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誰給我大鵝,我就給他寫字

如果說在家里放一杯酒,李白會跑過來偷喝放一盤紅燒肉,蘇軾會點評點評它的味道放一只貓,陸游會抱著它不出門……那么放只大鵝你一定會看見,王羲之拿著筆從遠處飄來我的鵝子在哪里?

“鵝”在今天非常不好惹,有不少人被鵝攆過,它是看家護院的一把好手。
在古人筆下,鵝看上去非常優(yōu)雅。

? ? ? ?↑明 佚名《瑞蓮翎毛圖》局部
這姿態(tài)神情,要么是謙謙君子,要么是大家閨秀,實在太賞心悅目了。古代鵝承擔(dān)著非常幸福的任務(wù):聘禮。

“鴻雁”是上古婚儀中重要的禮物,但因為鴻雁不容易獵到,就用白鵝替代,于是鵝就成了婚姻的使者。在唐朝,松贊干布向唐太宗進獻過黃金鑄造的鵝。
↑秋渚文禽圖-宋 佚名 故宮博物院藏要說愛鵝沒人比的過王羲之。他曾經(jīng)做過右軍將軍,被稱為“王右軍”,因為他愛鵝成魔,后人把鵝也叫“右軍”。
王羲之到底多喜歡鵝呢,看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了。

? ? ↑元 錢選《王羲之觀鵝圖》局部
“讓我看看誰是這條河最靚的鵝”

↑清 佚名《羲之換鵝圖》
“確認(rèn)過眼神,你從此是我的鵝”。

王羲之出生于東晉時期的家族瑯琊王氏,是當(dāng)時最著名的大家族之一。
王羲之自幼愛習(xí)書法,由父王曠、叔父王廙啟蒙。七歲善書,十二歲從父親枕中竊讀前代《筆論》。

王曠善行隸書;王廙擅長書畫,王僧虔《論書》曾評:“自過江東,右軍之前,惟廙為最,畫為晉明帝師,書為右軍法。”王羲之從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書學(xué)熏陶。
作為大書法家,王羲之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愛好:愛鵝。

↑元 錢選《王羲之觀鵝圖》局部
當(dāng)時會稽有一個老太太養(yǎng)了一只善鳴的鵝,王羲之派人去買,老太太不賣,王羲之便和朋友一起去觀賞,然而老太太聽說書法大V要親自來,便殺了鵝準(zhǔn)備款待他,王羲之到時,鵝已死,他十分難過,每天嘆息。

王羲之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息彌日。——《晉書·王羲之》

還有一事也頗能反映王羲之對鵝的愛,據(jù)說當(dāng)時有個老道士,想要得到一本王羲之手書的《黃庭經(jīng)》。他知道王羲之愛鵝,便投其所好,精心地養(yǎng)了一批良種白鵝,每日在王羲之與友人郊游處放養(yǎng)。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王羲之終于「偶遇」了這群白鵝,十分歡喜,便想要買下它們。

道士表示不要錢,只要王羲之寫一篇《黃庭經(jīng)》,王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這篇《黃庭經(jīng)》,世稱“右軍正書第二”因為這個頗有意趣的故事,《黃庭經(jīng)》也稱《換鵝帖》。

王羲之喜歡鵝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但是王羲之喜歡鵝的原因卻很少有人知道。

據(jù)說王羲之喜歡鵝,是因為鵝可以幫自己的書法技藝更上一層樓。王羲之沒事就看看鵝是為了研究鵝游泳的姿勢,從鵝游泳的一舉一動思考出了用筆的技巧。

據(jù)說,王羲之從鵝身上悟出了書法要像水一樣平靜,自己要向一只鵝一樣在平靜的水面上翩翩起舞,要保持一顆不驕不躁的心,這樣才不會被外界所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