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想到鄰居就會覺得和NTR以及老王有關的這種想法是不是搞錯了什么
我知道,標題很長,所以文章不會很長,畢竟能看完長文章已經(jīng)在現(xiàn)代人里面算是稀有技能了。
順便,這篇文章句子也不會很長,因為句子長了我們可能不好理解。
以及,這是獻給會看我這篇文章的人的,對這種話題沒興趣的人自然敬而遠之,不是嗎(笑)
哦,這是我的一家之辭,社科無真理,您要是覺得我在胡說八道,就是您對,我只是提供一種思考觀點——現(xiàn)在觀點也是五花八門,沒必要取信我的。
好了,buff,
還沒疊完,我是學工科的,對于社會學的專業(yè)詞匯一竅不通,全然草臺班子,如在座的專業(yè)人士有什么比較pro的思路,還請賜教。
嗯,這下疊完了。
撒,開始吧!
先談談定義,這里我們不發(fā)散到森林和星辰,因為標題里的故事大多是家門口的慘劇,家門不幸的話,一般人也沒功夫和覺悟去折騰詩和遠方。
鄰居,住你家附近的人,距離很近,可能就隔了個門牌號,幾步的功夫你就可以串門成功。也可能您日子過的比較寬裕,住在別墅區(qū),那也無外乎一道柵欄或是一條街道的距離。又者,您住在深山老林,那或許您就是前文中提到的以星辰森林為鄰居的隱者群體。
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還是棲息在公寓的膠囊里,故還是以此為本文的主旨。
不過嘛,不論怎么樣,鄰居終究是“隔壁”的存在,而不是和你同住一個屋檐下的親友,故彼此之間指定有著秘密和距離。
打個比方,你可能和你的鄰居關系很好,你很容易知道他家的貓貓今天吃的是什么牌子的貓糧——這是他同樣作為愛貓人士和你的分享,但是你大概率是不知道他今天的內(nèi)褲是什么顏色的。
這看起來是廢話,畢竟一個屋檐下的人也不一定知道這么隱秘的信息,因為任何人之間都天然有距離,貓再怎么親近,到頭也是被戲稱為“主子”的寵物,所以有關貓貓的訊息給出或隱瞞其實都無傷大雅,但是涉及自身最為機密的信息就大概率是要隱瞞起來的。
什么是最機密的信息呢?其實沒有定義,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有人覺得露出大腿就是不恭,而有人卻有膽子上街裸奔;有人在人前說一點自己的想法就會面紅耳赤,但是卻依舊有人敢于搞抽象的“獨立宣言”。每個人或多或少會向外界給出信息,而你也會下意識地去接受這些信息,但是你所得到的信息和別人真實含有的必然是不相等的,再為同心的夫妻也沒辦法把自己心里想的所有事情都敞開說,且就是交換彼此最新鮮有趣的想法,這個轉(zhuǎn)換率也不能到100%,畢竟人類的信息傳遞相當?shù)托胰菀自斐鱿∑婀殴值钠缌x。連最和諧的夫妻尚且如此,就不談你和你的鄰居了——畢竟正常情況下你們甚至不睡一起。
前些時間學了一個詞,叫“信息不對等”,用在這里或許是大材小用,但倒也合適,你的鄰居和你的距離或許比陌生人近,但比親人遠,你們之間信息相符的部分不會少,但是卻總低于你的預期——因為一般情況下,別人總是比你想的要不了解你(跟蹤狂除外),所以刻意指望他人的理解基本上和期待一只餓瘋的獅子不咬你是一回事。
好,說了這么多,提到了“隱瞞行為”,“信息差”等聽起來沒什么專業(yè)程度的文字,是不是該談標題了?
對,如果前文的鋪墊您大致明白且認同了的話,我們就可以進正題了。
鄰居,和你親近,因為住的近,但又疏遠你,因為你們終究不是一家人。
那么這種曖昧的關系,就是很適合做文章的土壤了——畢竟親人太近,胡亂臆造會有背德感(但有些人似乎很喜歡這個),而陌生人又太遠,放在作品里容易“機械降神”,太突兀了。
以這個為前提,開始對前文里提到的詞匯分析。
存在隱瞞的行為,就意味著你不知曉其間發(fā)生了什么,那么這就給了我們很大的藝術空間——涉及創(chuàng)作的人(比如我這種怪文書作家)就可以借題發(fā)揮,只要時間地點人物合適,任何情節(jié)都可以往這個隱瞞的區(qū)間里面塞。
而信息差,也是和隱瞞完美地配合起來。
所以暫且得出結(jié)論——作品中鄰居的行為無論平淡也好、過分也好,都保證了其是可以被大多是觀眾接受的程度,無論是進行良好的角色塑造還是如標題中的情色演繹,鄰居這個身份都是很合適不過的。
所以該下定論了?
