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不玩1999了?
我為什么不玩1999了? 6月底我做了一個決定,我選擇放棄了《重返未來1999》,這個決定是不是很大膽?放棄了一款自己在里面投入了可能有小千元但只玩了一個月的游戲,放棄了一款持續(xù)不斷給到自己流量的游戲,是不是很大膽? 有朋友在后臺私信我說,他喜歡這款游戲,他也看得出來我喜歡這款游戲,希望我能給到游戲容忍度,多玩一個版本,多生產(chǎn)一些內(nèi)容。 不可否認,我確實喜歡這款游戲的劇情,還有美術(shù),在6月底的時候我突然一下子熱情迅速殆盡,我已經(jīng)不想討論這個游戲了。 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愛的對立面不是恨而是漠不關(guān)心”(馬歇爾·薩林斯在他的著作《馬爾卡克的死》(The Death of Captain Cook)中提到了這個觀點),這句話我深以為然。 當玩家的核心訴求遲遲得不到回應(yīng),本質(zhì)上這已經(jīng)不是恨,而是忽略。誠然,《重返未來1999》目前的日均ios大概是7.2萬美金,安卓端一般是在蘋果端的基數(shù)上,簡單的乘以2,一款日均可以去到100多200萬收入,一個月保守估計有五六千萬流水的游戲,這種資金流轉(zhuǎn)的現(xiàn)狀,可能讓他們認為《重返未來》是一款抗風(fēng)險能力很強的明星資產(chǎn)。 但即便他們的體量到了這個程度,都無法掩蓋的一個事實是,游戲官方在初期運營階段侵犯了玩家的核心利益,又對玩家的核心訴求選擇了忽視。 我們所處的年代,小孩子的合理訴求會得到尊重,貓的訴求會得到主人的重視,狗的訴求會得到主人的重視…… 而我,僅代表我個人,在某一點和許多玩家同樣的訴求上,當我收到的是忽略而不是重視,是冷漠而不是回應(yīng)的時候,我內(nèi)心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凄涼。 玩家們喜歡把自己自嘲為“韭菜”,在我們所處的時代,什么樣的訴求會被忽略,就是當正義無法得到伸張的訴求。 我不是想站出來當一個領(lǐng)軍人伸張正義,我沒有這個資格,也沒有這個能力,我有且只能選擇離開,叫心灰意冷。 游戲是好游戲,但我選擇離開這個游戲,包括游戲的社區(qū),游戲本身。 而且我也傾向于認為,重返未來大概率是一個流星產(chǎn)品,而不是明星產(chǎn)品,如果一個不信守承諾、一個被刺玩家、一個忽視玩家根本訴求的企業(yè)能夠發(fā)展起來,我會感覺這是一種悲哀。 我也只能言盡于此。 我并沒有詆毀,只是在發(fā)泄我的個人情緒,如果因此傷害了誰的感情,在此我只能說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