》徐代友橘居士著

相傳在廬江郡境內(nèi),有一座山極為奇特,名為指山。山的北面有一個湖泊,名為鴨澤。湖水清澈見底,鴨群紛飛,宛如仙境。
在徐代廣定年間,有一位賢士從京城來到此地游玩,聽聞這個傳言,仿佛脫離了塵世,于是決定前往觀看這個奇異景象。
當他走到山腳下時,突然看見一位老婦人手持竹竿,指向湖泊。鴨群翩翩起舞,公鴨嘎嘎嘎,母鴨呷呷呷,空氣中彌漫著腥臊的氣味。
賢士看到這個景象后,心生向往,想品嘗鴨肉的美味。突然看見一個老丈急急忙忙地迎面而來,告誡他說:“小心別吃!這些鴨群其實是老鼠變的,不是真正的鴨子。”賢士聽到這話后,心生疑慮,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這些鴨子的腳指確實是手指而非鴨掌。他看得越久,就越覺得驚奇。
于是他寫了一篇文章,詳細敘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揭露了事情的始末,并解釋了這種現(xiàn)象的由來。他想用這篇文章來補充《齊諧紀》、《列子》、《酉陽雜俎》、《夷堅志》等書的空白。人們看到這篇文章后,無不感到驚愕,贊嘆道:“真是大自然的神異奇觀!”
皇帝和朝廷的諸位公卿聽到這個消息,心中大感奇怪,于是命令博學(xué)之士,盡力探尋它的來龍去脈。
翰林博士,飽學(xué)鴻儒,在蘭臺藏書處研究古籍,閱讀經(jīng)典,搜尋文字,潛心數(shù)載,探索尋找原因。
有一博學(xué)者慧心頓悟,立時開口說:“山名指山,澤名鴨澤,指山之鴨不是鴨,是自指山而至鴨澤的鼠類?!?/p>
眾人聞之,忽然好像明白了。指山之鼠是昔日山民亡兒的魂魄,自指山中淪為鼠靈。魂魄又得到貍貓的恩賜,化為鴨類,所有指山之鼠,都從澤中探出以禍害人間,掠奪田地。
于是招集天下有道的方士,焚香念咒,祈禱拜祭。未過數(shù)日,澤中的群鴨都恢復(fù)本相,返歸山林。自此之后,指山不再有群鴨的奇觀,而成為市井閭巷中的一段軼事。
友橘居士說:“世間萬物變化,奇異詭譎,不能詳細研究明白,不只是指山之鼠化為群鴨。古人所謂腐爛的枯草變成螢火蟲、鳥雀進入河水變成蛤蜊的說法,大蓋說的就是這類情況?!?/p>
《浮談奇聞錄?鴨鼠變》徐代友橘居士著。
相傳有云:廬江郡境內(nèi),有一山,名指山,甚奇。山之北有澤,曰鴨澤。水清如鏡,群鴨翱翔其間,云霧繚繞,恍如仙境。
廣定間,有一賢士,自京師來,游歷于此,聞名而至。行至山麓,忽見一老嫗,持竹竿,指澤中。鴨群起飛,翩翩然。公鴨嘎嘎,母鴨呷呷,腥臊之味盈溢。
賢士心生慕艷,欲品鴨肉之美。俄而見一老丈,急趨而來,誡曰:“慎勿為之!此鴨群乃鼠所化,非真鴨也?!辟t士聞之,心生疑竇,乃細窺其態(tài),見其有指而非掌。愈觀之,愈驚異。
遂作文一篇,陳其所見,揭示始末,以明其由。欲以補《齊諧》、《列子》、《雜俎》、《夷堅》之列。人閱之,皆駭愕,嘆曰:“真造化之神異也!”
帝及朝廷諸公聞之,心怪之,遂命博學(xué)之士,窮其由。
于是翰林博士、飽學(xué)鴻儒,棲身蘭臺,披覽墳籍,檢尋文字,潛心數(shù)載,探究其故。
一博學(xué)者靈感乍現(xiàn),出言曰:“山名指山,澤名鴨澤;指山之鴨非鴨,乃自指山而至鴨澤之鼠也?!?/p>
人聞之,忽悟。指山之鼠乃昔日山民亡兒之魂,自指山而淪為鼠靈?;昶怯值秘傌堉n,化為鴨類;凡指山之鼠,皆得自澤中探出以禍人間,掠奪田疇。
乃招天下有道方士,焚香念咒,祈禱拜祭。未及數(shù)日,澤中群鴨悉復(fù)本相,歸于山林。自此,指山不復(fù)為鴨澤之奇觀,而成里巷市井之一段軼事。
友橘居士曰:“世間萬物變化,千奇百怪,不能盡道。非獨指山之鼠化為群鴨也。古人有言,腐草為螢,雀入水化為蛤,蓋亦此類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