不不不,每個作家畢竟不一樣,下面也大致分類討論下。
比如,我有著狂正的三觀,我的世界里面就是二十四字真言,純純的象牙塔,想不出任何污垢的事件,只會想到人性里最美好的東西,比如互幫互助,鄰里有愛,夜不閉戶等等古今賢人夢寐以求的美好品質(zhì)。
那我的“鄰里”小故事是什么呢?
兩個人一起解決各種生活里的小麻煩,一起幫助彼此,最終都得到美好的生活,
又或者我有一點對殘缺結(jié)局的追求和向往,那我或許會寫出一個人帶著他最親愛可敬的鄰居去看病,卻沒能挽救鄰居的悲傷小故事。
于是,我們就給出了,最純潔的人會寫出的最顯而易見的兩種小故事,分別是大喜大悲。
然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種故事你可能已經(jīng)看麻了,沒感覺了——你光是在我這一句話的概括里,都可以想到會發(fā)生什么你耳熟能詳?shù)碾u湯故事和人性本善的小呼喊。
這是啥原因?
因為這些故事太平實了,沒什么波瀾,第二個例子還算有個悲傷結(jié)局,可以騙點刀片,但是第一個就是純粹的白開水了。
那想個小問題,為什么你覺得這些故事“白開水”。
可能是你看多了——安徒生童話已經(jīng)把真善美等詞匯爛在你心里了,這些東西沒法刺激你了;
又或者你的生活就很精彩,對你而言這種流水賬劇情就像肥皂劇,你會看,但你可能談不上喜歡,因為你只是想打發(fā)時間——如果你有更好的劇情可以去品味,你必然很難再在這種平平無奇的情節(jié)上駐足停留。
我們看故事,總的還是把自己當個局外人,看熱鬧不嫌事大,事情越大才越興奮。
所以,當心靈有些黑暗色彩的人來做文章(這才是大部分作者)的時候,那才是老睡王握拳頭——大的要來了。
鄰居之間的故事要是太順滑的話,也太沒意思了,可以制造點矛盾和誤會,然后若是有心寫出一個GOODENDING,那我就讓他們和好如初;但要是想一條走到黑,那完全可以讓他們徹底因為誤會決裂,反目成仇,最后互掐(甚至可以賣一波仇人CP,一舉兩得不是?)。
而矛盾和誤會要是都被嫌棄,大家覺得這白開水沒味的話,作者還可以把情節(jié)搞得再變態(tài)一點——好,點題了!這里完全可以把各種倫理外的、現(xiàn)實生活里我們大部分人不敢做的背德事情全部拿進來折騰了,比如家庭混亂關系、隔壁老王之類的,反正大家喜歡看熱鬧,作者大可以在作品里滿足大家看這種熱鬧的欲望。
于是,適合鄰居的背德劇本有什么呢?
隔壁老王啊、鄰居家的好太太啊,各種充滿島國風情的劇本都可以被扮上筆墨和熒幕,反正只要劇情合適,像我前文說的,滿足時間地點人物的信息(哪怕劇本有硬傷現(xiàn)在也顯得無傷大雅),利用好鄰居和文中主角天然的“隱瞞行為”,那不是完全可以自由發(fā)揮了?
只要奪人眼球,什么劇本都可以加塞——而前文提到的和上床相關的情節(jié),劇情簡單入門低,誰都可以隨隨便便拿一張鍵盤寫出一段或真或假的經(jīng)歷來刺激讀者。
太棒了,只是加入了這么些低俗劇情,文章就有人看了!
所以什么寢取ntr被做成基本的情節(jié)也是合情合理了,逐漸被不同的作家以各種方法演繹,如情色小說啊、三流的情色視頻啊等等,鋪天蓋地且經(jīng)久不衰——很多人就像看慣了童話一般對這些情節(jié)無感了,但總有沒有被污染的存在,那么就這樣一批一批地污染下去,總是有新的韭菜到田里被這種情節(jié)抓睛,如此延續(xù)。
最后,很多人都潛移默化地被這種情節(jié)所侵蝕了大腦——其實它不希望這種情節(jié)變成常識般的存愛,因為大家對常識是沒什么興趣的,作者們只能搞出點更加誘人的東西。
似乎扯遠了?
不是說這是搞錯了什么嗎?怎么開始分析起這種行為的利弊了?
好吧,坦率地講,我作為一個作者,只要可以抓睛吸引閱讀,我是挺無所謂內(nèi)容優(yōu)劣的。
誒?你覺得我這種想法是純粹的擺爛?
