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高清字幕版

01
越是精細(xì)的東西,人吃到身體里面會產(chǎn)生成癮性。
人要持滿才是長壽的要訣。過五十歲容易衰老的人就是不知道節(jié)制。
本臓有病稱為正邪,受母臓影響得病稱為虛邪,受子臓影響得病稱為實邪。被侮稱為微邪,被乘稱為賊邪。
“實則瀉其子,虛則補(bǔ)其母”——這里指的是虛邪和實邪。
“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肝有實證,補(bǔ)腎令其虛。
如果人能做到無欲無懼、多勞動的話,活過百歲不成問題。
小孩七歲換牙,女子十四歲天癸是最標(biāo)準(zhǔn)的。
治療女性的奶水病是以強(qiáng)心為主。
吃西藥會把人體里的水(這個水是氣血津液的液?)釋放出來。
灸足三里胃氣不會衰敗。
足太陽起于睛明,足少陽起于瞳子髎。
一般乳房長腫塊、腫瘤,長腦瘤的都是常年情志不夠安逸。
道家煉丹用金石類的藥物,因為千年不壞,可以使長壽。
冬天出汗多傷腎,會造成肌肉萎縮,精神萎靡不振。

陰脈太盛——溢脈;陰虛——覆脈;不管是溢脈還是覆脈,在過去都是胃氣已覺的脈。
肺里的津液來自大腸,大腸里的水來自食物。
里寒(心和小腸)很盛的時候,陽氣就不會上來,不會衛(wèi)外。
久坐濕地,陽氣受到濕傷,頭重如裹。
氣傷:經(jīng)脈的氣受傷的時候,一個人的外形就會改變。先形傷后引起氣傷也是有的。
陽氣本身行的速度會很快,不會停留在一個地方。如果過于操勞,陽氣損耗掉了,人的陽氣就會累積在身體里,會使人昏厥、不出汗、眼睛看不到。
濕氣附在皮膚表面一段時間后就會生疣。
白日見鬼——魄散了。
俞穴是陽氣走的地方,募穴是陰走的地方。
風(fēng)為百病之始。
臓的收藏和腑的宣泄都是靠陽氣。當(dāng)陽氣不行的時候,不管好壞統(tǒng)統(tǒng)堆積起來。
吃太飽容易生痔瘡。
強(qiáng)力抬重物傷腎氣。
~~~~~~~~~~~~~~~~~~~~~~~~~~
02
冬傷于寒,春必溫病。
原本五色存于五臟之中,當(dāng)某一臟受到影響,這一色待不住,人就會呈現(xiàn)病色。
好久沒吃的東西暴飲暴食一頓可能會得盲腸炎。
黃帝問曰:天有八風(fēng),經(jīng)有五風(fēng),何謂?岐伯對日:八風(fēng)發(fā)邪,以為經(jīng)風(fēng),觸五臟,邪氣發(fā)病。
東風(fēng)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fēng)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fēng)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fēng)生于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臟;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肢。
冬春病在陰,夏秋病在陽。橫隔以上為陽,橫隔以下為陰。
濁氣太過跑到橫膈膜以上,就會反映到印堂的位置,這就是陽明頭痛,扎中脘穴。
望診中青黑為痛,赤黃為熱,白為寒。治療后顏色若按相生方向轉(zhuǎn)變就是好轉(zhuǎn)的跡象。
當(dāng)令節(jié)氣看到當(dāng)令的顏色是正常的,看到相生的顏色問題不大,看見相克的顏色就不好。
味淡入氣分,味厚入血分。
天一生水,在人為腎,腎之竅為耳,又主骨齒。地二生火,在人為心,心之竅為舌,又主血氣毛發(fā)。天三生木,在人為肝,肝之竅為眼,又主筋膜爪甲。地四生金,在人為肺,肺之竅為鼻,又主皮膚喘息。天五生土,在人為脾,脾之竅為唇,又主肉色。
肝之果為李,所以李樹的一些部位可以入藥治肝病。
一般的稻米對肺很好。
人有氣的時候會出頭油,臨死之人不分泌油脂,頭發(fā)會蓬起來。
精煉鹽吃多了會水腫。(存疑)
心之果為杏,肺之果為梨,脾之果為棗,腎之果為栗。

橫膈膜分清濁。清氣在下會泄瀉,濁氣在上會臌脹。
寒氣待在身上太久就會生濁,所以所有的腫瘤癌癥都是寒。熱不會累積在一個地方。
治一個人的病,如果面色按照相生的方向轉(zhuǎn)變,就是越來越好。
清陽發(fā)腠理,濁陰走五臟。
補(bǔ)精神要吃淡味的東西,補(bǔ)形要吃味厚的東西。
熱盛傷氣,寒傷血。
肚臍的左邊有動悸是肝風(fēng),下方有動悸是心,右邊是肺,上方是腎。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春傷于風(fēng),夏必飧泄;夏傷于暑,秋必痎瘧。秋傷于濕,冬必咳嗽。冬傷于寒,春必病溫。
五藏與五變:五變指五藏病變。肝在變動為握,肝氣病變表現(xiàn)在握力上,比如手沒勁或者是抽筋痙攣等。心在變動為厥,指四肢厥逆癥,即手腳冰涼。脾在變動為噦,噦是打嗝嘔吐。胃氣以降為順,上逆就說明元氣虛,腎精不足。肺在變動為咳,咳嗽就是通過振動把肺寒振出去。 腎在變動為栗,為打哆嗦打噴嚏。(曲黎敏)
貧血是寒證,要把寒去掉,血才會恢復(fù)。
走路飄的人是上實下虛。
左邊的陽比較強(qiáng),所以左耳比較靈敏。
天氣通于肺,地氣通于嗌,風(fēng)氣通于肝,雷氣通于心,谷氣通于脾,雨氣通于腎。
人工合成的西藥絕大多數(shù)都是酸味。
病在皮毛上,用針在皮表刮一下,汗就出來了。病在肌肉,針就下在肌肉。
病進(jìn)入五臟后,就是半死半生。
左病右刺,右病左刺。
浮脈、滑脈為陽;沉脈、濇脈(似有若無)為陰。如果摸到寸脈(陽脈)很沉,就是陽不足;如果尺脈又浮又大,就是陰太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