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象如何逃生脫險
2007年11月21日的清晨,一群村民在勐臘縣象明鄉(xiāng)的一汪湖邊,遭遇一群野象的襲擊,眾人四散逃命,但仍逃不過野象的追殺,一死一重傷。
大象超強的踩踏能力,我是有所見識的。幾年前,姐姐帶侄兒來版納旅游。在“野象谷”的訓(xùn)象學(xué)校,四歲的侄子與三歲的女兒為爭先喝椰子水誰也不謙讓,爭執(zhí)中,椰子從手中滑落,骨碌碌地從看臺滾出十米開外的表演場邊。一頭大象眼尖,看見了,趕快屁顛兒屁顛兒地跑過來,只一腳,就將堅硬的椰子踩個四分五裂,靈巧的象鼻順“手”一抄,連皮帶殼送入口中,之后,才大搖大擺地返回表演場,全然不把面色慍暗、大聲喝斥的訓(xùn)象員放在眼里。剛才還又吵又鬧的兩個小孩頓時看得目瞪口呆,立馬噤聲,好長時間不再提椰子了。
大象大多性情溫和,一般不會主動去攻擊人。除非是以下三種個例:一是處于發(fā)情期的公象,性情乖張暴戾,即使其主人靠近亦十分危險。其特征是公象頭上的“油孔”開始冒油。二是人不小心誤入了野象群的安全警戒線(其距離應(yīng)是人象相去20米以遠),母象判斷人有了攻擊的企圖,護犢的本能促使它發(fā)狂窮剿以絕后患。三是野象幼年時曾目睹家族成員遭人類獵殺,從此在心里種下復(fù)仇的種子,當時機、條件成熟就會主動攻擊。
長期生活在這里山澗林溪中的村民尚且遭此毒手,我等酷愛背包驢行的遇著大象又該如何避險逃生呢?
裝死嗎?
據(jù)說這招對付狗熊攻擊倒是挺有用的,但野象是素食主義者,活體、死尸對它而言并沒有太大區(qū)別,所以裝死就等于送死。
逃跑嗎?
主動示弱,退出母象的警戒距離,消除它的敵意,或許會有些效果。但如果碰到是發(fā)情期的公象或者有暴力傾向的野象,逃,固然是不二的選擇,但不要在平坦開闊地與大象賽跑,也不要試圖與大象比試上山或滑坡的速度,它都能象坦克一樣輕易地追上你。
逃,關(guān)鍵是逃的技巧!
在“野象谷”,我曾就這個問題認真地問過導(dǎo)游小姐,她也很認真地想了一會兒,然后告訴我們一個成功避險的掌故:
那天,他們園區(qū)有個工人,穿著黃馬甲的工作服在林中逛悠,一轉(zhuǎn)彎,發(fā)現(xiàn)前方一頭獨象就在不遠處!那人想都沒想,下意識掉頭就跑,獨象也發(fā)現(xiàn)他了,撒腿就追,眼看就要追上了,那人突然想起大象“視力不好”,于是將醒目的黃馬甲脫下,奮力朝山下扔出。大象果然上當,沖下了山去。那人一氣狂奔,終于揀回一命。
游客中立刻有人玩笑似的提出一連串葷問題:如果被大象追趕的是象你這么漂亮的一個“騷多哩”,你穿著筒裙能邁得開步子嗎?大象快追上你了,你會脫衣嗎?你力氣小,即使脫衣,也扔不了多遠,騙不了大象,大象繼續(xù)追,你又怎么辦呢?連珠炮似的發(fā)問,說得導(dǎo)游小姐的臉頓時紅到了耳根,尷尬得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游客中也有好心人,替她解了圍:我們這幫大老爺們兒還能不英雄救美嗎?套上黑上衣,冒充裁判員,騙那近視傻大個兒。一吹哨子,大喝一聲:“GAME OVER” ,得,各自收拾回家。
眾人哄笑,繼續(x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