噗,時代不是就如此嗎?我可愛的讀者同志?
其實這篇文章并不是只想講我們對鄰居這個意象的異化,你也發(fā)現(xiàn)了,對吧?
我一直在提一個詞,“污染”。
以及不知道你注意到我的括號里面的注解詞匯,可以回去看看,它們都是什么?
是不是那些日常最吸引我們的東西?
當我們大部分作者都開始做出這種博人眼球的劇本的時候,其實價值觀和認知就已經(jīng)被潛移默化地影響了。
舉例子,前文你會覺得我提到的第一類作家不存在——哪里有這么純粹的人?而且這么純粹的故事哪有人看?。?/p>
但實際上,在過去,正是有這些美好且純粹的故事開路,才會換來今日這個審丑和賣丑的時代——以背德為噱頭,拿低俗做敲門磚。
“啊,高潔的東西怎么可能造出低俗,你他媽絕對是在胡說八道對吧?”
你會這么想也正常,畢竟我曾經(jīng)一時也沒有理清這些關系,甚至于驚訝這個結(jié)論。
但是說簡簡單單的一層——現(xiàn)在做清純干凈的東西,
還有人看嗎?
你會說:那大家還是追求真善美的對吧?所以你只要寫的是好作品,就算沒啥味道也有人看。
那挺好,試問,這個“有人”,包括你嗎?
在你的首頁上出現(xiàn)了兩個文章,一個是講鄰居友好故事的,另一個是將鄰里混亂關系的,你會看哪個?
或許你是純愛戰(zhàn)士,還會大喊“牛頭人都給爺爬!”
但是你要知道——并非大家天生的是NTR愛好者,很大一部分你的敵人——喜歡看不倫關系的家伙,曾經(jīng)也是你的戰(zhàn)友。
甚至,更多人也就像我前文講的一樣,是沒有什么“立場”的,純粹是樂子在哪,人在哪。
那很明顯,講述男女情色關系的文字,天然比那些純粹的像是從散文集里精選的良作更有吸引力——畢竟大眾的審美品味不一定可以品鑒羅密歐與朱麗葉,反而潘金蓮的故事才很容易過目不忘。
看慣了那些健康積極的作品,我們才會投身到背德的垃圾廁紙中去獵奇,畢竟人總有陰暗面,在生活之余去看些背德的陰暗作品也是情理之中。
而作者很明顯會抓住讀者的這些小變化,順水推舟,把自己的作品調(diào)試到這些爛俗情節(jié)上。
好,現(xiàn)在可以論證深層些的了!
我不知道第一個轉(zhuǎn)型寫出這種劇情的人是誰,我只能敬他為一代天才,畢竟成功地影響到讀者口味然后反噬其他作者,這真不是一般人。
什么,你不信一個作品有這種影響力?
那挺好,我舉個例子——名作之壁,這廝開啟了女生無腦追男主的垃圾文先河,讓輕小說的劇情和人物塑造難度下了一個層次(貶義)。
又或者往我所在的小圈子講,我寫的ntr同人文直接影響了兩個角色在圈子里的風評。
對,低俗劣質(zhì)的力量就是這么厲害,只要有人開啟了鄰居上床文學,那么這種文字便會開枝散葉,逐漸變成一部分人的刻板印象——你不得不承認這個觀點,因為你或許就是這種低俗風暴席卷的受害者。
于是,大家都被這種垃圾但受歡迎的劇情吸引了,最后,本該淪為亞文化見不得光的樂色甚至變成了可以拿來作為茶余飯后無傷大雅的笑話(當然最好只是笑話),乃至成為了大家可以在公共場合作為胡說八道的資本的存在——因為大家對這種情節(jié)早麻木了,都覺得這種玩笑是受的起的,卻忽略了現(xiàn)實里真的經(jīng)歷這種悲劇或是可恥勾當而混在其中的人。
當?shù)退壮蔀橹髁?,作者必須不得不委屈自己甚至被低俗反噬的時代里,純潔反成了稀有。
前些時看完了鬼滅之刃,我竟覺得其主角和妹妹間的親情更為感人,遠超一眾文字里提到的兄妹不倫。
劣幣驅(qū)逐良幣,當良幣回歸時,要么被擠占的體無完膚,要么幸運地拿回一些地盤,讓人們暫時想起:原來世界遠比我想的純潔,后再次被從不缺少獵奇和熱點的時代扔進故紙堆里為人們遺忘拋棄。
鄰里關系也是一樣,當你被各種黃色廢料污染后,那么我標題中寫到的想法就不是無稽之談了——你也可能正是帶著這種想法點進的這篇文章,不是嗎?
好,廢話這么多,講了鄰居為什么會被賦予這種“背德角色”,講了我們?yōu)槭裁磿ζ渖习a,甚至猜測了,為什么會有這種情節(jié)出現(xiàn),那么問題來了,
這種想法,是不是真的搞錯了什么呢?
還記得我前文提到的嗎?這些陰暗文學適合于生活之余,而現(xiàn)在在很多群聊和論壇中,無論是不是口無遮攔的小輩亦或是有著豐富閱覽經(jīng)驗的老沖浪弄潮兒,似乎都不會避諱這種話題,哪怕這種悲劇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現(xiàn)實里上演,我們卻依舊樂此不疲地開著玩笑——直到身邊的人乃至自己經(jīng)歷這種被綠的慘劇。
是鄰居這個角色被污名化了嗎?
還是之前那句話,這種背德的藝術塑造適合于生活陰暗面的放松,是主流生活的補充,再想想?
污名化是肯定的,但是為什么污名化了?
為什么亞文化中的情色形象被搬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聊天和消遣中了?為什么?
不妨問問自己,
我們了解自己的鄰居嗎?
對于我們而言,鄰居和一般的陌生人有關系嗎?或者說鄰居和我們的生活有關系嗎?
我們只是因為這個名為“鄰居”的詞語才感到在這鋼筋深林中的一絲親近,但是實際上,樓棟中相隔的門號里,大概率也只是陌生人幾家,各自呆在自己的圈子里,老死不相往來。
我們可能見過我們的鄰居,但是他們姓甚名誰?這不算私密信息吧?我們都一無所知。
他可能和我們一樣愛著貓貓狗狗,但是我們完全看不出這些共同點,因為我們和鄰居可能毫無交集。
“那我們平時上班上學忙死啦,有各種亂七八糟的人脈都理不清,哪有功夫去認識鄰居啊?!边@種想法或許是我們很多人的寫照。
接著,現(xiàn)實中的鄰居終于和我們臆想中的親近形象剝離開了,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接觸到了亞文化圈子的人在他們親民卻可能帶著低俗的作品里對鄰居這個形象的二次創(chuàng)作。
我們總喜歡給東西印象,既然現(xiàn)實里沒有這種印象,那就讓虛擬的記憶成為印象吧——反正我也和鄰居不熟,開這種他聽不到的玩笑無傷大雅。
而很明顯,你的鄰居也可能這么想。
終于,很多人都這么想了,我們都不知不覺被世界取締了鄰居這個詞匯的本意,涌進我們腦子的全然就是黃色廢料了,身為讀者的我們便被這樣奪舍了概念。
“因為缺乏生活而被扭曲定義什么的也太扯淡了吧?”
那好,還是之前的例子:鬼滅之刃里面的兄妹純潔的親人關系,和近年大興的妹控文學——你會發(fā)現(xiàn),獨生子女會幻想后者,而有著妹妹的哥哥們則更可能是希望妹妹聽話一點,對緣某空的情節(jié)更是毫無想法。
因為有妹妹的人被生活里的點點滴滴充斥了對于“妹妹”的定義,腳踏實地而無臆測,于是對于妹控文學大體上是敬而遠之的。
所以鄰居也是同理,沒有把握好現(xiàn)實世界定義的我們被亞文化的鄰居形象洗腦且覆蓋了,最后才有了提到鄰居,第一反應居然是NTR和老王這種咄咄怪事。
但是怪事,真的怪嗎?
有個問題我沒有回答,這種想法是不是搞錯了什么?
當亞文化入侵了主流,本質(zhì)上也是對它的一種認可,表明了這是教大家喜聞樂見的創(chuàng)造,值得肯定。
但亞文化創(chuàng)造終究是亞文化,不是我們應當恭為上賓的思潮——鄰居、妹妹、后媽,這些形象因為我們現(xiàn)實生活的匱乏而被扭曲化,逐漸變成我們意淫吐槽的對象,實在是冤枉。
所以,總得來講,我們真的是搞錯了太多了,把原本該和你好好相處的鄰居先生/小姐變成了柜子中或床底的常客,實在不該啊。
怎么改變呢?
很簡單,去好好品味生活,真真正正地去接觸這些人,用現(xiàn)實里那不怎么浪漫且大體上都是積極價值觀的現(xiàn)實世界來覆蓋掉虛擬的怪東西就好。
但是這并不容易,
畢竟險些被我們忘記定義的可不止鄰居,
還有“幸福”和“快樂”。
以上,便是本文扯的幾千字的鬼話,感謝您讀完!